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學生自主管理就是讓學生通過自治、自理、自立,實現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寧波外國語學校把學習和發展作為自主管理的核心內容,探究開展自主管理的可行性,并從不同視角開展學校自主管理的實踐探索,找到了一條寄宿制初中規范化實施學生全員、全面、全程自主管理的有效途徑,構建了寄宿制初中生自主管理體系,并不斷豐富完善“學生自主管理”的辦學特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關鍵詞:自主管理體系 積極心理學 初中生 寄宿制
一、探究開展自主管理的可行性
1.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帶來的震撼性
屠呦呦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后,她中學的母校-寧波效實中學也備受關注。人民教育專題報道了效實中學的創新素質教育理念,給教育界帶來了不同反響的震撼。寧外和效實總體氛圍是一脈相承的,自由開放、寬松民主氛圍讓學生學會了自主,確保了孩子們在大學里依然保持著對知識的渴求和對學習的熱情。屠呦呦腳踏實地、堅持不懈的科學研究精神讓帶給我們力量,而寧外學子在中學階段就已經在自律基礎上,自我管理、自我約束。我校一直在德育工作中激活、培養、張揚寧外孩子身上自律自主的品質。
2.寄宿制學校學生自主管理的迫切性
寧外一直關注學生終生發展的教育理念,受到寧波百姓的認可和贊譽。學校于2009年搬遷東錢湖后,由一所城區走讀制學校成為了一所地處偏遠的寄宿制完全中學,在轉型期間學校管理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如何平衡教師管理和學生自主管理,實現規范化、精細化管理,這是學校面臨的現實問題。在以人為本,追求幸福的辦學理念指導下,學校著眼于提升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強調自律自如,構建了寄宿制初中生自主管理體系。
3.初中段學生自主管理的必要性
初中生正處在成長的一個關鍵期,在這一關鍵時期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對學生今后成長為有自主性、獨立性和創造性的人才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初中生非常有必有提升自主管理能力。而新課程強調通過發展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獲得可持續的發展,順應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要求,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為學生的自主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非常必要。
4.積極心理學理念的適用性
積極心理學以更加開放的、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的能力。從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出發,重視寄宿制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開發學生內在的潛能和創造性,使學生學會快樂學習、自主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二、完善學生參與自主管理的保障制度
為了能讓孩子們真正參與到自主管理中來,真實的從自主管理中獲益。學校逐步完善了學生參與自主管理的保障制度,從自主管理內容、自主管理形式、自主管理組織等維度確保了孩子們能實現自主管理、自我成長。
自主管理內容標準化:寧外學生參與自主管理的內容體現為“四個目標”,目標自我管理、時間自我管理、生活自我管理、財務自我管理。
自主管理形式自主化:寧外學生參與自主管理的形式主要體現為“四個自己”,即規章制度自己建、管理隊伍自己組、活動開展自己做、考評標準自己定。
自主管理組織完善化:寧外學生參與自主管理的組織主要體現為“四個層面”,即學校層面、年級層面、班級層面、寢室層面。
三、構建寄宿制初中生自主管理體系
學校把學習和發展作為自主管理的核心內容,以達成自信、自律、自立、自強、自如之目標。根據這個目標,學校開展自主管理實踐活動的研究,從實踐活動中提煉出學校自主管理的體系,總結活動開展中學校從自主管理意識培養、自主管理隊伍建設、自主管理制度建設、自主管理活動開展、自主管理監督評價層面開展的具體工作,在實踐總結的基礎上構建學校自主管理的組織體系。
1.強化自主管理意識培養,形成簡約、民主、開放特征的學生管理文化。(1)加強自主意識教育,提倡“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的事自己管”。(2)加強常規教育,提倡“放飛心靈,約束行為”。
(3)提高自我認識能力,養成自我反思習慣,提倡“我反思,我完善”。(4)開展寧外學生形象大討論,引導學生逐漸具備自律自主的特質。
2.加強學生自主管理隊伍建設,提高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做到“我能管,我會管”。(1)發揮學生會、團委的核心作用,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提高管理能力。(2)成立學生自我管理委員會,在紀律和衛生方面有重點地開展工作。(3)進一步加強學生志愿者隊伍建設,弘揚奉獻精神。(4)分步驟推進學生自主開展藝術節、外語節、讀書節等活動,在特色活動中提升自主管理能力。
3.完善學生自主管理制度建設,創建學生自主管理機制,拓展學生主體發揮、自我發展的舞臺。(1)完善值周班級制度,建立學長管理制度和同伴互助制度。(2)建立學生干部例會制度、學生干部輪換制、班級事務責任制。(3)建立班集體自我管理機制,探索學生自我管理的班級模式。(4)在學生輔導員的指導下,建立寢室自我管理機制。(5)完善各項考核細則,健全學生自主監督制度。
4.豐富自主管理的活動載體,在實踐中提高學生自律能力。(1)開展“自定崗位自檢查”活動,提倡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2)開展“我的寢室我負責”活動,提倡家園共營造,和諧你我他。(3)開展“靜心高效晚自修”活動,提倡紀律同遵守,尊重你我他。(4)開展“美麗校園我守護”活動,提倡衛生同保持,文明你我他。(5)開發生活自理能力課程,尤其是集體生活適應課和獨立生活技能輔導課。
5.建立學生自定目標、自查自糾、自我評定的監督評價機制,從制度上保證自主管理真正落實。(1)完善學生個體評價工作,創新學生評價標準和過程,重視評價多元化和過程性。(2)完善集體評優工作,包括優秀班集體評選、星級寢室評比。
四、開展多角度的自主管理的實踐
學校從多個視角開展了系列的自主管理的實踐,寧外的孩子能在自律基礎上,行為自我約束、生活自我管理、活動自主組織、人格自我完善,成為具有健全人格、富有主題精神和創造力的人!
在學校視角上,比如說我們開展示了多年的圖書漂流角活動,引導學生自主贈書、自主借閱、自主歸還,確保學生隨時隨地可以開展自主讀書。
在班級視角上,比如說我們推行學生自主管理示范班級和寢室,包括申報、評估、授牌、監督四個階段,保證了班集體的自主管理能力提升。
在社團視角上,比如說我們把新裝修完善的咖啡廳全部交給學生管理,從環境布置、進貨、零售,到后期結算,全部由學生自主獨立完成。
在個人視角上,比如說我們為有一技之長的同學提供多樣的展示空間,目前已經舉辦多場鋼琴獨奏會、琵琶獨奏會、露天音樂會等個人專場演出,鍛煉了同學們的自主組織、自我管理的能力!
正如畢業生所言:寧外三的學習給了我自主選擇、自己決定的余地,并教會了我如何選擇、如何努力、如何為之負責。我們相信自主喚醒自覺,自律成就自我,自主管理教育為寧外孩子們終身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蘇薈芳.高中學生自我管理模式的理論與實踐探索[D].河北:河北師范大學,2016
[2]楊淑敏.高中生自主管理的實踐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5
[3]冉再彥.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6,(11):3
[4] 孟萬金. 積極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創新的抓手. 中國德育, 2013, ( 10) : 17-20
作者簡介
楊娜(1986.04—),女,漢族,河北邢臺,一級教師,碩士學位。簡歷:寧波外國語學校心理輔導站站長、學校事務中心主任。浙江省教壇新秀,寧波市“德育工作先進個人”。合作出版著作《當代中學生的學習生活與課業負擔》等。研究方向:在德育、心育方面開展多項研究,多篇論文課題發表在省級以上刊物、獲省市級獎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