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存香
【摘要】在新課程背景下,師生如何提高農(nóng)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èi),獲得最高的學習效率。本文從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入手,教師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優(yōu)化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教育,滲透素質(zhì)教育思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淺談 農(nóng)村 小學英語 高效課堂
英語是當今世界上主要的國際通用語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語言。對外交流需要英語,這就要求學生在小學階段就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農(nóng)村英語教師肩負著的重任和作用是無可替代的,教師能否打造出高效的英語課堂決定著學生學習英語的水平。筆者在新課程改革教學過程中,通過大膽嘗試,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現(xiàn)從以下三個方面談談農(nóng)村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教學。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實施高效課堂的先決條件
在教學中,筆者采用多種手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1.做讓學生喜歡的老師,這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基本條件。農(nóng)村小學生有很強的親師心理,把微笑帶進課堂,面對每個求知的孩子。
2.創(chuàng)造各種有利條件,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愛上英語課。
(1)英語小笑話,讓學生樂在其中,并有所收獲。像這樣的笑話:father mother 都good,兒在學校學book,各門功課都good,只有English不懂得。這種漢英混雜的小笑話,逗樂了學生,通過講笑話讓學生輕松學習單詞,短語,句子。也明白應該把英語學好的道理。
(2)利用游戲,激發(fā)興趣。1)在學習英語26個字母時,我常用字母排隊、找朋友、Bingo游戲形式,訓練檢查學生對字母掌握情況。2)朗讀單詞用悄悄話、聽音尋找單詞卡片、石頭剪子布游戲。復習已學單詞可用單詞接龍游戲,或分拆單詞鏈、Whats missing、開火車游戲。拼寫單詞用“吊死鬼” 等游戲。3)學習數(shù)詞時,我采用“逢三必拍”“遇雙必起”游戲,培養(yǎng)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
(3)利用歌曲,激發(fā)興趣。融音樂與英語為一體。這樣不僅能活躍學生學習英語的課堂氣氛,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用歌曲形式表達,這有助于激發(fā)興趣和分散難點。如人教版PEP教材三年級英語學習How many? 時,我就利用歌曲:“Numbers,numbers,123”導入,學習1-10這幾個數(shù)字時,我就教學生唱英文歌曲:“Ten Little India Boys ”。
(4)運用直觀教具,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fā)興趣,提高效率。小學生認知水平有其特殊性,他們對直觀呈現(xiàn)的東西更易感興趣,直觀教具最易調(diào)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輔助手段,它可以不受時空的限制,活化教材,將圖像、聲音、文字、動畫結合于一體,刺激學生的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以求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
二、教師是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有效作用
1.有效備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對于教師而言,要想上好課,卻必須要備好課。于是,備好課自然而然成了上好課的前提。
2.有效提問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
(1)提問要有計劃性。一堂課要提問幾個問題,對于所提問題的切入角度都要進行精心的構思。先問什么,后問什么,教師要胸有成竹,精心策劃。
(2)提問要有啟發(fā)性。提問要促進學生思考,要減少或避免走過場的應答式提問——簡單地問“對不對”、“好不好”這種應答式的提問。
(3)提問要難易適度。有效備課中有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備學生”,學生接受能力有差異,所以我們說要因材施教。
(4)課后延伸是課堂高效的保障。①讓學生聽一聽。布置學生回家跟磁帶反復聽些英語兒歌,模仿、練習地道的口語,如“來是come去是go,點頭yes搖頭No”等。②讓學生畫一畫。教師讓學生學會用簡筆畫簡單地勾畫某些實物體。③讓學生演一演。小學英語主要是練習扮演對話角色,也可以練習將故事中角色扮演,進行表演。
(5)及時反思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保證。本人認為,每堂課后,及時認真的進行課堂反思,總結得失,是一種不斷地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很好辦法。
三、利用教材內(nèi)容,滲透素質(zhì)教育思想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英語第一冊有這樣一句話:Good morning,Miss Wu在漢語里,把老師作為一種稱呼,如張老師,吳老師。在英語里,teacher是職業(yè),不是稱呼。因此,不能說Good morning,teacher。一位中國女學生問一位年齡大的外國婦女How old are you而這位外國婦女卻委婉地回答“Oh,Its a secret”從這句對話可以看出,西方人把這類私事看成神圣不可侵犯。在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明白漢英的不同,滲透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在學習Thank you這句話時,我告訴學生,在我國“謝謝”是對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用得多,對熟人用得少,甚至不用。如果用了,反倒覺得有點見外。而在說英語的西方國家,Thank you 是用得最多的禮貌用語之一。不論什么人,只要受益于他人,受益者就會說Thank you、Thanks、Thank you very much. 尤其在家庭,父母和孩子之間更為常用。在日常生活中,當學生給老師幫忙之后,對學生說Thank you very much。雖然學生沒說什么,只是笑笑,彼此的微笑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滲透了“以人為本”的素質(zhì)教育思想。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面對新課改,要有新觀念。堅持科學發(fā)展觀。教師要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喚起人的主體精神,通過師生平等對話,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小學生英語的發(fā)展。這就是新課改對小學英語的要求。也是我的教育觀。我就是這樣給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努力創(chuàng)設英語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主動參與課堂活動,讓學生都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我們的每個學生都能走進英語天地,加入英語廣角,輕松地學,快樂地學,有效地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