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葵
【摘 要】以文化自信為理論指導的高校女生教育研究是一個全新的課題,亟待教育工作者思考與探索;文化自信對高校女生教育工作兼具理論與實踐指導意義;文化自覺意識、文化自省意識、文化自強意識和文化擔當精神是文化自信在高校女生教育實踐中的著力點。
【關鍵詞】文化自信,高校,女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8-0176-02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北京市八一學校時強調:我們的教育改革要堅持文化自信,好經驗要堅持,不足的要補齊。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包含著極為深邃的內涵,同時也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個重大的研究課題,即:如何在教育教學改革中堅持文化自信。
一、教育理論界對文化自信的研究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將“文化自信”闡釋為繼“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后的第四個自信,學術界由此而興起了一股研究文化自信的熱潮,涌現出了一批優秀成果,其中涉及教育領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方面,例如:項久雨等的《培育文化自信與價值觀自信——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著力點》[1]、印亞軍等的《文化自信——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石》[2]、焦連志的《文化自信視野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培育》[3]、肖香龍的《文化自信視野中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4]等等。上述研究對文化自信的概念以及文化自信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方面的重要意義進行了較為全面而深刻的論述,從研究的類別來看屬于理論研究,較少涉及具體的教育教學改革問題,而如何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各種具體問題中踐行文化自信無疑是一個亟待研究的課題。在這方面,著名教育學專家石中英教授在其理論文章中提出了一些指導性的建議。文章從“什么是教育改革的文化自信”,“教育改革為什么要堅持文化自信”以及“教育改革如何堅持文化自信”三個方面進行了理論闡述,同時指出教育改革要樹立三種意識和一種精神即:文化自覺意識、文化自省意識、文化自強意識和文化擔當精神。[5]
目前國內學術界關于高校女生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可謂海量,但是在以文化自信為理論指導的高校女生教育方面的探索則是鳳毛麟角,亟待教育工作者思考與探索。
二、文化自信對高校女生教育的理論指導意義
文化自信對于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意義毋庸置疑,但作為四個自信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意義絕不限于思想政治教育領域,而是關乎對我國整個教育事業的健康長遠發展。因此,應當將文化自信的精神內涵貫穿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思想政治教育為核心的整個素質教育體系的方方面面,研究應當更加具體化、精準化,將文化自信的理論與思想內涵應用到素質教育實踐的具體問題中。
對于高校女生教育來說,踐行文化自信理論既有必要性也有必然性。其必要性在于:當今社會環境的復雜性和社會思潮的多元化對于高校人才培養構成了新的挑戰,培養高素質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亟待文化自信這一博大的理論作為支撐;其必然性在于:21世紀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國際間的競爭從表相上看是技術上的競爭,但是從深層次看則是文化精神之間的競爭,在西方文化的強勢壓力下,弘揚我們自身的優秀文化是必然的選擇。
三、文化自信對高校女生教育的實際指導意義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與普及,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逐漸上升,一度出現了媒體所言的“女生潮”現象。然而隨著社會就業壓力的增大,高等院校的畢業生,尤其是女生面臨著嚴峻的就業現實。在這種背景下,加強高等院校女生素質教育,增強女生的就業競爭力成為一個不可回避的課題。
另一方面,當今社會的多元化發展使得青年學子們難免產生浮躁心理,由此而出現了一些諸如“學得好不如嫁得好”之類荒謬而消極的論斷。這些消極的社會拜金思想嚴重侵蝕著當代女生的身心健康,抵御這些不良風氣是女生教育中亟待解決的課題。
習總書記關于“教育改革要堅持文化自信”的論斷為女生教育問題指明了方向,如何踐行習總書記的論斷,將文化自信融入高校女生教育改革中兼具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方面,能夠全面提高女大學生的整體素質,使其更能夠適應就業競爭與人才市場的需求,另一方面,通過教育和培養使女大學生能夠自覺抵御不良社會風氣,弘揚正能量。
四、文化自信在高校女生教育實踐中的著力點
作為一個內涵豐富的理論,將文化自信付諸高校女生教育實踐并非易事,其關鍵在于從何入手,即找準著力點。對于此,我們可以借鑒著名教育學專家石中英教授的觀點,即“教育改革要樹立三種意識和一種精神即:文化自覺意識、文化自省意識、文化自強意識和文化擔當精神”。在高校女生教育中堅持文化自信即可從這三種意識和一種精神入手。
1、高校女生教育中文化自覺意識的培養。
文化自覺,“是指對中華文化的地位、作用、發展歷程和未來趨勢的自知之明,以及對于歷史責任的主動擔當”。[6]對文化自覺意識的培養可以從國學素養為起點,將中國歷史、國學典籍中的精華作為大學生的選修甚至必須課程,同時以各種第二課堂活動的方式在女大學生中進行推廣,例如組建女生經典誦讀社團等。
2、高校女生教育中文化自省意識的培養。
文化自省就是要培養女大學生的對中國文化的自省意識。在當今國際形勢下,西方文化呈現出絕對的優勢,以好萊塢大片為代表的美國文化,以其精湛的制作水準和成熟的市場運作而稱霸全球,在攫取了暴利的同時將西方所謂的普世價值傳遍全球,對世界各國人民,尤其是青年人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這種形勢不得不引起我們的反思,難道中國數千年的傳統文化真的落后于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化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是問題是存在的。如何培養青年一代的文化自省意識,如何針對女大學生培養文化自省意識是我們必須思考的課題。
3、高校女生教育中文化自強意識的培養。
文化自強是一個涉及創新的概念。對于女大學生來說,自強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概念。它既包含了對傳統觀念中的糟粕進行批評和摒棄的一面,又包含了對西方文化中的正能量進行吸納的一面。在中國傳統觀念中,女性往往只是男性的附屬物,與自強的概念根本是格格不入的,這種觀念理應摒棄。現代西方的女權運動、婦女解放運動以及男女平等,女性獨立自主等觀念是一種進步的觀念,理應學習和弘揚。培養女大學生文化自強的意識則是要在女生心中建立起健康、良好的文化觀念,正確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去粗取精,同時正確對待西方文化,取長補短。
4、高校女生教育中文化擔當精神的培養。
文化擔當精神的培養重點在于培養女大學生獨立的人格和擔當精神。當代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各種不良現象應運而生,如何抵御不良風氣對女大學生的侵害,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培養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具有獨立人格和擔當精神的女大學生是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更是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
五、結語
在高校女生教育中踐行文化自信是一個新課題。該課題要回答的是“怎么做”的問題,因此,實踐、實驗是做好該課題的必經之路。在女大學生三種意識和一種精神的培養中,涉及到諸多教育教學問題,其中既包括內容上的問題,也包括方法上的問題;既包括技術性問題,也包括理念性的問題;既包括優秀傳統的發揚,也包括新知識的創新。因此,可以說這是一個綜合性的、跨學科的研究課題,需要教育工作者全面思考,統籌規劃。
參考文獻:
[1]項久雨、吳海燕:培育文化自信與價值觀自信——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著力點,《思想理論教育》[J],2016(10).
[2印亞軍、徐惠忠:文化自信——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石,《常州大學學報》[J],2014(6).
[3]焦連志、黃一玲:文化自信視野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培育,《教育探索》[J],2016(8).
[4]肖香龍:文化自信視野中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馬克思主義研究》[J],2014(6).
[5]石中英:教育改革如何堅持文化自信,《中國教育報》[N],2016-10-29,001版.
[6]曾鷹、曾丹東、曾天雄:從文化自省、文化自覺到文化自信,《湖南日報》[N],2017-4-22,0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