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麒
摘要:高中文言文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課程標準在全國的推行,為高中文言文教學改革提供了指導和參考依據。目前農村高中文言文教學現狀并不客觀,經過調查分析發現存在教學資源缺乏,學生學習興趣不足,文言文教材接受度不高,教師素養不足,教學效果不佳等問題。本文就這些問題提出相應解決對策,旨在促進農村高中文言文教學水平的提高,促進農村高中教學質量的改進。
關鍵詞:農村教學;高中文言文;存在問題;對策
文言文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智慧體現,學習文言文有助于提高學生語言水平。我國語文高考中,文言文考查占據一定比例。目前農村高中學生文言文基礎弱,閱讀面狹窄,在高考中文言文考試往往處于弱項。我國新課標對于農村高中文言文課程改良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提高農村高中文言文教學質量,成為教學改革中的一個問題[1]。
一、農村高中文言文教學現狀
1、學生學習文言文現狀。大部分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目標并不明確,學習興趣也不高,只有極少部分認為學習文言文能提高人的修養和素質,只有少部分對文言文學習有自發興趣。目前普遍存在學生學習文言文多數是為了應付考試,主動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和積極性不高。
文言文教學以誦讀為主,但是在農村學生的文言文閱讀水平低,多數借助教材輔助資料和工具,很少形成自我閱讀和學習的習慣。文言文課外閱讀量不足,影響學生文言文詞匯量的積累,大大削弱了學生文言文讀寫能力。
通過調查得知目前高中文言文教學,學生學習效果不高,學習質量差。多數學生希望老師教學能夠有所改變,希望教學能夠有趣充滿活力。
2、教師教學觀念和方法。農村高中文言文教學不夠理想,多數老師都是選擇填鴨式教學,以應付高考為目的,很少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總體來說高中文言文教學呈現以老師為中心的教學觀念。同時由于農村教學資源有限,老師很少結合多媒體資源和網絡信息進行教學,對于教材的備課也是照本宣科,沒有創新意識。
從教師對高中文言文教學觀念出發發現大多數老師認為高中文言文農村學習價值不高,不重視文言文教學,這種觀念直接影響了農村高中文言文教學。
教學中普遍出現以考試為教學目的,形成應試教育,忽視了學生素質教育。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多以背誦,淺顯釋義為主,沒有帶領學生進行深入學習,領略文言文真正的內涵和奧義。
農村高中文言文教師普遍自身素質不高,專業基礎弱,并且沒有形成自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的觀念。同時由于農村多數學校教學資源差,因此教師進行教學條件受限,困難重重。教師自身素質低,很難對文言文教學進行課程設計,課外啟發,多方面調動學生自主學習。
3、文言文教材。通過相關調查發現,目前高中文言文教材許多學生認為選取的文言文難度偏大,很多學生覺得文言文太難了,因此高中文言文教材的內容選取有必要進行改進,以適應高中文言文教學現狀,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文言文。
二、農村高中文言文教學建議
1、立足農村教學現狀,改進教師教學理念。在農村高中文言文教學的實際情況中,不能一味的生搬硬套課標的規定,這樣非但對學生的學習發展不利,也對文言文教學帶來不好影響。根據農村高中學生實際情況出發,目前教師應該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質。針對農村高考升學率不高的事實,教學觀念可以立足于注重傳統文化底蘊的傳承,輕背誦記憶,重理解內涵感悟文言文的傳統文化精神。從農村高中學生樸素的生活環境出發,力求拓寬學生思想深度,提高學生文化素養為目標,在此基礎上可以適當的進行了課內外文言文閱讀啟迪,實現提高學生閱讀量和閱讀能力的教學目標[2]。
教學觀念的轉變才能推動教學課程的改良,農村陳舊教學觀念比較嚴重,有改良的空間。因此這方面對教師的要求更有重要意義。
而從教師自身的素養來說,由于農村教學相對弱于城市,教師專業水平和知識積累各方面也相對落后。除了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外,教師內審,對自身素質的追求也對農村教學起到很大影響。因此,教師應該提高自身審美情趣,對知識追求應該進一步提高,用自身行為帶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對知識的追求,教學水平的專研都能有助于農村高中文言文教學質量的提高。
2、農村高中文言文教學資源改進。在當代知識學習過程中,必須摒棄過去陳腐觀念,學習是一個靈活過程,注重創造學生學習的環境提供給學生更多學習資源,而不是以老師為主對學生進行填鴨式教學。高中文言文教材可以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個性化改良。不是根據教材而進行教學,不是遵循課程目標完成任務般進行教學,而是真正以學生學習,激發學習興趣為目標。
對于高中文言文課內教材內容,可以根據高一到高三三年進行適當改良,因循利導,循循善誘,使得學生樂于學習,逐步學到知識。高一設置專題閱讀,激發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并且考慮到初中教材的內容,把學生學習興趣引入文言文世界。高二逐步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文言文。
3、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對于教材的改良,在實際教學中能夠很好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以上兩點的基礎上,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還可以對學生閱讀內容進行大膽選取。針對農村教學,選取與農村生活貼近的比如莊子,陶淵明,這樣的文學作品。同時從開闊學生視野出發,選取一些涉及軍事,發明創造,農業這些相關聯的文言文作品。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進行實時調整,從學生學習閱讀的角度出發,進行構建農村文言文閱讀內容,并且可以進行適當教材設計,教學方案改良。
除了在閱讀內容上選取關聯性趣味性,生動故事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外,還應該灌輸學生正確的學習觀,對于學習文言文的價值應該樹立正確的觀念。文言文是古代文化傳承,能夠很好的提高個人修養,而不只是應對高考這么簡單。在文言文翻譯上,除了教導學生掌握一定翻譯技巧外,更重要的是鼓勵學生進行文言文寫作,感受古人寫作的價值,培養學習和鑒賞文言文的能力激發學生探尋文言文文章背后代表的文化和意義[3]。
三、結語
以上是關于農村高中文言文教學現狀以及對策的一些思考和建議,旨在提供一些方法讓教師能夠在真正教學中得到一些啟發和指導。目前推動農村高中文言文教學改革,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必須面對和完成的教學任務。只有結合實際,分析教學現狀,認真改良,才能真正做到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 倪文錦,歐陽汝穎.語文教育展望[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 譚霞.文言文教學改革注重點芻議[J].時代報告(下半月),2012(3):257.
[3] 秦訓剛.新課程語文教學論[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