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毅
摘 要:企業工會是企業職工與黨之間溝通的橋梁,新形態下企業工會工作要想高效落實,必須理清工作思路,積極應對存在的問題。本文首先介紹了企業工會的概念,分析了企業工會工作的意義,而后對新形態下企業工作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最后提出了一些加強、改進企業工會工作的措施,以期為新形態下企業工會工作的開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新形態 企業工會工作 存在問題 改進措施
1企業工會及工會工作意義
企業工會是我國總工會的基層組織,代表企業職工、工會會員的合法權益,并具有維護其合法權益的作用。企業工會工作的展開能為企業的穩健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做好企業工會工作,不僅能切實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還能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端正員工工作態度,進而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完善的企業工會能為企業職工、工會會員的合法權益提供保障。近年來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使得企業的管理機制、管理理念都產生了不可忽視的變化,在這種新形態下企業工會需要勇于面對新的挑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增強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與時俱進。企業應深入研究分析工會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制定科學合理、切實有效的措施,充分發揮工會工作對企業發展的推動作用。
2新形態下企業工會工作存在的問題
企業的深入改革促進了企業內部資源的充足,也推動了企業管理制度、管理理念的改變,在這一變化過程中,企業工會工作不可避免的會遇到一些問題。表1概括了新形態下企業工會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具體表現。
工會的地位沒有被正視是新形態下企業工會工作加強存在的一大阻礙。有許多企業在改革過程中都沒有對工會工作形成正確的認識,沒有充分意識到工會工作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沒有正視工會在企業中的地位,導致工會無法有效參與企業決策。工會在企業的相關方案無法提前告知職工代表,企業職工的問題也通常都是以行政干預的方式解決的,導致企業職工對工會工作失去信任,對工會工作的有效性產生懷疑。同時,工會工作中的行政干預也導致工會的監督權無法得到切實執行。工會無法采取措施有效監督與企業職工、工會員工切身利益有關的問題,許多企業的考核標準、年薪標準等與企業職工有關的制度等都不接受群眾監督,導致職工對工會的作用和價值產生質疑。
企業工會工作還存在的一大問題是工會工作的作用不能被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的主席通常是黨委任命的,工會領導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附于行政權力的,這導致工會權利的行使,職責的履行不到位,作用不能充分被發揮出來。同時,許多企業的工會干部兼具多個職位,不能專注于一方面的工作,導致出現應付工作的現象,工會的作用無法得到充分發揮。
企業工會工作開展支持力度不足將是新形態下企業工會工作加強、改進面臨的巨大挑戰。首先,企業行政對工會工作支持力度不足,工會人員配備無法滿足規定要求,工會經費也不能得到及時發放,這嚴重影響了工會工作的展開。其次,國內許多企業規模小、職工少,沒有工會經費,不存在工會維權一說。再次,大多數的企業都更重視引進技術以及人才,在技術人才、管理人才方面的投資更多,普通職工希望通過工會得到企業的補助,這是的工會出于兩難境界,無法得到上級支持,也不被普通職工理解。
3新形態下企業工會工作加強、改進措施
根據企業工會工作在新形態下存在的阻礙和問題,筆者提出了一些加強、改進工會工作的措施,如表2所示。
首先,應不斷提高工會干部的素質。工會干部應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質,以便做好工會工作。工會干部應不斷學習先進的、創新的工作方法,牢固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增強工作能力。同時,工會干部應深入員工的工作和生活,明確員工關注的問題,為員工的合法權益提供有力的保障。工會干部還應擺正位置,以正確的心態對待工作,服務員工,為員工解決問題。
其次,工會工作思路應不斷更新。新形態下工會工作應以企業文化建設為基礎,以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為核心。工會工作應積極建設企業文化,使企業文化深入員工心理。同時,工會工作應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從員工的角度思考問題,積極解決員工真正關注的問題,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
再次,完善工會工作制度。工會應不斷完善民主制度和維權制度,將群眾意見及時上傳給黨委,將黨委的決策、理念傳遞給群眾,使黨的決策能得到落實、執行,也使員工的切身利益能得到維護和保障。最后,創新工作方法,發揮工會職能。工會應更新工作模式,正確定位工會的位置,充分發揮工會工作的價值。
4小結
新形態下工會工作必須與時俱進才能真正發揮其價值和作用。企業工會應積極分析、深入研究其工作面臨的問題,根據時代背景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以有效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工會工作價值。提高干部素質,更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制度,創新工作方法,是新形態下改進工會工作的有效措施。
參考文獻:
[1] 張紅梅.論新形勢下工會工作與企業發展[J].技術與市場,2015,(7):324-324.
[2] 張軍.關于工會管理創新工作的研究與探討[J].企業文化(下旬刊),2016,(8):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