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卿雅
【摘要】新課標下,中學物理科學方法教育對于提高學生物理基礎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重要作用。本文就中學物理科學方法教育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研究,以不斷促進中學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完善,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
【關鍵詞】新課標 教學方法 物理科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8-0179-01
前言
高中物理教育不僅要注意對物理基本知識和實驗能力的掌握,還應該注意學生的智力開發和能力培養。物理科學方法教育對于提高學生的物理知識和實踐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要完善物理科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中學物理科學方法教育概述及現狀
(一)概述
物理科學方法教育是指在教師物理教學過程中,有目的、有意識讓學生通過對物理知識的學習,逐漸掌握科學物理方法[1]。
(二)現狀
第一,結果重于過程。“授人予魚,不如授人與漁”,傳統物理教學只注重教學結果,對教學過程忽視,學生并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第二,科學方法教育效率不佳。目前,我國對于科學方法教學沒有系統的教學思路,在教學中科學方法使用碎片化,教育效果不佳。第三,評價機制不完善。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缺乏完善的評價機制,教師的教學動力不夠,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新課標下中學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策略
(一)利用物理史介紹物理科學方法
物理學史就是記載物理學的誕生以及發展歷史,它從時間層面上介紹了物理學中各個概念,定律和猜想從其產生到目前發展的歷史。在物理學史的教授過程中,注意把科學方法滲透在其中,突出科學方法對物理學發展的重要意義,引起學生的興趣。
例如,亞里士多德提出的“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假設:在同樣高度,兩個質量各不相同的鐵球同時從樓下落下,質量大的比質量小的先落地。伽利略用直接驗證的方法,親自拿著鐵球從比薩斜塔拋下,通過反復實驗,他用科學實踐的方法證明了質量不同的鐵球從同一高度落下,結果鐵球會同時落地,并且發現了自由落體定律。
物理學史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識,而且讓學生認識到科學方法的重要性,從而增加對物理科學方法的學習熱情。
(二)在物理知識中滲透科學方法教育
在物理知識中,到處都可以包含著科學方法。所以,科學方法的學習方式多種多樣,可以把物理科學方法設在物理知識的每一個方面。
1.知識和科學方法相結合
教師在教授物理課程的時候,對于那些涉及科學方法的教學內容,要進行重點講解。通過物理知識和科學方法向結合,讓學生便于理解接受,加深物理科學方法的記憶。
2.對常見的物理科學方法進行講解
在物理教學中,可以對常見的物理科學方法進行講解,讓學生對物理科學法有一個全面系統的了解,再舉例教學,加深學生對物理科學方法的記憶,有利于加強學生對物理科學方法的認識和運用。
(三)注重物理實驗教學,體驗科學方法
1.實驗設計階段
在實驗設計階段,主要是要求學生對實驗設計構思方法的掌握。對于課本中的演示實驗和小組實驗,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進行獨立的實驗原理設計,在這個過程中,理解實驗構思方法。
2.實驗操作階段
在這一階段,要掌握的是觀察方法。在實驗中,觀察要全面、仔細、抓住重點、變換角度。實驗的觀察方法多種多樣:對比觀察、定向觀察、重點觀察等,具體觀察方法因實驗的不同側重不同[2]。
3.實驗整理階段
在實驗整理階段,可以教授學生圖線法。通過實驗結果,對數據進行分析、綜合處理,學會用圖線法處理實驗數據,才能得出結論。
(四)精心設計習題,訓練物理科學方法
科學方法教育旨在提高學生的技能。試題是針對學生所學知識而設置的考核內容,目的是鞏固學生知識,加深理解。科學方法教育也可以滲透在試題中,便于學生理解和靈活應用。
1.從試題中發現科學方法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有目的設計一些典型試題,這些試題有相同的原理,具體思路也差不多,讓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不斷總結,自己領略出科學方法。
2.以方法命題
在物理教學中,有些習題需要科學方法才能求解,這時候,教師就要直接點明這種方法,并且讓學生學會運用這種方法。例如,在研究感應電流的方向時,為了得到楞次定律,我們使用了哪些科學方法。
結束語
新課標下中學物理科學方法教育育對于提高學生物理知識能力和實驗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要利用物理史介紹物理科學方法,在物理知識中滲透科學方法教育,在物理實驗教學教授科學方法,精心設計習題訓練物理科學方法,從各個方面滲透物理科學方法教育,完善物理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馬城城.中學物理科學方法教育實施現狀及策略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5.
[2]程茜.“回歸物理教育本質”的探尋[D].廣西師范大學,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