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德勇
摘要:百度是最好的能師,網絡是當今社會人們途得知識的最好途徑,學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網絡的沖擊和影響。那么,如何充分發揮網絡優勢,利用網絡進行信息技術教學,就成為一個擺在我們信息老師面前的一個很好的課題。網絡信息資源逐漸成為新型的教育資源,在教育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網絡教育成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發展方向。本文針對網絡教學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索和思考。本文筆者就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如何教、學生該怎么學進行論述。
關鍵詞:網絡;信息技術;學習習慣
一、利用網絡進行信息技術教學好在哪里
1、利用網絡作品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信息技術課的每個章節的作品都有豐富,但如果照著課本進行教學就會讓我們的教學變得單調也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但如果能利用網絡作品就可以很好的吸引學生的興趣,比如上flash這一節時,可以從網上搜索一些有趣的flash作品讓學生看,這樣一來,很多學生就會覺得這些作品如果是自己做出來的,那會多有成就感啊。這樣就會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極積性。再比如制作請柬這一課,如果能從網絡上搜一些好看的請柬供學生欣賞,就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制作愿望。激發學生的主動性。我在進行問卷調查時也提出過這個問題,我進行了兩個班將近100個學生進行問卷,幾乎所有的同學都覺得網絡作品可以很好地吸引我們,是我們學習的動力。
2、利用百度更方便。如何更好地利用百度是我們所有學科的老師應該正視的,現在有很多學生在考試的時候都喜歡利用“百度搜題”“拍照搜題”進行作弊,從這些現像我可以看出網絡檢索的重要性,如果能正確地加以引導,就可以變害為利。如我在一次監考時就發現有一位學生利用手機進行拍照搜題進行作弊,我就對他說,你能會這門技術真的很好。只是真正的考試你卻用不了這些,如果你能把這門技術用于你平時的學習(而不是考試)那你就會事半功倍,也不致于考試的時間手足無措了。而那位學生也是一個很聽話的孩子,聽了我的話之后,他每次遇到自己不會的難題就會想到百度,自己的成績也上升的很快,這次期末考試物理考了85分,我很高興,也找了他談話了,他說:“老師,我每次遇到難題就想去找百度,比問其它同學方便多了。
二、如何利用網絡進行信息技術教學
網絡只能為學生提供一個很好的教學環境,但它并不能決定教學效果,只有掌握了如何利用網絡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的方法,如何利用網絡環境進行信息技術教學,才是教學質量效果的決定因素,因此教師有效使用網絡開展教學,把網絡資源同教學目標,教學組織過程以及學生學習過程緊密聯系在一起,才能實現良好的效果。
根據網絡自身的優勢,在課堂教學中以下幾種教學模式適合網絡教學。
1、任務驅動教學法。以各種各樣的主題任務驅動教學,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鞏固知識技能,培養創新精神和主動學習習慣。網絡環境的適時性,交互性使教師實施教學任務,學生完成教學任務變得更加方便、快捷。如在進行網頁制作教學時,可以設計班級主頁、個人主頁等形式的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制作,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能潛移默化地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技能。
實施任務教學,應注意以下問題:(1)精心設計任務。教師在設計任務時要知道任務的來龍去脈,事先要知道該任務要用到哪些網站,盡量避免那些不利于學生學習的網頁自動彈出。(比如word中如何插入自選圖形,我從百度圖片中選擇了關于交通法規的一個圖(http://image.baidu. com)。我也讓學生從百度圖片中去選??墒呛芏鄬W生一看到網上有那么多圖片就“迷失方向”了。光想著去看那些精彩圖片去了。也不想著我們這節課的任務是什么了。因此,我認為要想讓學生更好地完成任務,自己一定要事先精心確定一個好的任務。(2)教師要注意指導。教師在布置好任務之后一定要注決指導,網絡是很復盡雜的,在利用網絡完成任務時會自動地跳出很多其它方面跟任務無關卻又能吸引學生注意的東西。如果老師不加以指導,學生就會偏離自己的學習任務而去玩其它的東西去了。因此,教師在利用網絡進行教學時一定要注意巡視指導。以便糾正學生的學習方向,使學生更好更早地完成該節課應完成的任務。
2、分組教學。把學生分成若干個組,再以組的形式評分,充分地利用學生們的集體榮譽感。除此之外,分組之后,也可以讓學生們之間相互監督,防止個別學生因好奇心強而偏離學習方向。自己去玩網絡游戲去了。分組學習的形式有兩種:①基于任務的協作學習(布置任務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②相互教學法(讓學生們相互幫助,共同學習)
3、學以致用教學法。讓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和其它學科學習充分的結合起來,培學生學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其它學科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以上幾種教學模式,沒有嚴格的區分度,在具體教學中根據教學實際靈活運用。
三、讓學生養成利用網絡自主學習的習慣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讓學生養成利用網絡進行自主學習的習慣是我們信息技術教學的一個重要教學成果之一。而如何養成利用網絡進行自主學習的習慣,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
1、布置基于網絡的學習任務。這種學習方式是利用網絡環境,給學生提出學習任務,進行任務驅動,通過上網查詢、人機交互等方式,學生在不斷克服困難中完成任務。教師可以將所學習的知識分解成若干小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通過搜索引擎或相關的網站、多角度地找出答案,完成任務。輸入關鍵詞通過搜索引擎檢索到的相關網頁資料可能會多達數百上千條,這是教參望塵莫及的。教師充分利用網絡技術開展教學,能沖破課本的束縛,在學生面前展開廣闊的學習空間,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帶著老師提出的問題,通過動手操作以及必要的信息技術幫助進行自主探究,能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能動性。這樣不僅重視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而且也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2、利用網絡環境進行自主學習。利用網絡進行自主學習是最重要的學習方式,最能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實現學生自主學習的意愿。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選擇學習內容,可以按照合自己的特點選擇學習方法,可以按照自己的時間安排學習的進度,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選擇學習內容的深度。
總之,我認為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成熟、網絡資源的不斷豐富,網絡教學、網絡學習將在信息技術教育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成光.網絡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6(7):34-36.
[2] 李繼秀,汪昌華,陳慶華 等著.教育理論[M].安徽大學出版社,2012.3.
[3] 胡俊. 網絡環境下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及其教學模式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5,(01):76-8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