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芳
[摘要]小學階段學生想象力正是十分豐富的年齡階段,可塑性較強,小學語文教學對小學生有著直觀的影響,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及重點是語文閱讀模式。小學生一般對于閱讀缺乏興趣,在閱讀文章時,僅僅只是嘴巴閱讀,腦袋并未思考。小學教師針對這種情況,針對性改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讓閱讀課堂更加生動,富含樂趣,讓小學生對閱讀實質及內容充滿興趣,以此提高閱讀課堂的教學質量。本文首先闡述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現(xiàn)狀,對介紹微課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優(yōu)缺點及發(fā)展前景。
[關鍵詞]微課模式;小學語文 ; 閱讀教學
目前,微課教學模式正逐漸發(fā)展至課堂,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要教學模式之一,特別對于小學語文來說,采取微課教學模式可細化語文知識點,促使學生更容易且牢固的掌握知識點。微課教學模式形式多樣化,但多數以微視頻形式呈現(xiàn)所教知識點,時間約為3至5分鐘,可在短時間集中學生注意力,讓學生更加容易吸收知識,教師也可在短時間內詳細講解必要知識點[1]。此外,微視頻中會加入一些動畫及音效,這種多種表現(xiàn)形式的微課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枯燥無味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會充滿興趣,確保學生充滿學習熱情。
一、小學語文閱讀現(xiàn)狀
1、小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的空間
目前,我國閱讀教學的主題仍是教師,在課堂上,教師將作者通過文章表達的含義及閱讀內容告知小學生,即為在小學生來不及思考的時候,教師已經將所有知識點告訴了小學生,阻礙了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小學生閱讀興趣也因此顯著下降[2]。因為,小學生閱讀興趣不僅來源于閱讀本身,也來源于思考出答案的成就感。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及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小學生不愿意主動思考,只想知道正確答案[3]。
2、閱讀量較小,限制了小學生思維
家長對于孩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傳統(tǒng)思想難以改變,家長覺得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因此小學生只在課堂上閱讀課本內容是不夠的。目前,在課余時間,家長給孩子報了大量的補習班及興趣班,阻礙了小學生課余時間增加閱讀量的機會[4]。閱讀量的增加也促使小學生積累了詞匯量,會顯著改善小學生閱讀量少、詞匯匱乏的現(xiàn)象。當老師提出問題時,小學生如若未能組織自己語言,或者思維方向不對,就難以跟上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
3、小學生對于閱讀缺乏興趣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通過文章可以傳達我國的文化及精神,但小學生未能理解這個道理。課堂上,他們將閱讀看作一個作業(yè)或者一個任務,未能真正理解文字和作者之間的關系,沒有看到閱讀魅力所在。小學生難以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導致小學生不愛看書,厭惡閱讀。在閱讀課堂上,也僅僅是跟著教師上課而已,主動性較差,難以融入到閱讀學習中[5]。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發(fā)展趨向
1、采用新策略進行教學
傳統(tǒng)閱讀模式目前已經難以滿足小學生的需求,致使小學生對閱讀不感興趣。采用新的閱讀引導模式是目前的關注重點。教師根據閱讀模式及內容,結合每個小學生特點,找到合適的閱讀切入點,讓小學生主動參與至閱讀課堂中。在進行課堂教學前,教師可設置一些懸念勾起小學生好奇心,促使他們對閱讀充滿興趣[6]。例如,《七色花》的課堂教學中,可在教學前設置懸念:今天我(教師)將帶領你們進入一個神奇的世界,里面有很多神奇的物種,對于提出的愿望在這個世界都可以實現(xiàn)。你們對于這個世界充滿興趣嗎?小學生對于未知的事物會充滿好奇心,驅使他們主動了解書本中的世界。教師也可通過設置懸念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找到正確答案,增加閱讀興趣。
2、學生主動思考,感悟閱讀中的思想及情感
在閱讀課堂上,我們都希望小學生能夠自己閱讀,并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表達的思想及意義。在此基礎上,教師負責將課堂變得更加有趣味,促使小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者,促使小學生開放自己的思想,有助于他們對于文章的理解能力[7]。例如,在進行教學前,教師布置任務讓小學生預習,預習時小學生會自己感悟作者表達的內涵及感情,小學生在上課前已經基本了解了學習內容。課堂上,小學生可闡述自己的想法,并共同討論。由此,小學生主動參與到了課堂上,為了在課堂上闡述自己的想法,小學生會仔細預習,無形中也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預習中遇到的難題,小學生可主動寫下來,并在課堂上討論,課堂主體變成了小學生,趣味性也會顯著增加[8]。
3、采取表演模式,增強小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
表演型路向是一種新發(fā)展的路向,在閱讀課堂中,教師合理運用此模式能夠促使小學生更加深入理解文章。設置學習小組,可增強小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同時能夠提升他們的自信心。
三、微課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及應用
1、理解微課教學模式的意義,為微課教學奠定基礎
目前,微課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還處于試驗階段,并未獲得成熟的實踐結果。如何將微課模式設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應用微課模式?如何提高微課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成效?等等諸多問題尚未得到合理解決。產生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教師只進行了微課模式的外在形式,而未能真正理解微課模式的本質及內涵。因此,教師應深入學習并理解微課模式,進而進行針對性地實踐及應用。
微課模式是“學生為主”教學理念的升華。微課模式內容精簡,具有較強的形象性及生動性,符合現(xiàn)代人們的需求。因此,教師在微課設計階段要以學生為主導,考慮學生的興趣及需求。這是構建微課教堂的前提及基礎。
2、指導小學生正確學習,努力突破教學難點
小學語文教學目的主要為讓小學生掌握一定文字,進行簡單分析,培養(yǎng)寫作能力等。實施微課模式,課堂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小學生學習興趣得以提高。例如,在講解新的詞匯時,教師可將掌握的詞匯制成一個視頻,以動漫形式拆分詞匯并講解,加深小學生對于漢字的理解,促使他們輕松書寫并掌握詞匯。endprint
3、逐步增強小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小學語文課堂對于小學生的基本要求是有一定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因此,應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小學語文教材中一般配備閱讀材料,由此可見,閱讀在小學學習中的重要性。通過微課教學,學生可以了解閱讀方法及寫作技巧,教師在此基礎上稍加引導,會大幅度增強小學生的閱讀水平及寫作能力。教師在進行授課時,以小學語文教材為主,因為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適合小學生,同時收集了適合小學生的寫作技巧。
4、構建生動教學情境,感知語文世界的樂趣
小學生只有在對學習產生興趣之后,才會努力學習,進而掌握知識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工作重點是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因為年齡小,自控能力弱,在課堂上難以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師首先需要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改進教學方案,讓小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促使其變成課堂主體。
四、小結
通過上述闡述,我們已經認識到微課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不僅能減輕教師教學負擔,也能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學習熱情,促使小學生在輕松環(huán)境下學習,提高了學習效率,知識掌握也更加牢固。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微課模式確實有很多優(yōu)點,但在實踐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需要不斷改善,進而發(fā)揮最大功效。
[參考文獻]
[1] 謝禮端. 微課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探索[J]. 中華少年:科學家, 2017(9): 74-75.
[2] 王華蘭. 小學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研究[J]. 新課程:小學, 2015(8): 164.
[3] 糟俊禎. 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中小學電教月刊, 2016(1): 42.
[4] 翁坤. E時代之花開遍課堂——淺談高中語文微課模式探索與實踐[J]. 文理導航旬刊, 2017(1): 20.
[5] 鄭麗色. 語文教學中微課的表現(xiàn)形式與具體運用[J]. 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 2016(16): 190.
[6] 李凌. 談微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 中小學電教, 2015(3): 34-35.
[7] 葉和明. 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新課程學習:上旬, 2015(1): 76-77.
[8] 蔡丹迪. 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問題研究[J]. 亞太教育, 2016(16): 25-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