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如喜
【摘要】時代的變化,推動了學生的心理發展。由于高科技信息時代的出現,方便學生有更快、更便捷的接觸到信息的機會,其心理的變化路程也跟之前不一樣了,最主要的區別就是大學生的心理素質變化。處于大學狀態的學生,由于身處環境的變化,所承受的約束也變得不一樣,個性學生越來越多,對于自身思想的表達也逐漸增多。由于這種狀況的發生,隨著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改變也應當改變教學模式,其中體育教學模式是最影響學生發展的。高品質的體育教學會方便學生更快的適應社會生活。所以說,大學體育教學一定要融合學生的心理狀態,這樣才可以更好的開展教學工作。
【關鍵詞】大學生 體育教學 心理素質 教學工作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8-0203-02
1.現代大學生的共同特征
現如今的大學生很多都是獨生子女,盡管對未知的生活抱有很大的想法,可是卻很少有人腳踏實地地做出行動。雖然現如今的大學生有很多自身的特點和優點,可是很少有人能當眾表達自己的優勢。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說怯場、粗心等等,可是不管是何種原因,都從本質上歸咎于學生心理素質較低。一旦出現緊急的狀況,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出現手忙腳亂的現象,必然會減少自身能力的正常發揮。可是不得不承認的是,現如今的大學生優越感極強,與一般的大學生不同,他們極具個性心理,處理問題也很有想法。所以說,在現實的大學教育課堂上,老師必須要積極地與學生交流,對于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期間,老師一定要了解學生的建議和想法。利用學生的反饋,進而改進教學的模式。
2.家庭來源差異特點
世界很大,所包含的家庭也很多,每個家庭都有屬于自己的特點。對于大學生心理素質的變化,少不了家庭背景和所處城市的影響。對于生活在較為富足的家庭和城市中的孩子,眼界都較為開闊,學到了很多書本以外的東西。但對于生活在貧苦農村的學生來說,除了自己的生活以外,還有整個家庭的責任,需要與兄弟姐妹一起分享,整個生活中造成他們很多人都比較自卑,缺少自信,甚至出現心理上的扭曲,城市中的孩子大多很嬌貴。
無論是那種條件下的孩子都無法更快的適應社會生活,并且健康的成長。面對這一狀況,學校應當將對學生的教育重視起來,幫助學生了解自身需要,并且創造出敢于奮斗的精神,為今后的生活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其中大學體育教學也要注意做到這一點。教師在進行授課期間,一定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優缺點,以此更好的解決學生出現的狀況。所以說,對于高校體育課程的教學方式一定要有所改進,以此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專業類型差異特點
對于專業的選擇,也會影響到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其中,根據調查數據顯示,文理科生以及師范和非師范專業的學生,具有非常不同的心理素質,以此關乎到學生未來的就業狀況。為此,必須要將體育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對于現實的授課期間,老師一定要知道,不同專業的學生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區別,特別是文科生和理科生之間。對于文科生的體育教學內容應當是以提升學生堅韌性格為主要,為其塑造出自信和耐心。不同于文科生的理科生,則是要將教學富足化,融入創新和新鮮的理念,打開理科生的學習思路。只有這樣才可以幫助學生有效的提升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4.不同年齡差異特點
新進大學生往往對大學生活做出了很美好的幻想和憧憬,但是隨著年齡的變化和時間的推移,學生的心理素質也發生著改變。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處在大四階段的學生,由于畢業的來臨和未來工作的狀況,使得其壓力很大,因此更需要穩定的心理素質。面對這種狀況,學校一定要對癥下藥,幫助學生提煉自身的自信心。給予大一的學生鼓勵,為其營造努力學習和前途無量的學習氛圍。只有這樣才能幫助新進學生穩定心態,為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做準備。
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優越與否直接關系到自身的發展,不僅僅體現在未來的生活當中,還有工作和學習。具備優越的心理素質,才可以有效的面對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在人生的舞臺上充分展現自身的能力和優勢。因此,就要求學校順應時代的發展,將教學模式改變成可以維護和建設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形式,不斷創新,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奠定基礎,為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營造出優越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馮麗春.藝術高職類學生德育工作探析[D].河北師范大學,2014.
[2]焦現偉.我國體育院校休閑體育專業課程體系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4.
[3]肖建國.“問題大學生”的成因及教育轉化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
[4]許瀛文.終身體育視角下河南省大學生體育學習動機培養[D].河南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