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曉莉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教育是我國的立國之本,我國實行“科教興國”的戰略方針,教育與科技共同發展。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每天都有新的技術與理念誕生,人們的生活日新月異。學前教育是兒童教育中的基礎階段,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學前教育階段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對學生的一生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學前教育階段培養學生的藝術能力,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為將來的藝術發展奠定基礎。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學前教育中學生藝術能力的培養措施。
關鍵詞:學前教育;藝術能力;培養措施
學生是國家繁榮富強、民族振興的希望,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是每一位教育者和家長應該負起的責任。在學前教育階段,學生沒有獨立自主的能力,教育者承擔著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教育學生的重擔。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教育者只有不斷提高教學的質量,豐富自身的專業文化知識,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在學前教育中滲透藝術方面的知識,注重學生的藝術能力培養。
一、學前教育階段的教育教學對學生的影響
學生的啟蒙教育來源于學生的家長和最初的生活環境,等到學生稍微成長一點了家長就會將學生送入幼兒園或者其他學前教育機構,由幼兒教師對學生進行教導和能力培養。學前教育對學生的發展有著很大的意義,教育者的教學方式決定著學生日后對學習和與人交往的態度。在國家大力發展階段,教育成為國家的軟實力。我國的教育部門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爭取在學生的基礎學習階段就能有一個高質量、舒適、科學的學習和成長環境。學前教育階段的學生有很多日常習慣和思維方式的養成都與教育者有關,所以在開展學前教育教學活動時,教育者的教學水平和文化素養首先得過關,在日常的教學和生活中為學生講授積極向上的哲學故事,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育者的責任不光是為學生解惑,還應注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和價值觀的培養。使學生在幼兒期就能夠養成一些終身受益的好習慣。學前階段的教育教學對學生日后的成長和發展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學前教育中學生獲得的知識與養成的習慣對未來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1]。
二、在學前教育中培養學生藝術能力的重要性
學前教育是學生的基礎教育,在學前教育階段對學生的藝術能力進行培養,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自身修養。藝術修養對一個人有著重要的意義。教育者在學前教育階段對學生進行藝術能力的培養,可以促進學生多方面的發展。學生的藝術能力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美術、音樂、體育、創造力和想象力等等。兒童的藝術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家長的遺傳基因影響,美好的家庭環境是學生藝術能力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學前教育中培養學生的藝術能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和藝術素養。在學生的幼兒階段對學生進行藝術培養,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精神。學生的智力開發取決于接受教育的年齡,教育者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制定適合學生成長的教學計劃,增強學生的藝術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2]。
三、提高學生藝術能力的措施
藝術是藝術家借助一些方式對現實生活的表達,是藝術家創造出來的產物。學生在藝術萌芽時期接受的教育影響著學生對藝術的熱愛。教育者應該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從實際出發,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藝術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夠真正的喜歡上藝術。提高學生藝術能力的措施有以下幾點:
(一)增強學生的藝術體驗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幼兒階段學生的辨別能力和認知能力還比較弱,需要家長或者老師進一步的引導和幫助。幼兒的心靈比較脆弱,很容易受到外界施加給他壓力和傷害。教育者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該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主動接近藝術、感受藝術。積極開展藝術類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游戲和活動中增強自己的藝術體驗。小孩子的心思比較純粹,對藝術的學習和領悟能力比較強。教育者是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的引導者、合作者、參與者,學生對藝術領域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教育者稍加引導就能幫助學生找到屬于自己的藝術方向。學生是發展中的人,教育者的教學內容不應該局限于書本上知識,還應該在活動和文藝演出中增強學生的藝術體驗,激發學生的藝術潛能[3]。
(二)提高教育者的教學水平
教育者們是培養學生藝術能力的關鍵群體,在新時代背景下,教育者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態度都有了新的轉變。學前教育老師首先自己應該熱愛藝術,將藝術視為終身的愛好,具有豐富的藝術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其次,才能將自身所學傳授給學生。藝術的形式有很多,教育者可以利用業余時間多看、多聽、多想,借助網絡技術提高自己的藝術水平。教育者的藝術理念會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通過對藝術的理解和傳遞,將藝術更好的傳播下去。教育者應該具有持續發展和終身學習的意識與能力,為藝術的發展與延續做貢獻。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是互聯網時代流行的一種的教學方式,通過使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教學內容與圖片、視頻、音頻等結合在一起,豐富教學知識。學前教育階段的學生對事物充滿著無限的好奇心,教育者可以使用多媒體將美術、音樂、手工等教學內容結合圖片或者精美短視頻進行播放,提高學生對藝術的領悟能力。教育者可以定期開展藝術活動,然后將學生的藝術作品拍照制作成PPT在教室中播放,對表現突出的學生進行表揚,對表現不是很好的學生進行鼓勵。教育者要有一個端正的教學態度,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這樣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可,促進藝術教學活動的開展,使學生能夠在成長過程中擁有藝術能力和健康心態[4]。
四、結語
學前教育在學生一生的發展歷程中都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學生有很多的行為習慣都是在學前教育中養成的。一個孩子的發展往往與他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有關,藝術能力是每個人都具備的,只不過有的人藝術能力強,有的人只有少許的藝術能力。在人才濟濟的市場競爭中每天都有大把的人面臨著淘汰,學生只有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參考文獻:
[1]郭東云.淺談學前教育中幼兒藝術能力的培養[J].教師,2014,(29):72-72.
[2]章利華.淺談學前教育中學生藝術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3,(4):174-174,175.
[3]林海嬌.淺談學前教育中幼兒藝術能力的培養[J].新校園(中旬刊),2014,(2):232-232.
[4]李爽.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能力之淺析[J].雞西大學學報,2015,(4):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