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晨
【內容摘要】隨著《南京市中小學生才藝拓展計劃》的開展,江寧區青奧體育、藝術、“2+2”行動計劃在我區各校的深入實施。定向越野作為一項體育特色,可以提高速度、耐力、柔韌性、力量、靈敏性等身體素質,本文綜述了體育教育領域的定向越野研究進展,發現定向越野有利于智力發展的運動項目,可以作為大腦的“調節劑”,對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以及個人能力的全方位提升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這些研究成果提示:定向越在學校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刻不容緩,應加強和改善體育教育實踐,更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定向越野 中學 體育課堂的教學 意義
一、當代體育課程教學的一種趨勢
定向運動是一種借助地圖和指南針,按照規定的方向,自己選擇行進路線到訪各個點標的體力與智力相結合的戶外運動。不但能夠鍛煉身體強健體魄,而且能夠培養人積極思考,獨立解決所遇到困難的能力,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利用學校園及周邊環境開展教學及業余訓練,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緩解學生對于利用中長跑手段練習耐力素質的抵觸情結,還能豐富教學手段,優化教學方式。定向運動作為中學體育課程內容是實現中學體育課程目標的有效手段之一,豐富和完善了我國學校體育課程體系,符合現代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
二、解決兩個問題
1.我校是一所農村初級中學,師資力量、體育器材、運動場地等設施相對比較薄弱,幾個班同時上課對學校的器材,場地是一種考驗,更是對教師的一種考驗,怎樣在器材場地缺乏的情況下正常開展體育課堂教學,使學生快樂的上好體育課,并獲得鍛煉的機會?定向越野這個項目能夠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它需要的只是一紙地圖和一個指北針,而且地圖還可以用國家基本地形圖只需要用幾個簡單標志作為學生要尋找的點,而場地更是沒有限制,只要有圖紙,孩子們就能動起來。
2.定向運動作為一種新型的運動項目進入校園大大吸引了學生們注意。定向運動所完成的距離可長可短,路線可易可難,取決于教師的設計。定向運動不僅能夠解決傳統教學模式下耐力素質的訓練方法手段的枯燥無味的問題,還能夠提高了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對于學生來說,最怕進行的就是耐力跑,在傳統的體育教學過程中耐力素質這方面,我們無非是采取,計時跑、計圈跑、變速跑等等。這些手段方法非常的枯燥無味,在練習的時候學生們怨聲載道,在測試時有很大一部分人都不能盡全力完成,甚至有消極對待測試乃至放棄測試。
三、突出三大亮點
1.定向運動突出教師關愛每一個孩子的心
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利用校園定向區分每一個孩子,關注每一個孩子,這是一門奇妙的藝術!首先作為教師,我們要了解每一個孩子的基本運動能力,其次作為我們體育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將每一個孩子的特點印在腦海里,通過路線的制定,標志物周圍環境的提示等來區分每一個孩子所對應的的圖紙,這樣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就不會出現因學生個人能力問題完成不了或過慢的完成練習任務而使大部分學生荒廢寶貴的時間來等待,也給了學生一個充分平等自由的心理環境。
2.定向運動幫助孩子找回自信彰顯人格魅力
定向運動在我們老師的“操控”下可以使每個孩子跑動的過程不一樣,但結果卻是可以相近甚至相同,使原本運動能力一般的學生和運動能力強的學生“平等”的站在一起,使學困生不再是學困生,因為他們也能按時按量完成任務,這樣的課堂肯定不會再見到因為跑不過別的同學而郁郁寡歡的學生,他們的自信心也會一點一點的找回來,他們也能大聲的說出“我行!我可以!”學生在運動中遇到問題,只能自己獨立的解決,不能依靠別人,因為每個人的圖紙是不一樣的,那么他們的路線也就不一樣,他只有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克服困難沖向終點,從而自信倍增。
3.定向運動提高學生獨立自主能力,培養探究創新意識
在定向運動過程中,每個學生的圖紙可以是不同的,這樣他們的所尋找的點標也不同,路線就更不相同了,即使是同一張圖紙,不同的學生拿到圖,對于路線的選擇也會有自己的方法,其結果肯定也不相同,這就要求學生在運動過程中不斷的總結自己的經驗,發揮想象,獨立思考,不斷創新,做出合理的選擇,跑出最優路線。提高學生獨立自主能力,培養探究創新意識。所以中學生參加定向運動可以培養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的精神。我校開展將成為一大亮點。
結語
定向越野能夠提高學生的耐力素質,采用校園定向的練習手段,提高學生的興趣,緩解學生對于利用中長跑手段練習耐力素質的抵觸情結。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堅持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個性的發展,讓學生們能快快樂樂的上好每一節體育課。所以說,在我校將定向越野作為“2+2”行動計劃中我校的一項體育特色的條件下,定向運動走進課堂符合新世紀教育思想的主旋律,它在中學中的開展將為體育教學注入新的活力,為體育課程改革的發展開拓更加廣闊的前景。
【參考文獻】
[1] 王翔、彭萬輝、張新安 等. 定向運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徐奕宏. 校園定向運動教學之研究[J].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4.
[3] 姜麗 等. 高校開展“野外生存生活訓練”課程的意義[J].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4.
[4] 何曉知. 定向運動的歷史回顧與未來展望[J]. 體育學刊,2001.
[5] 趙承磊. 普通高校定向運動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J]. 體育師友,2007(5).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淳化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