周旅華
【摘要】朗讀是小學英語教學中出聲的閱讀方式,是小學生完成閱讀任務的重要基本功。對于剛剛起步的小學階段,能說、會說、愛說英語是培養的重點,而朗讀則是說的根本。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為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是目前小學英語教師應著重考慮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英語;朗讀;教學
【引言】朗讀是學習語言的一個有效途徑,在學習和掌握語言的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英語學習也不例外。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是學生英語學習的啟蒙階段,朗讀更是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朗讀習慣和技巧不僅能幫助學生學習正確的語音、語調,使他們形成良好的語感,還能使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聽力水平和思維能力。此外,正確的朗讀方式更可以給學生以美的享受,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促進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我們應當時刻注重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提高他們的英語表達能力。
一、朗讀教學中的意義
1、朗讀訓練有助于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英語課程標準》明確規定:“義務教育英語教學的目的是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初步的基礎”。這里特別強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見興趣在學習中的重要性。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學英語的人要想學好英語必須先動口模仿,引導學生朗讀所學的句型,朗讀課文中重要的詞語、句組、段落、名言名句,朗讀優秀的英文小詩和短文,從一句到兩句、從少到多地開口說,慢慢產生學會英語的信心,從而越學越想學,越學興趣越濃。通過朗讀還可以訓練正確的語音和語調,培養口頭運用語言的能力。有了這種能力,就為大膽地說英語奠定了基礎。
2、從心理語言學角度來看,朗讀有助于提高記憶效果。朗讀還可以鞏固已學知識,因為課文是由詞、短語、句子等組成,涉及語音、語法、詞匯等,要想較好地朗讀一篇短文,必須對它所涉及的各種語言知識有理解,反過來,反復朗讀課文能幫助學生掌握所學語言。
3、朗讀是架起文本與閱讀之間的橋梁,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學習語言就必須培養語感,語感對學好一門語言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所謂語感就是憑一種感覺,一種對語言對象能夠迅速作出判斷的感受和領悟能力,一種以感性形態為表征的潛伏著邏輯理智因素積淀下來的感性和理性相統一的意會能力。它強調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直覺感受。最終達到語言文字快速領悟的境界,是構成一個人英語素質的核心因素,語感是一切文字的基礎,它和所有一般的心理現象一樣,并非與生俱來,而是由后天的培養而產生起來的。它是在經過以人為本的言語實踐中產生與發展的,因此。人的語感是逐漸形成的。在言語實踐中,聽覺、視覺等各種感官通過與語言材料的接觸中,不斷積累語言知識,體會出其語音、語義、語調及語氣,日積月累,便逐漸培養了對語言的感知。
二、如何進行有效的朗讀教學
1、正確優美的示范,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的注意持續性差,興趣易變、不穩定,如果不能以良好的趣味性去吸引學生。學生會在反復的訓練中感到枯燥,在繞口的朗讀面前失去信心。
英語教師的朗讀水平對學生產生直接影響,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會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從而引起學生的朗讀欲望。學生對英語語音的感性認識絕大部分來自于對教師的模仿。如果教師的英語朗讀不標準,學生的朗讀必定會受影響。如果教師的朗讀沒有感情、沒有節奏,要求小學生有感情、有節奏的朗讀是不現實的。因此英語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素質,以身作則,給學生做好表率作用。
2、多種形式的課堂朗讀訓練,帶給學生無限樂趣。教師要抓住小學生的心理,針對學生好動、爭強好勝、愛表演等特點,根據朗讀材料的特點,積極運用情景、游戲、多媒體、獎勵等方式。盡力讓小學生保持對英語朗讀的持續注意,還可開展形式多樣的朗讀,使學生樂于朗讀。
例如:①小老師領讀。這個小老師的角色必須是英語發音比較好的學生,要求在課堂上專心聽講,能給其他學生起表率作用,完成小老師的任務后,就可以得到相應的獎勵,這樣既能表揚優生也能激勵其他學生。②情景演讀。這是對語言使用的最佳體現,通過創設孩子們喜愛的活動展開生活會話,這樣既掌握了句型,又為孩子們提供了情景對話操練模式。只有這樣,小學生才會在豐富多彩的訓練中增強對英語朗讀的興趣和信心。
三、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保證朗讀效果
若學生在英語朗讀訓練中能夠做到眼、耳、口、腦等多個感官同時運用,就說明他們已經獲得了很好的朗讀效果。但要達到這個目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時間的鍛煉和堅持。最初,學生基本上都達不到這個要求,從發展的角度看,學生可以先做到“眼到――口到”,之后逐步達到“口到――心到”。教師在英語朗讀訓練時應要求學生保持良好的朗讀姿態,聲音響亮,音調合乎規范,不漏詞或加詞,不重復。這樣,學生會用心去讀,做到眼到、心到、口到。朗讀材料的音(發音)、形(拼寫)、義(意義)同時印在學生的大腦中,久而久之,他們就會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
四、家校聯合,共同促進學生的發展
由于小學英語課時少,訓練項目又較多,課內朗讀訓練是有限的,所以朗讀延伸到課外勢在必行。目前英語學習機,復讀機已經很普遍。教師要鼓勵學生利用好這些設備,與家長取得聯系,與孩子開展“我和媽媽比一比”的活動,激發學生聽錄音的興趣。有些家長英語比較好,在聽錄音跟讀的過程中可以指出孩子模仿時存在的問題,使孩子能精益求精;有些家長雖然沒有英語基礎,但能激發孩子的自豪感,從而獲得成功的體驗。教師可以利用家訪、電話等方式向家長了解學生的情況,并給予評價,促進學生的學習。
總之,當學生把朗讀看成是一種享受的時候,他們的英語學習自然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上述朗讀訓練的方法既立足教材,又進行了適度延伸,有利于激發學生讀的興趣、提高學生讀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朱建英.小學英語朗讀訓練的教學思考[J].課改視點,2008,(1).
[2]鄭世剛.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朗讀訓練[J].吉林教育,20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