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慧
【內容摘要】在新課標的指導下,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對于教師們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們要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盡量的減少學生們的作業負擔,同時還要確保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和水平也有穩定的提升。因此,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課堂要兼顧物理知識的傳授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經驗的積累,讓學生們對物理學科的學習更加感興趣,更有熱情,能夠有效地提升自我。
【關鍵詞】高中物理 學習熱情 策略
在新課標改革過后,高中階段的物理課程要順應社會教學形式的改革發展以及社會需要,由此,需要提出新的物理教學的新理念,這對于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以及學生們未來的發展意義十分重大。因此,我們要追隨新課標的步伐,讓教師們從單純的知識傳遞者像研究者進行轉變,變為反思者和創新課堂的改革者。本文就這一問題,為廣大高中階段物理教師們提供了一些參考的教學策略。
一、清楚認識物理教學,尋找激發學生熱情的契合點
在高中階段的物理課程標準實施過后,高中物理的課程設置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物理教材從過去追求重難點的特點轉變為加強與學生生活、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緊密相連的教材特點。首先,教師們要強調從一些簡單的生活現象中探求物理知識,再通過這樣貼近生活的物理知識練習社會生活實際。例如,物理教材的每一章節的導語,都是從生活實際內容出發,努力做到淺顯易懂、幽默風趣的幫助學生們走進課堂,讓學生們能夠在較為輕松的課堂氛圍中開展物理學科的學習。這樣貼近生活的物理導入能夠有效的調動起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而在之后具體的學習過程中,這些學習內容又往往都有較高的概括性,能夠做到輕松的幫助學生們思考深度問題,幫助學生們關注生活中的一些細節,思考生活中的物理問題。其次,可以將基礎物理知識作為學生們物理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過渡,讓學生們體會物理學習中的重點難點,通過分析教材,感受物理學科的科學和嚴謹。從物理教材的設計者角度思考,物理學科的教學在學生們自我發現、自我能力提升等方面都有著密切的關注,并且著重于提高學生們的實驗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通過動手實踐獲得學習樂趣的能力。
因此,在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們要深度剖析教材,找到切入教學主題與學生們思想銜接的契合點,引導學生們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物理知識,探究物理知識點背后的原理和形成過程,以此鍛煉學生們依靠自己能力獲取物理學科知識的自學能力。
二、構建課堂教學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新課標的核心理念質疑就是給學生們帶來減負增效的教學效果,這就意味著課堂中的教學質量使十分重要的,要避免那些不能調動學生們學習熱情的“滿堂灌”、“放羊”式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方法往往只注重教學內容的額灌輸,而非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熱情,鍛煉學生們的物理學習能力。
因此,教師們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應該采取能夠釋放學生們學習主動性、積極性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自己生產問題。首先,教師們應該做到鼓勵學生們進行大膽的提問,學生們能夠提出問題,說明他們在這一過程中都進行了思考。因此,不管學生們的問題是在課上還是課下,教師們都應該鼓勵學生們大膽的提出來。例如,在《向心加速度》這一教學內容中,教師們可以通過地球繞太陽旋轉的動畫刺激學生們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通過側面的引導讓學生們提出,為什么月亮能夠保持一定的速度圍繞地球運行而不是落下或是飛遠呢?學生們的這些問題都是與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息息相關的問題,對于教師們開展教學,啟發學生們活躍思維有著十分明顯的作用。
三、融入合適物理學史,積極培養學生創造的獨特性
著名的英國哲學家培根曾經說過,學習歷史可以使人變得更加明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們也可以遵循這一點,合理恰當的引入一些物理學歷史,運用歷史事件中的歡樂、困惑、激動以及哲理等感染學生們,讓學生們也帶著這樣的情感去學習這些物理學家們研究出的物理事件。
例如,在講解《牛頓第一定律》的時候,教師們可以通過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再到意大利的伽利略、英國的牛頓等等,遵循著偉大物理學家的研究歷程,一起去再度探索,以此促進學生們對于這一知識點的理解。再比如,教師們在講解《電磁學》時,有許多電生磁、磁生電等相關的繞口定律,教師們可以通過在網上搜集一些庫倫、安培、法拉第、奧斯特等電磁學研究者的事跡,幫助學生們更好的記憶。當然,教師們也可以把這一任務布置給學生們,讓每一組學生搜集一個物理學家的成就和事跡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能夠很快的將學生們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吸取古今中外物理學家對于物理學科的學習精神,以促進學生們在未來物理學科中的學習激情和動力。
總之,在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課堂中,教師們必須要讓學生們提起學習興趣,產生對于物理學科的學習熱情,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物理學科的學習過程中,找到教材與教學之間的契合點,多多鼓勵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和日常生活中思考與物理知識相關的問題,培養積極靈活的思維能力,實現高效的高中物理教學課堂。
(作者單位:江蘇省泗陽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