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年教師是教育事業的未來和希望。青年教師的成長和進步對民辦高校的未來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民辦高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所以民辦高校必須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促使大批青年教師迅速成長,盡快成為各學科的骨干力量,使民辦高校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得到提升。本文結合多年工作經驗,淺析民辦高校青年教師的培養方法,希望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民辦高校 青年教師 培養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8-0194-01
民辦高校指的是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面向社會舉辦的高等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其辦學層次分專科和本科。民辦高校的教學科研經費來源不是來自國家撥款而是由學院的舉辦方通過各種方式籌集得到。由于資金的原因,民辦高校的教師隊伍建設滯后成為制約民辦高等教育機構發展的瓶頸。多數民辦高等教育機構的教師隊伍專職教師少,兼職教師比例過高。所以很多民辦高校培養民辦高校青年教師期望使這種情況得到改善。
一、培養民辦高校青年教師的主要方向
培養民辦高校青年教師主要分為教學方面和科研方面,在教學方面采用課前試講,教學示范,機體備課的方式培養青年教師。通過課前試講,教研室成員集體討論,指出教學方法,教態,教學內容等方面的優點及不足,并提出建設性意見,青年教師通過隨堂聽課的方式,可以向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學習課堂教學的技巧,實地積累教學過程中處理各種情況的臨場應變經驗,學習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集體備課是在個人認真準備得基礎上進行集體研討的一種有效的教研活動,能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研究教學中的一般問題。新教師通過參與集體備課的方式,有利于新教師在揚長避短,更有利于新教師在高起點上發展,并避免一些容易犯的疏忽;從而促使新教師嚴謹治學,盡快成熟。
二、民辦高校青年教師的培養方法
(一)強化崗前培訓制度
切實提高青年教師教育教學的基本理論水平,剛剛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師,必須在學院統一安排下,參加有計劃,有目的的崗前培訓班圓滿完成崗前培訓任務,并取得培訓合格證書。崗前培訓工作由院人事處統一布置安排。教師參加崗前培訓的考核結果記入個人業務檔案,作為教師資格認定和職務聘任的依據之一。凡沒有經過崗前培訓的教師一律不得認定教師資格和晉升助教以上職務。
(二)一對一教導
在培養青年老師的時候,應實行導師制度,積極發揮中老年教師的幫帶作用,可以有效的使青年教師熟悉教學科研。指導教師應具有副高以上職稱且作風正派、品行端正、治學嚴謹、教學科研水平較高。指導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對青年教師在教書育人、教案編寫、課堂板書、講課方式、教學法研究、實踐技能培養途徑、科研方法與程序、科研報告與論文寫作以及自學提高等方面進行具體指導,幫助他們制定個人成長計劃或職業生涯規劃,落實培養措施。學院鼓勵并要求廣大中老年教師擔任青年教師的指導老師,為青年教師的成長鋪路搭橋。
(三)不定期對青年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進行檢驗
學院要求青年教師積極參與教研室專業建設、學生教育管理、實習、實驗等工作,使青年教師在具體實踐中迅速成長。學院教學督導室和各系教學督導組對青年教師的教學、實驗課講授、備課、講授等情況。實行動態管理和指導,每學期要對每位教師聽課,同時召開學生座談會,對各個教學環節進行認真檢查,并及時反饋意見和信息,進行即時在線督導。
(四)外派學習、校企合作
在培養民辦高校青年教師時,應為青年教師多創造學習機會,例如外派學習,將青年教師派到外校學習,發展與學校合作的兄弟學習,每年去兄弟院校學習。定期開辦專家講座,學習先進教學科研經驗,并且開展校企合作,互聘互任。
(五)逐漸給青年教師安排重要工作,使其獨當一面
青年教師剛畢業到崗進入教師角色,業務的提高有一個過程,因此,開始的工作量要有一個適度,留出時間鉆研教材、熟悉課程建設,進入實訓和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等。隨著教學各環節的熟悉和經驗的積累,要從教學的質和量上提出更高的要求,根據各系情況逐步壓擔子,以便使他們早日成為教學骨干。在科研上也要逐步承擔任務,增強他們對科研工作的感性認識。
民辦高校青年教師培養時,要根據每個老師能力、性格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計劃有針對性地、高效性地對青年老師進行培養,使青年教師迅速成長為教學科研骨干,緩解民辦高校師資力量不足的情況。
參考文獻:
[1]袁清.民辦高校青年教師培養路徑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23):164+166.
[2]謝平華.上海市民辦高校產學研合作機制下青年教師培養模式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5,(10):5-6.
作者簡介:
唐盛仙,籍貫:海南海口,民族:漢,學歷:本科,職稱:助教,研究方向:人力資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