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芮
合理的表揚與批評幼兒是一門藝術,作為一名合格的老師或家長應做到合理有效的表揚與批評。這有利于幼兒變得優秀,有責任心,自信心,自尊心和積極向上的進取心,養成善于思考,有耐心,有愛心,團結合作的良好品質。以下本文將就這個問題具體分析。
一、適當的表揚與批評對幼兒健康成長的促進作用
(一)提升幼兒的心理健康素質
合理有效的表揚幼兒能更好的培養幼兒的性格、能力,做到好上加好。并使其保持非常好的狀態和心態,做什么事情都沒有負擔,輕裝上陣;做什么事情都會自信、樂觀。而科學的批評幼兒,能讓幼兒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和不足,并利于改正,不會一錯再錯,并因此受益匪淺。
(二)促進幼兒對知識的吸收效果
在小朋友學習新事物地過程中,對其進行合理的表揚與批評,可以令孩子對實踐及知識內容記憶加深,從而提高幼兒對知識的吸收效果。當學習知識表現突出被夸獎,孩子會記住那份被夸獎時的內心喜悅滋味,爭取下次依然表現優異。
(三)建立積極正面的人際交往習慣
家長及教師采取適度的表揚及批評政策,可以引導孩子如何正確的與身邊的同齡人進行交往、溝通。孩子知道了如何尊重他人,如何與他人建立其良好的交往溝通模式。
(四)增強幼兒建立是非曲直的觀念
孩子在行為過程中,如果出現了契合道德觀念及品德高尚的行為,家長及教師要適當的予以鼓勵表揚,使孩子認識到這樣做是契合正確價值觀的。如果幼兒出于天真無邪而出現了部分錯誤的、有違正確道德觀念的行為。要通過及時的批評指出孩子的錯失,讓他們認識到這樣做是不應該的,是不對的。
二、對幼兒實施合理有效的表揚策略
(一)選擇恰當的表揚方式
1.提前介入表揚,引導正確行為
孩子有作出正確行為的意識或者準備做某件好事的時候,一定要采取及時的提前表揚,鼓勵孩子繼續堅持下去,將好事做完。然后再在好事完成后進行一次整體的鼓勵性表揚。只有采取提前表揚什么樣的行為才值得支持與鼓勵。
2.肢體語言表揚,適應身心發展
在與幼兒的溝通過程里,家長及教師要通過積極的配合肢體語言向孩子充分表達出你對于孩子的正確行為是很高興的。讓孩子意識到是因為他/她做出了正確的行為,使得你很高興,以促使孩子接受家長及教師的意見。
3.公開場合表揚,加深正確認知
公開場合的表揚也會給孩子帶來更強的自信心,孩子會以自己為傲,加倍地提升自己的人格來鞏固這種自信與驕傲。因此如果幼兒做了一件對很多人都有益的正確行為,那么家長及教師要不吝惜的對幼兒進行公開的表揚。
(二)選擇恰當的表揚策略
1.及時表揚,提高認可度
表揚要及時具體。只有及時的關注到孩子的正確行為,并具體的指出其之所以得到表揚的行為原因,這樣才能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是被關注的,進而對被表揚的具體行為模式產生深刻的印象,日后繼續遵循該模式行事。
2.創新表揚,堅持正確人生觀
表揚要采取有創新意識的表揚方式。特別是在形式,要與時俱進,保持適度的創新,促進老師對孩子的吸引力,并因此記住被表揚的原因。
3.適度表揚,發揮實際功效
過度的表揚會使得孩子狂妄自大,過高的評估自己的存在價值,甚至目中無人,經不起批評,經不起挫折與失敗。因此采取表揚策略一定要適度且及時,才能真正發揮出其應有的功效。
4.表揚要有目的性方向性
在實施表揚時,要令孩子感受到家長及教師對其正確行為的引導,從而使孩子主動的參與到自律的行為行列之中。表揚的有理有據,孩子才能充分的理解到家長及教師表揚行為的真正內涵,而不會誤讀或者誤解這些表揚的真實用意。
5.表揚要注意細節
當家長或教師對幼兒進行表揚時,要充分的將細節把握好,選擇好表揚的方式、時機以及表揚的程度,并隨時觀察孩子在接受表揚時的反應,判斷表揚效果有沒有達到,或者是否下次需要調整表揚的策略,以進一步引導孩子行為及認知模式的進步。
三、對幼兒實施合理有效的批評策略
(一)選擇恰當的批評方式
1.溫柔示戒,建立是非觀
家長及教師在針對幼兒錯誤行為進行批評時,必須首先溫柔示戒,用實際行為向幼兒表達出他/她做錯事了,需要被懲戒這一意思。
2.制定規則,接受批評
對幼兒的批評可以采取制定一定的批評及懲治規則的模式來規范孩子的行為。但是制定的這些規則孩子必須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是能夠準確衡量的。這樣更容易讓幼兒理解與接受,并深刻記住哪些行為是不能做的。
3.隔離反思,不斷自律
當孩子犯了比較嚴重的錯誤,則可以采取隔離反思的方式,打破孩子固有的生存環境,讓他們暫時遠離愛與關注。這樣孩子會瞬間感受到反差,從而深刻的記住這種不好的經歷與印象。注意提防千萬不再犯。
4.采用家務勞動做為懲戒方式
通過引導孩子進行家務勞動,可以讓孩子從小養成勤勞務實的良好習慣。幼兒的承受能力有限,當安排一些他們承受能力范圍外的家務時,孩子一定會印象深刻。在過度的勞累中一定會深刻的反思,提醒自己以后不再犯錯。
(二)選擇恰當的批評策略
1.及時批評,引起重視
針對幼兒錯誤行為的批評一定要及時具體,幼兒才能在第一時間接收到家長及教師的意見,進而對問題足夠重視,記憶足夠深刻。
2.適度批評,保持自信空間
批評一定要分清輕重,適度批評,同時在批評過后采取必要的心理輔導,引導孩子走出被批評的心理黯淡,及時糾正過失,建立新的自信心。否則會嚴重損害到孩子的自信心,使其無法繼續在同齡人中建立起必要的生存自信空間。
3.批評要事先告知后果
在適當的批評準則模式下,提前滲透讓孩子意識到行為的后果。提醒過之后,如果孩子再犯,那么就采取嚴厲的批評,這樣孩子也不會覺得突然,或者不能接受。
4.批評要對事不對人
針對幼兒的批評一定要做到對事不對人。讓孩子也意識到,自己是因為做錯事被批評了,而不是因為自己無能才被批評。在不損害孩子自信心前提下實施批評才能引導孩子構建正確的行為模式。
四、結語
一個好的教師或是家長,不僅要把知識傳遞給幼兒,也要關注幼兒的身心發展,注重性格的培養。批評和表揚幼兒的藝術在于尊重、信任與理解。每一個幼兒都是獨特的,不管怎樣教育幼兒,都要采取科學的態度,因人而異,因事而異。這樣才會真正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