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昊洋
【摘要】在高中英語考試即將改革的大背景下,學生應更加注重夯實英語基礎知識,而高中英語詞匯更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本文針對高中英語詞匯的教學進行分析,主要是以“支架式”教學理論為基礎,介紹了“支架式”教學法的內涵和理論基礎,“支架式”理論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以及獲得的啟示。
【關鍵詞】支架式教學法 高中英語 詞匯教學
一、引言
英語詞匯在高中階段是教學的重點內容。高中英語詞匯的掌握程度會直接影響學生的高考成績。在教學中,好的教學方法對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有很大的幫助。但是,教學方法也要在學習過程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經過教學實踐后,對于高中階段現狀,“支架式”教學法運用到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是可行的。
本文將分析“支架式”教學法如何有效地應用到英語詞匯教學中。
二、“支架式”教學法的內涵
支架式教學為學習者提供概念框架,有助于學習者對知識的理解。這就要求事先要把復雜的任務分步驟進行理解,學習者更容易完成最終的目標。
三、“支架式”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1.建構主義理論。支架式教學是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主要認為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并不起到主要作用。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之下,學生需要通過與人合作并實現整個建構過程。學習過程的目標主要是意義建構。
建構主義更加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具備一定的知識積累。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獲取新知識,需要與學生共同交流與合作,互相了解并作出相應調整。
2.最近發展區。最近發展區理論符合我國當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勢。維果茨基認為教師要明確學生需要發展的兩種水平,這包括學生已經達到和可能達到的兩個水平。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在受教育可能性之間需要找到合適的關系。
維果茨基闡述了教學與發展之間的關系,強調了教學的前瞻性的同時,并沒有忽略基礎內容。在教學中,教師要兼顧學生基礎能力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四、教學應用
1.搭建支架。教師可以通過介紹社會文化背景知識為學生搭建支架。學生在了解文化背景知識后,不僅能幫助學生掌握單詞,提高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也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講述學習方法是為學生搭建支架的途徑之一。例如,在講解高中英語詞匯過程中,教師可以介紹聯想記憶法或者詞根記憶法,指導學生學會利用諧音聯想到與它發音相同或相近的其它英語單詞,幫助學生記憶新單詞。
2.進入情境。情景教學激發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高中教材中會涉及世界名著,如《百萬英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扮演角色。通過角色的扮演,學生能夠理解小說中的內容,分析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在這個學習過程中,也能夠掌握文章中的重點英語單詞,并且印象會更加深刻。
情景教學需要以實物演示情景,音樂的演繹,以及語言的描述。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自身的實踐經歷為學生描述所學的內容,激起學生的學習情感。教師也可以為學生用多媒體展示圖片,播放音樂,這都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3.獨立探索。新課改提倡學生獨立探索學習。獨立探索就是讓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獨立思考,去獲得新知識的過程。獨立探究的目的,不僅獲得知識,也能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例如,在學習英語單詞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獨立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好的學習方法讓學生事半功倍。
4.協作學習。協作學習是一種學習模式,需具備四要素,學習環境,教師,學習者和協作小組。在協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知道每個人都要完成個人的任務,這樣有助于最終目標的實現。學生需要在競爭和合作的過程中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
學生在學習高中英語單詞時,可以分成若干組,共同合作學習,每組都有共同的目標,讓其產生競爭。學生在競爭與合作中學習,激發自身的學習積極性,也有助于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5.效果評價。新課改提倡激勵和發展性評價。教師要把握評價時機,適當進行鼓勵學生。在英語單詞教學過程中,學生讀錯單詞也要給機會讀完,不要立即給予糾正,要鼓勵學生多讀單詞,可以課后單獨進行輔導。
評價的方法也要多樣化。評價不僅老師自己單獨給予評價,也可以學生之間互相評價或者學生自己評價。
總之,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全面,以鼓勵學生為主。這需要教師的語言技巧,在激勵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全面發展。
五、教學啟示
在“支架式”教學理論的指導下,英語的學習離不開社會文化背景。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知識,有助于學生能更深刻地理解英語詞匯含義及用法。文化背景知識的學習,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高中英語詞匯的教學過程中,離不開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協作,教師起到了指導輔助作用,真正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在合作與競爭中學習。這樣既能提高學生英語詞匯的興趣,也可以提高學習效率。除合作與競爭之外,也要注重學生獨立探索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段應芳.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現狀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5.
[2]劉芝花.高中英語詞匯學習策略研究[J].教師教育學報,2010.
[3]朱純.外語教學心理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