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燕


摘要:云班課就是一種移動交互式的新教學方法。將手機引入課堂教學,教師利用手機進行簽到,在講授中通過手機進行測試、小組討論、頭腦風暴、提問等活動,使學生及時地進行提問學習,活躍了課堂,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學習和討論,實現教與學很好的融合。云班課一些環節的使用在實踐操作專業課上受到了限制,不能完全實現一體化教學,也值得改進和探究。
關鍵詞:教學方法 云班課 自主學習 應用研究
互聯網迅猛發展的時代下,利用手機進行教學,無疑是非常好的選擇。在職業教育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高,比較熱衷于玩手機游戲。平時我們也在不斷地嘗試多種方法來限制學生使用手機,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讓學生成為主體,用手機進行教學,不一樣的“玩手機”,讓課堂不再無味。從翻轉課堂,一體化教學的提出,到我們云班課的運用,都有了質的變化,教學效果也非常顯著。
一、云班課在專業課中的應用
1、上課前的預習活動
老師和同學們先將藍墨云班課APP下載至手機上,老師創建自己的班課,同學加入任課教師的班課,將電氣技術專業課程中的一些教學資源如PPT、微課,以及與課程相關的圖片、視頻與網絡鏈接上傳至資源庫內,供學生課前預習。并可通過“通知”功能,提前給同學們布置學習任務。
2、上課環節
(1)上課前的簽到
全班同學加入班課后,打開藍墨云班課,使用通知中的“簽到”功能,可一鍵簽到,也可手勢簽到,簡單又方便。我們電氣技術專業的學生大部分都是男生,學習自覺性不高,這樣就有了約束性。如圖1所示
(2) 課堂上的活動
1)在課堂上,運用課堂表現功能,老師通過隨機和手動方式選取成員參與問答、表演、對話等課堂活動來口頭提問,比如問:集成運放是怎樣的電路,有哪些突出的特點?學生思考后,老師使用搖一搖功能,隨機點名,讓學生回答。或對資源庫里的內容進行提問,在手機上作答。譬如我調出《電子技術基礎》課里“分壓式偏置放大電路調試”這一節的內容,讓學生對設置的問題進行解答,如圖2所示。這樣課堂的趣味性和神秘感瞬間顯現出來,學生上課的注意力也集中起來了。回答完問題后,通過給同學加上相應的經驗值,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調動了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
2)課堂表現環節中可以通過墨客上傳測試卷,老師設置開始測試,讓測試環節處于“進行中”,測試隨時隨地可以完成。同時可以看到測試結果,獲得相應的經驗值。學生通過測試來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同時設置不同分值的經驗值,根據做題的準確度,獲得相應的經驗值,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也不需要老師人工改卷統計,大大減少了老師的工作量。并且資源庫可以重復使用,學生也可以申請重復測試。
在電氣技術專業課程中,使用云班課是理論知識的學習。我們把中級、高級技能鑒定的相關理論知識組成模塊測試,在每一模塊教學結束后,學生都可進行測試,檢查學習的情況。通過反復練習來鞏固學生的掌握知識的情況。
3) 老師也可以使用頭腦風暴這一功能進行提問,來加強同學們對重要知識點的記憶。同學們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是相互看不到答案的,只有老師把活動結束后,才能看到別人的答案。這樣有利于重點知識的復習掌握。如《電工基礎》課中有關戴維南定理的運用、《電子技術》中放大電路的分析、功放的類型等等都是大家學習的難點,所以在頭腦風暴中就設置一些問題進行提問,來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同時也讓大家明確學習章節的相關重要知識點。
4)通過投票問卷功能,設計調查問卷,開展相關的課題調研活動。進一步了解同學們對所學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便于老師對今后教學上的改進。如在《控制理論》課程中,我們就提出一些問題:你對本節課中哪些知識點存在疑問?對開閉環控制系統了解多少?線性和非線性控制系統有什么不同之處?通過調研,結果可直接得出。為此發現大家對非線性的理解比較困難,于是老師馬上進行解答。這樣更方便快捷。在此環節大家會提出一些建議性的問題,這樣讓教與學更好地融合。
3、課后的復習和教學評價也非常有效。通過云班課軟件將作業發布至練習區,同學們通過手機做完后,即刻提交自己的作業。還可以根據老師的要求,上傳些與課堂內容相關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也可以分組完成。如在《電力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要求畫出三相橋式全控整流電路的波形圖,學生就可以將圖畫好上傳。老師利用空閑時間在手機上就可批改作業,給予學生經驗值的獎勵。學生會很在意自己所獲得的經驗值。提交作業后,大家相互評價。在討論中指出不同組學生的波形圖的好壞。這樣使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大大提高了。也促使學生深入思考相關問題,以便扎實掌握知識點。
4、云教材的使用。除了班課,我們可以將電子教材導入云教材中,這樣學生隨時可以進行云教材的學習。學生通過這一電子書,隨時都可以學習討論知識。讓學生的自主學習發揮得淋漓盡致。
二、云班課在運用中的探索研究
這種新的教學方法的提出,在我們專業課上得到了較好地運用。學生比較容易接受,而且可以將手機得到很好地利用。大家在輕松愉悅地氛圍中完成學習。目前我們將技能鑒定理論測試卷上傳的班課的活動中,大家會努力做題,互相比拼。為能拿到高分和更多的經驗值而“奮斗”,大家的學習干勁一下子就調動起來了。
通過對機電專業學生和老師的調查問卷,我們發現電氣技術專業92.6%的學生都上過云班課,88.4%的學生都喜歡進行云班課的教學。學生對用“搖一搖”點名環節、頭腦風暴、小組討論、成果展示等環節都比較感興趣。我們學校的專業課教師都上過或聽過云班課。但也發現云班課在高職院校使用比較廣泛,而在我們中職和技工院校的教學上使用并不是很普遍。這說明對于電氣專業課使用過程中還是存在局限性。
我們專業課實際操作課較多,要在實際的設備上完成相應的課題。比如電子線路的焊接、電氣安裝設備維修、照明電路的安裝、PLC課程的使用等,都無法在云班課中體現學生的成績。其實還有好多的功能和形式,還有在測試過程中,將試題導入,必須用它設置的固定格式,文字可以,導圖就比較困難。我們專業課有很多的電路圖,也不能簡便操作,完美地呈現。還有在測試的環節,顯示的測試成績是測試者的最好成績。這樣我就很難發現當次成績和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還是限制了我們的教學。
當然在我們專業課上的運用過程中,得到的效果還是明顯的。相對傳統教學,實現了師生角色的變換。學生成為主體,老師是指導者。學生學習動力強了,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了,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這與我們開展的“一體化教學”相吻合,都是提倡“以學生為主體”。專業理論知識學習不再乏味,大家都期待云班課的學習。在游戲中學習知識無疑是件快樂的事情。
如何更好地使用云班課,讓專業課教學課堂更加地輕松,還需要更多地應用與研究。期待對MOOC的補充和完善。讓云班課能在課堂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王本路主編:《課程與教學論》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楊萬德 基于藍墨云班課的翻轉課堂教學實踐.職業,2015(5)
孟婷婷 關于藍墨云班課在教學過程中應用的幾點思考 【J】 亞太教育,2016(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