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金全
“班主任”是天底下之“小”而作用之“廣”的主任。雖然整天和小朋友們在一起,但是直接會影響他和她們以一生。為此,作為一名不說優秀而只能說合格的班主任 ,至基本的理念:班主任工作都是為了學校工作和班級工作進行。以及學生良好習慣“仁性化”培養,須從“德、能、勤、績”中從小開道。關心、愛護學生,世界上的愛各種各樣,而班主任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復雜而高尚的精神境界,這種愛是由班主任老師的智慧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種高尚的教學情操。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最重要的是愛學生。只有愛學生,才能打開學生們的心扉,取得他們的信任,才能更好地了解學生們的心理及學習,了解在課堂上了解不到的東西,從而展開針對性教育。 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充分發揮其自身的表率作用。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到學生們的身心健康發展。在工作中,班主任要愛崗敬業,嚴守職業道德,“以愛潤其心,以言導其行”,即用愛心去滋潤學生,用話語去感化學生,激發學生前進的動力,使學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要求學生做到做好的,班主任必須率先做好。從而形成良好的班風;加強班干部管理,明確班干部的責任與義務,充分信任他們,強調用智慧管理班級。即既要給班干部一定的管理空間,也不能完全放手,適時給予他們一些建議與指導。通過學生的自治自理,提高班級各方面工作的進展。 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激勵” 班主任工作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教育實踐證明,激發學生良好的心理動機,調動其積極性和創造熱情,離不開行之有效的情感激勵。現在的學生思想活躍,情感豐富,知識面廣,班主任在開展教育工作時,應體現以“關心、理解、尊重、信任”為主要表現形式的情感因素,并以此激發學生的責任意識,努力學習,為實現共同目標而奮斗。
一、全面關心學生,體現“主觀能動、結合實施”
關心,是情感激勵的首要因素。班主任應當時時處處,為學生著想,對待學生的困難,盡力幫助,對待學生的憂思,熱情化解,真切的關心他們體貼他們,這樣必然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親情,人間的溫暖,從而激發強烈的親情感。同時,在關心的過程中,應體現“主觀能動,結合實施”原則,既關心學生學習、生活過程中的實際問題,盡可能地幫助他們排憂解難,又要啟發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樹立遠大理想,在關心、幫助學生的同時,引導他們看到自身在班級體中的地位和責任,在學習、活動中,自覺擺在主人翁的地位,積極、主動的參與思考,獨立的、有主觀的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在學期末的先進個人競選中,總是會有失敗者,在面對失敗的孩子,我更多了一份關注,更多了一份鼓勵與寬慰。
二、理解學生,體現“拓寬渠道、雙向溝通”
教育心理學表明,理解可以給人以友善,經人以安慰,給人以鼓舞,給人以心理上的平衡。青少年學生,生理、心理發展尚未成熟,對理解的需求顯得極為強烈。因此,班主任要:相互信任,在坦誠相見中求理解,玉主任要想真正理解學生,必須信任學生,以誠相待,虛心聽取學生意見,收集學生反映,注意學生的一言一行,用坦誠架設理解的橋梁;主動接觸,在細心觀察中求理解,班主任處于主導地位,主動的、努力的創造與學生心理溝通的條件擴大與學生的接觸面,既能增強相互間的聯系,又能在細心觀察中了解學生所想、從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把握學生的心理活動,增進雙方理解;充分尊重,在平等相待中求理解,教育者和學生相互尊重,互相平等,學生才能話好講,有言敢發。因此,班主任必須放下架子,平易近人,循循善誘,縮小雙方間的心理差距,創造良好的溝通氛圍,才能求得真誠的理解。
三、尊重學生,體現“因人制宜,有疏有教”
充分尊重學生既可密切聯系師生感情,又是可煥發學生創造熱情,激發奮發向上,銳意進取心理。但是,現在的學生知識面寬,思想活,對人生、思想、前途、事業、社會等,都有所思考,在考慮過程中,對什么是尊重也存有錯誤認識,若是對他們的設計,不管理正確與否,都全盤接受;對他們作為,不管是否得體,都鼓掌喝彩,逢迎遷就,扣之任之樣必然會導致學生錯誤思想的蔓。真正的尊重,應當體現“ 因人制宜,有疏有教”的原則。首先,既不求全責備,也不一味認同,對學生進去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錯誤、問題和不足,不能,頂真責斤斤計較,但也不能因為要“尊重”學生,對缺點就放棄批評,無原則遷就,而應實事求是,予以恰當合理的評價,并提出收正意見,督其改正,其次,引導學生實事求是,正確地看待自我,不苛求他人對自己盲目尊重,始終保持謙虛態度,以此來博得人們的尊重,再次,既不壓抑思考,又不放任自流,學生敢想敢為,勇于探索,是件好事,班主任不應濫加壓制,堵塞思路,甚至代替思考,應當因人而宜,予以正確的誘導、教誨,使學生及時修正自己的“藍圖”,紀正自己的行為,努力適應社會的現實要求。
四、信任學生,體現“情理相濟,造就提高”
對學生的志趣、權利、個性予以充分的信任,可以使他們保持歡快的、進取的精神狀態,產生高度負責的責任心理。但要注意對學生的信任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化的簡單器重上,更應關注學生良好品德、意志的磨練,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因此,班主任在充分信任學生的同時,還要做到:一要不失自信心理,正確評價自我。自信,是努力學習、奮發進取的前提。二要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樹立正確的理想和信念.從而加強自身思想品德,能力等方面的修養,不斷完善自我。
總之,班主任工作是一件十分辛勞的工作。有人說:“要給人以陽光,你心中必須擁有太陽。”班主任是教育者、領路人,只要我們的班主任心中擁有太陽,洞悉學生的心理,對學生教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持之以恒,和風細雨,定然潤物無聲。我們的班主任工作就會做得更好,實現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的“教是為了不需要教。”我們的學生就會自尊、自立、自律、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