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蘭英
[摘要]目的 探討改進心血管內科病房醫護聯合查房方式對護理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6~12月收治的采用現有查房模式進行查房的1077例患者作為對照組,選取2016年1~6月收治的以醫護聯合查房方式進行查房的1179例患者作為觀察組。觀察兩組護理人員工作質量評分、患者的滿意度、醫生的滿意度、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護理人員對患者的診療信息掌握、護理操作信息、護理人員專業知識水平、級別護理措施落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醫生的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發錯藥物、護理文書書寫錯誤、護理操作失誤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血管內科病房應用醫護聯合查房方式,可以提高護理工作質量和醫患滿意度,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改進;心血管內科病房;醫護聯合查房;護理質量;影響
[中圖分類號] R473.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09(b)-0154-03
The influence of nursing quality by improvement the method of combined doctors and nurses check the wards in cardiology department
LIANG Lan-ying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Yunfu People′s Hospital,Guangdong Province,Yunfu 5273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nursing quality by improvement the method of combined doctors and nurses check the wards in cardiology department.Methods A total of 1077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by our hospital from June to December 2015 were treated as control group,a total of 1179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of the method of combined doctors and nurses check the wards form January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workmanship score,satisfaction of patients,satisfaction of doctors,nursing adverse events rate of two group were detected.Results The diagnostic information mastery,nursing operation information,professional knowledge level of nursing personnel,level care implementation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and doctor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given wrong medicine,error in nursing clerical writing,nursing error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The method of combined doctors and nurses check the wards in cardiovascular department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work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doctors and patients,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and deserve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Improvement;Cardiology department;The method of combined doctors and nurses check the wards;Nursing quality;Influence
醫生、護士的查房工作模式是一個醫院整體管理水平的體現,醫護人員巡查病房可以及時掌握患者臨床癥狀、病情好轉、生命體征和臨床用藥情況,發現患者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避免一些異常和隱患的發生,給予有效的救治措施,幫助患者脫離病痛,遠離生命威脅,更好更快的康復[1-2]。本研究通過對我院心血管內科病房查房情況進行分析,探討改進心血管內科病房醫護聯合查房方式對護理質量的影響,考察在心血管內科實施醫護聯合查房方式對護理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endprint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針對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的查房模式情況進行考察,心血管內科病房護理人員共計22人,主任護師2人,副主任護師2人,主管護師1人,護師8人,護士9人;科室配有10臺床邊心電監護儀,2臺呼吸機,2臺心電圖機,2臺除顫儀。以2015年6~12月采用現有模式進行查房作為對照組,共1077例,男614例,女463例;年齡59~80歲,平均年齡(70.3±6.9)歲;原發?。汗谛牟?34人,心肌梗死支架植入術91人,高血壓病126人,心臟瓣膜病67例,心律失常43例,其他241例。2016年1~6月實施醫護聯合查房方式進行查房作為觀察組,共1179例,男685例,女494例;年齡58~81歲,平均年齡(70.9±6.8)歲;原發?。汗谛牟?90例,心肌梗死支架植入術129例,高血壓病135例,心臟瓣膜病67例,心律失常24例,其他234例。兩組查房模式實施過程中,心血管內科人員無任何變動,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根據醫院要求采用常規的現有醫護查房方式。觀察組采用改進心血管內科病房醫護聯合查房方式,具體內容:每天早上,責任護理人員在上班之后先翻閱分管患者的病歷,到病房了解患者前一天病情的變化和可能存在的護理問題,然后帶著針對性的問題聯合醫生進行查房,在查房期間和醫生共同討論患者病情變化,和患者交流病情發展特點,探討進一步的治療計劃,為主管醫生提供建設性的護理規劃和護理措施。在查房期間護理人員和醫生、患者共同討論用藥情況,分級別護理,加強飲食指導。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護理人員工作質量評分情況,主要觀察護理人員對患者的診療信息掌握、護理操作信息、護理人員專業知識水平、級別護理措施落實情況,并進行評價,每項分數0~100分,分數越高,提示護理人員工作質量越高[3-4]。觀察兩組的患者滿意度、醫生滿意度情況,分別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患者和醫生的護理工作進行滿意度調查,主要包括對每一位患者的基礎護理、護理操作技能、護理人員溝通水平、護理人員專業素質情況進行評價,分數0~100分,>80分為滿意[5-6]。觀察兩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情況,主要包括發錯藥物、護理文書書寫錯誤、護理操作失誤率等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人員工作質量評分情況的比較
觀察組護理人員對患者的診療信息掌握、護理操作信息、護理人員專業知識水平、級別護理措施落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患者滿意度、醫生滿意度情況的比較
觀察組的患者滿意度、醫生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3兩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的比較
觀察組發錯藥物、護理文書書寫錯誤、護理操作失誤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目前隨著醫學知識的普及和醫療服務水平的提高,患者對于醫療護理服務的要求也隨之提高[7-8]。但是醫生和護理人員受到編制和時間限制,滿負荷的工作貫穿著整個醫療服務體系,醫院只有通過不斷深入探討醫護查房的方式和方法,才能提高醫護服務的工作效率,最大限度的適應患者病情康復的要求和保健服務的需求[9-10]。心內科查房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主要是護理人員工作環節較多,交接繁瑣,操作較多,沒有充足的時間去認真查閱患者的病歷,缺乏對患者病情特點的掌握和了解[11-12]。管床的護理人員無法適應性的做好各項護理操作,護理內容不全面、不周密[13-14]。護理人員多屬于從屬地位,不能從專業的角度向醫生提出自己對于患者病情護理的想法,無法正常參與到討論病情、制定臨床治療方案、探討護理相關問題以及制定護理措施中[15-17]。
我國在心內科病房開展的醫護查房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①每天早上醫生、護理組組長和交班護理人員在醫生辦公室內進行集體交班,護士長和護理人員一同在患者的病床前進行逐一交班,護理組組長、護士長和科主任、醫生進行查房,管床的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定時巡視,及時發現問題,進行整改。②護士長、責任護理人員每天和科主任、主管醫生進行查房,責任護理人員要向主管醫生匯報患者一些基本臨床資料和病情變化情況,在聽取了醫生從臨床角度分析問題后,根據醫生要求提出相關的護理操作建議。
本研究通過探討改進心血管內科病房醫護聯合查房的應用情況,分析醫護聯合查房方式是否可以提高臨床護理工作質量,是否可以為患者提供高質量、高效率、高滿意度的服務。結果提示,觀察組護理人員對患者的診療信息掌握、護理操作信息、護理人員專業知識水平、級別護理措施落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醫生的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發錯藥物、護理文書書寫錯誤、護理操作失誤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醫護聯合查房方式可以提高護士的主動學習性,為患者提供適宜的護理措施,優化醫護查房流程,既能落實本院查房規章制度,又能提高醫務人員工作效率和質量,達到醫護配合默契,共同為患者康復出謀獻策,真正為患者提供“優質、高效、滿意、放心”的服務。同時也提示,醫護聯合查房方式,可以提高護理人員的病情觀察能力,制定完整護理方案,互相督促護理措施落實,加強醫護患三者的溝通,提高患者、醫生對護理人員滿意度,進一步融洽醫護患三者關系。
綜上所述,改進心血管內科病房醫護聯合查房方式,可以提高護理工作質量和醫患滿意度,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endprint
[參考文獻]
[1]鐘群興,陳春鳳,范文華,等.醫護聯合查房在老年科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0):93-94.
[2]程木帶,林秋煒,陳婉文.醫護聯合查房的臨床實踐及體會[J].護理學報,2015,22(8):12-14.
[3]林梅,岳佳萌,孟怡,等.醫護聯合床邊查房在臨床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心肺血管病雜志,2014,33(3):429-432.
[4]吳婉梅,蘇小燕,徐蓮芳.醫護聯合查房對哮喘患兒主要照顧者疾病認知水平的影響[J].現代臨床護理,2015,14(5):69-71.
[5]尹玲,陳先紅,饒小英,等.醫護聯合查房對提高護理滿意度的作用[J].中國醫藥科學,2015,5(11):96-98.
[6]張玉萍,周紅燁.醫護聯合查房在神經內科病房應用的護理效應[J].護理管理雜志,2016,16(5):379-380.
[7]李小莉,陳勇,張昌碧,等.醫護聯合查房對膿毒性休克患者預后影響的臨床研究[J].重慶醫學,2015,44(16):2208-2211.
[8]楊曉梅,饒娟,趙娜.醫護聯合查房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6):114-116.
[9]潘桂瓊,梁梅英.醫護聯合查房的實踐及效果[J].現代臨床護理,2014,13(5):63-66.
[10]程木帶,林秋煒,陳婉文.醫護聯合查房的臨床實踐及體會[J].護理學報,2015,22(8):12-14.
[11]胡玲.外科個案查房中應用多專業醫護聯合查房的效果[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3(2):145-147.
[12]嚴世英,林明霞.醫護聯合查房在經尿道前列腺電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14):138-139.
[13]卞靜霞,鳳玨,樓建華,等.合作式醫護工作模式在骨科的實施與效果評價[J].護理學雜志,2012,27(24):61-63.
[14]王寶玉,鄧燕,朱雅琴,等.醫護聯合查房對護士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影響[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13,11(6):708-709.
[15]楚衛昕,郭建,趙穎.醫護聯合查房在三甲評審中對提高護士整體素質的效果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 34(14):2170-2171.
[16]李育玲,李麗紅,張利,等.醫護協作一體化模式在推進責任制整體護理中的探討[J].中國護理研究,2013,27(6):1625-1626.
[17]Ellison AM,Kotelchuck M,Bauchner H.Standard precautions in the pediatric emergency department:knowledge,attitudes,and behaviors of pediatric and emergency medicine residents[J].Pediatr Emerg care,2007,23(12):877-880.
(收稿日期:2017-07-05 本文編輯:孟慶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