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仙先
[摘要]高校思修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高校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并樹立良好的法律意識,但其所包含的理論性往往會然學生感到學習的枯燥,這也就要求高校教師以學生的興趣激發和學習成果的提高為主要目標而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轉變。文章就高校思修教育的本質提出了問題導入式專題教學的方法,并就其可行性進行分析,進而闡述了其在思修教育中的具體應用方式。
[關鍵詞]高校;思修教學;可行性;應用
思修課指的是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教學,是一門必修課程。高校的思修課作為思政教育中的其中一類,其教學內容既與思政教育有著共通性,又有著其作為思修教育的獨立性,除了要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之外,還要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法律意識,在高校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與專業課程相比,高校的思修教育的內容要更加復雜且有著豐富的理論性,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切實發揮思修教育的效用性,就必須在思修教育本質的基礎上以學生的興趣激發和學習成果的提高為目標,而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學方式。
一、問題導入式專題教學法的基本概念
就我國高校的教育來看,問題導入式專題教學法已被運用在了多數課程的教學中,從字面的意思來看問題導入式專題教學法指的是在教學中采用問題導入法和專題教學法相結合的方式,主要目的是在教學中發揮問題導入法和專題教學法這兩種教學法的優勢,通過在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成果。
從問題導人專題教學法在思修教育中的意義來看,可以將其解釋為是在思修教學中以課本教材為依據對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和難點問題進行劃分確立,以此為教學導向為幫助學生制定學習的目標,并圍繞思修教育中所存在的問題以及學生在思修學習方面急需解決的難題,將思修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作為教學的依據開展相應的專題式教學活動。采用這一教學方式不僅能有效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也能有效讓學生通過分析和互動探討提高自身在問題解決方面的能力,同時還能從思修知識的強化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并樹立良好的法律意識。
二、問題導入式專題教學法在高校思修教學中運用的可行性
(一)問題導入式專題教學法能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新課標要求高校的課堂教學除了要求教師要與學生之間構建和諧平等的關系來構建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之外,還要求教師能在教學中通過有效的方式充分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以賦予高校思修教育的課堂全新的生命力。而思修教育往往注重綜合全面發展型人才的培養,應強調思修教學中全新教學方式的運用。因此,問題導入式專題教學法在高校思修教學中的運用往往就更加注重學生的發展,而不是單純的以教學為目標。因此在教學中往往會將教材和課本作為基礎強調教學中的互動溝通,即將枯燥死板的文字內容進行靈活的運用,以賦予其在教學中全新的生命力,而這也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能注重個教學環節之間的密切結合,除了向學生傳授知識內容之外,還要對學生的能力以及正確的價值取向等進行培養。正因如此,教師在思修教學中也應當注重其創新性,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轉變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而學生也將充分發揮其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來轉變以往學習中的被動方式,使自身真正成為課堂中的主體來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
(二)問題導入式專題教學法能實現對學生學習中興趣的激發。就問題導人式專題教學的實質性來看,其實施的主要方式就是在教學中發揮問題導入法和專題教學法這兩種教學法的優勢,通過在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成果,而其目標就是使教學更加符合高校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性格特征來調動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而思修教育因其內容往往非常復雜且有著豐富的理論性,傳統教學方式的使用往往會讓學生感到枯燥和乏味,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應當以學生興趣的激發和主動性的調動來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以達到預計的教學目標。而問題導入式專題教學法的運用能有效對學生的興趣實現激發,并能幫助師生和生生之間構建良好的互動關系,因此,在問題導人式專題教學法運用到高校的思修教育中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三)問題導入式專題教學法能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接受能力。通過在高校的思修教育中采用問題導人式專題教學的方式,能通過問題與專題的選擇是原本理論性的知識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以激發學生在思修學習方面的自信,能有效提高學生在問題解決方面的能力。同時問題導入式專題教學法中的問題和專題也往往與高校學生在知識方面的接受能力相符合,能有效提高學生在學習中對知識的接受能力。由于高校的思修教育各章節直接并沒有很強的關聯性和邏輯性,且其中有部分知識并不需要學生全面的掌握,因此,利用問題導人式專題教學法中問題與專題的設計,也能有效增強教學中的針對性以便于學生的理解,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在思修學習中的接受能力。
三、問題導入專題式教學法在高校思修教學中的應用方式
問題導入是專題教學法在高校思修教學中的應用,其本質是為了滿足學生在學習中在問題選擇、問題解決、學習目標制定等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并切實推動課堂的教學達到預計的效果。除此之外,問題導入式專題教學法在思修教學中的應用還要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并樹立良好的法律意識,同時還要幫助學生提高其在問題判斷方面的能力,從而使高校學生實現自身的綜合全面發展。就問題導入式專題教學法在高校的思修教學中的運用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要以教材的內容為依據進行問題與專題的選擇。高校學生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在學習中興趣的激發,并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到思修學習中的積極性。因此,問題導向式專題教學法在思修教學中的運用教師就應當注重問題與專題的選擇,保證問題和專題能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進而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以發揮問題導向式專題教學法在思修教學中使用的實用價值。endprint
(二)要創新思修教學教案設計來強化思修課堂的互動性。課程教學的教案設計是課程開始前教師的必備工作,但傳統的教案設計方式往往根據教材的內容而過多的注重課堂中理論知識的教學,不僅忽略的學生主動性的培養,也阻礙了學生自學能力的發展。而問題導向式專題教學法在思修教學中的應用強調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性和主動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案的設計方面進行創新,科學合理的增加其中互動性的內容,一方面,通過互動的方式使思修的課堂變得更加輕松活躍;另一方面,則通過師生和生生之間的平等互動來構建和諧的師生和生生關系,以提高思修教學的效果。
(三)要以問題和專題的設計為依據對學生進行組別的劃分。在通常情況下,高校思修課的教學往往會采用大班教學的方式,因此在人數方面思修課堂要比各專業課堂的多出很多,而這種情況也將導致教師的教學不能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其針對性,課堂也將變得枯燥和死板。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使學生能提高在思修學習方面的興趣,教師對問題導向式專題教學法的采用就可以對學生進行小組的劃分,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進行問題與專題的探討,一方面能有效活躍課堂的氛圍,另一方面,則能通過小組競爭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激勵,從而使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四)要以問題和專題為基礎在課堂中對教學進行回顧。所謂課堂中對學生進行教學的回顧并不是指對課堂教學中的知識點進行回顧,而是指要對學生在已學習過的知識點方面的應用能力和在問題方面的判斷能力,以及其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質、價值取向、法律意識等內容方面進行回顧。因此,問題導向式專題教學法在高校思修教學中的運用,要以教學中的問題和專題為依據對教學進行回顧,首先,要對學生進行鼓勵通過激勵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信,并激發其內在動力以調動起在學習中的積極性;其次,要強化教學中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通過和諧教學氛圍的構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學習信念。
四、結語
從問題導入式專題教學發的本質來看,其在高校思修教育中的運用能有效轉變傳統教學方式中學生興趣難以激發,主觀能動性難以調動的教學情況。以問題和專題為基礎,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以及與教師和同學之間平等互動的關系的構建,來提高其在學習中的興趣和積極性,并強化其自身在問題解決方面的能力,同時對學生思修成績的提高也有著很大的幫助。
(責任編輯:童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