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鑫鑫

摘要:優化體育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是體育教學追求的重要目標,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本文就轉變傳統體育教學思想,構建以“技術、體能、運用”三個維度的教學單元,突破原有的教學單元設計,構建課程設置新技術學習課、體能鞏固技術課、技能運用課的完整的教學單元進行研究探討,以實現“三維度”教學東風,促教師專業成長的目標。
關鍵詞:體育教學 三維度 專業成長
一、研究目的
以技術、體能、運用三維度構建教學單元就是對傳統體育教學教教材完成教學計劃的轉變。通過教學單元內的技術學習、體能練習鞏固技術、運用技術的課程安排,讓學生真正掌握運動技能、培養運動習慣,從而達到提升體育課的教學質量。讓教師在課程設置和課時安排時,能從學生學會的角度出發,構建合理的教學單元,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萬方等文獻數據庫,查找與技術、體能、運用相關的文獻資料,獲得了很多與之相關的文章或理論資料,為文章的完成打下理論基礎。
2.訪談法
通過與義烏市教育研修院、浙江省機電技師學院教師探討,得到關于“三維度”構建教學單元的方法與問題許多珍貴的建議,為文章的完成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3.邏輯分析法
通過對所獲得的各種資料,包括查找的理論文獻、訪談的建議以及自身的教學經驗,進行邏輯上的推理,為文章的完成奠定基礎。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根據《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所要求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方案,提出了以“技術、體能、運用”三維度構建教學單元的方法。目的在于通過體育技術教學,讓學生不僅可以學到、學會體育專業技術與知識,更可以與已掌握的體育技能相結合,達到技術鞏固和提高身體素質目的。讓教師在教學準備階段就突破原有的教學模式,有目的地去備教學單元計劃和單次課教學安排,有針對性地進行技術練習、鞏固、運用,達到實踐的目的,提升體育教師的核心能力。
1.體育“三維度”構建教學單元的內涵分析
體育“三維度”教學計劃是指從“技術、體能、運用”三個角度構建單元教學計劃,在構建單元教學計劃時充分考慮三者之間的課時安排,即“技術動作學習為基礎,配合體能練習以鞏固與提高,技術運用促使能力提高”,根據不同體育運動項目的教學安排確定“三維度”的課時比例。體育運動根據運動方式、競賽要求的不同,對“技術、體能、運用”的要求也不一樣。根據項群理論的劃分,體育分為體能類和技能類,體能類主要是指表現快速力量性、速度性、耐力性;在進行技能主導類項群項目教學時,根據項群特點安排課時。
從“三維度”構建教學計劃,不僅是對授課內容的調整,更是對教學思想的轉變。很多體育教師在教學時,思想停留在舊的那一套上,教書上的內容,沒有合理地安排教學計劃。在安排教學時應從原有的教教材、教技術完成教學計劃的教學思想,轉變為“從技術到健身、運用與悅心”的教學思想。這也是展現了體育新課程發展的方向,以技術教學為基礎,以體能素質提升為核心,以技能應用為目標,突顯學生全面發展的核心理念。
2.體育“三維度”教學現狀分析
“技術、體能、運用”三維度構建教學單元已經提出來幾年了,各體育教學者、研究者都在這條教育的路上努力探索前行,理論和實踐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更多的理論去豐富它,更多的實踐去檢驗它。
(1)明確什么是“三維度”構建教學單元。很多人初次看到“技術”“體能”“運用”這三個詞時,就會聯想到技術課、體能課和實踐課,這是沒有真正了解這三個概念的指向。實際上“技術”“體能”“運用”中的技術維度源于某個技術動作作為教材內容,“技術”本身就是要教的一個教學內容,除此以外,用這個“技術”發展體能的方法和這個“技術”的運用方法也是要教學的內容。因此,又出現了“體能”和“運用”維度。所以“技術”維度是將技術本身作為教學內容,“體能”維度是用“技術”發展體能的方法,“運用”維度是“技術”的運用方法。
(2)根據教學評價過度不同“維度”的教學。體育課教學評價是指對教學進行檢查考核、分析評議,主要包含兩方面,一是對教師教學能力進行全面的評價,另一方面是評定學生通過體育課學習產生的身體、心理、運動技術方面的改變與提高。
許多教師在“三維度”教學過度的時候犯難,常常會思考學生學會技術了嗎?能進行體能鞏固了嗎?能進行技能運用教學了嗎?針對這一現象,須在“技術”“體能”“運用”各個小單元教學中,進行正確的教學評價。正確有效的教學評價是三個維度授課單元的連接基礎,沒有它就會出現:基礎技術學習不鞏固、技術練習達不到體能提升要求、更無法滿足技能運用的需要。
因此,需要對教學中的教與學進行全面的思考。首先是對教師“教”進行評價,包含教學準備、演示能力、組織教學能力;然后是對學生“學”評價,包括鍛煉效果、掌握“三基”、能力培養,也就是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上課后的身體狀態、心理情況、運動基本知識技術技能的掌握、思維習慣的培養、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學單元下的三維度課程過度時必須著重考慮學生學情,有目的地去進行教學。
(3)根據教學目標安排“三維度”課時
構建三維度教學單元要根據教學內容特征來確定,“技術”“體能”“運用”表現關系是:技術課是新授、體能課是鞏固、運用課是技術的靈活運用于提升。而在某些特定的教學階段或教學內容教學時,往往就不會用到三個維度來構建教學單元。目前多為提高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為主,在構建教學單元時就應該有目的的發展學生體能教學,可適當減少運用和技術課的安排;而一些特殊項目,技術相對單一的內容教學時,譬如射擊類項目,應著重進行技術教學,可適當減少體能和運用課的安排。endprint
3.體育三維度教學單元構建分析
從“三維度”角度出發構建教學單元,是對原有教學單元的突破。原來的教學單元旨在完成教學內容,為了完成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忽視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很短的時間內采用點到即止的教學方式。而從“三維度”角度構建教學單元,是將原來小單元根據技術練習、體能鞏固、技能運用三個方面進行有目的的擴大,不是為了“教過”而是為了教會。例如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教學時,首先是技術練習,即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教學;其次是體能鞏固,也就是利用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發展學生體能并提升技術水平;最后是技能運用,在訓練和競賽中的運用方法和技巧。單元構建中“技術”維度以動作方法或技術學習為主;“體能”維度以圍繞技術開展形式改變、任務的練習與組合練習為主,復習技術、發展體能;“運用”維度主要是“技術”的各種形式的運用及與生活聯系的運用,提高實踐能力。“技術”“體能”“運用”三維度構建單元策略,就是要引導和幫助教師打開設計思路,通過不改變技術教學為核心的體育教學本質,借用教材作為一個教學媒介所包含的全面育人的價值,從一個不同的視角設計練習方法,一方面大大增加了練習方法的數量,另一方面使得教學的多樣性成為現實。
根據教學單元的課時安排,如果每個技術的教學安排4次課,在4課時講授單一的技術會顯的單調,尤其在一些兩節體育課連上的情況下,情況會更加明顯,課堂的趣味性也會下降,學生學習的耐心也會減退。這就需要在教學單元構建時,考慮將兩個相近技術的教學單元重疊安排。在安排教學內容時,不為了“三維度”的構建教學單元而只進行單一的技術教學。
如在進行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教學時,根據三維度的教學課時安排,技術1+體能l+運用2,在教學時不可能安排4課時只進行單一的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這就會將不同的技術組合起來,也會將不同的教學單元重疊起來,就會出現不同單元的不同維度的教學安排在同一節課。例如,連續的教學單元構建為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和籃球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技術,傳接球教學單元如下表所示。
在兩個及以上的教學單元重疊時,在教學內容安排時,首先應該考慮將同一運動項目的不同技術教學單元安排的相近;其次合理安排運動負荷,體育運動最佳價值負荷閾為120~150次/分(心率),就需要綜合考慮練習量和訓練密度來組合教學中的安排。
在實際構建單元計劃時,應充分考慮教學內容的性質、練習方式以及表現形式,結合學生學情,依托教學大綱,綜合思索。
第一,構建單元計劃的課時安排。課時是單元的分解,安排各個課時的教學內容時,應根據教學內容有所著重。體能主導類的田徑運動在課時安排應著重對體能的提升;技能主導類表現精準性的射擊運動教學時應著重安排對于技術的學習;而技能主導類如球類等項目教學時應著重考慮應用。
第二,遵循運動項目訓練規律。新技術動作的學習一般都分為三個階段:認知定向階段、聯系形成階段、自動化熟練階段,也就是由初步掌握體驗技術動作以模仿為主,到深入理解不斷提升與改進、基本動作定型,到最后的動作熟練自如、牢固動作定型。主要表現為處理好基本技術和難度技術的關系、處理好特長技術與全面技術的關系,處理好模范化和個體差異的關系,處理好循序漸進和難點先行的關系,處理好合理的內部機制和正確的外部形態的關系,處理好學習與訓練的關系,抓好技術風格的培養,改善動作基本機構提高技術組合水平,重視運動技術創新與技術發展的預見工作。
第三,結合教學對象條件。不同的授課對象,也存在很大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于性別、年齡、性格、身體素質水平、運動技能水平以及思想認識。
從“三維度”角度構建教學單元,首先應該考慮三者之間的作用關系,三者只能作為構建教學單元的教學框架,而不能分開分離。通過“三維度”三個小的課時安排,構成一個大的教學單元。其次,根據不同教學內容安排不同的教學課時構建教學單元:田徑、體操可按1:2:l的安排,球類項目可按1:2:3的安排,射擊類可按2:1:1的安排。再者,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安排不同的課時,在中學階段教學目標開始涉及體能、運用,這時可安排技術或者運用。最后,根據教學對象的差異選擇適合的課時安排。如在籃球教學時,綜合考慮男女生數量不等、對籃球的興趣不一、身體素質水平不同、運動技能差異等各個因素,確定安排“三維度”的課時。
四、小結
三維度構建教學單元,是以“技術”“體能”“運用”為要素,構建大的教學單元,而不是單純的某一節技術課、體能課、實踐課,是在教學單元內根據課時安排技術練習課、體能鞏固技術課、技能運用課。在教學單元內應處理好課與課之間的銜接,需正確對教學做出評價,明確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學情安排課程,杜絕出現技術不穩就去增加體能鞏固、就去運用。在教學時會出現教學內容的重疊,必須處理好教學的重點,合理安排教學的負荷,達到教學目的。運用三維度構建教學單元,不是呆板地就是從這三個要素去構建,必須綜合考慮教學內容、學生學情,因人而異、因教材而變、因時而選,合理高效的安排課時構建教學單元。
(作者單位:浙江省機電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