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銘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青年的優秀品質。
2.抓住描寫青年看魚、畫魚的句子,感悟青年愛魚到了忘我的境界。從而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先游到了心里”的關系。
3.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4.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2.難點:理解“魚游到紙上”和“魚游到心里”的關系。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步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全班齊讀課題《魚游到了紙上》生跟讀
2.你讀了課題心中有什么疑問?
二、課件出示教學目標(老師解說教學目標)
三、新課
(一)全班自由朗讀課文
要求:要求把字讀準,句讀通順。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件出示:這篇課文主要講作者在(玉泉)觀魚時,發現了一位(舉止特別的聾?。┣嗄?,他(看魚)看得非常專心,(畫魚)畫得活靈活現。
(二)品“畫魚”感受“魚游到了紙上”
1.師:青年是怎樣讓魚游到了紙上呢?找出青年畫魚的句子,并用“——”畫出來,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
課件出示句子 。
師:在談感受之前,我們先來解決兩個詞,工筆細描和揮筆速寫。工筆細描:文中指把金魚的每個部位都畫得十分細致。揮筆速寫:在較短時間內勾畫出金魚的輪廓。(課件出示)
2.下面誰來談談自己對這句話的體會?
生:我體會到了青年畫畫很認真。師說:體會到的(一絲不茍)(做事很認真,一點兒也不馬虎。文中指青年畫魚很認真,一點不馬虎。)用一絲不茍來說一句話。
生:我體會到了青年的畫技很高超。師:從哪里體會到他畫魚技術高超的?(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
師:(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在這里把青年畫魚和姑娘繡花進行了比較,突出了青年畫魚的細致)
師:分男女小組讀。女同學一絲不茍的讀工筆細描這個句子,男同學讀揮筆速寫這個句子。
3.真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畫??!怪不得這位小姑娘叫了起來,(課件出示小女孩的話,全班帶著驚奇、贊嘆的語氣讀一讀。)
4.作者是抓住了小女孩的哪方面來進行描寫的呢?(語言描寫)讓我們體會到青年的畫畫得好。這種寫作方法我們今后在習作中也要學會去用。
5.師:小姑娘的這一叫可謂是一石激起了千層浪,圍觀的人紛紛議論著,贊嘆著,(出示課件)想象他們會分別說些什么了?
6.青年聽到我們的贊嘆聲、議論聲了嗎?為什么?生答:沒有。因為他不僅僅是聾啞人,更是因為他已經和魚融為一體了。)用書上的話說就是……
理解融為一體的意思:他專心致志地畫畫,眼中所見,心中所想,筆下所畫的魚,好像和金魚融合在一起,把魚畫活了。
7.師:是啊,此時此刻青年和魚已經融合在一起了,已經到了不知金魚是我,還是我是金魚的境界了)
8.太陽下山了,大家都準備回家了,可他還在那里靜靜地畫,出示:(他似乎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自己。)但他沒有忘記(金魚),他手里所畫的,眼中所見的,心中所想的,都是金魚。你們說他愛魚到了什么境界?用書中的一個詞來形容(忘我)
(三)悟“看魚”感受“魚游到了心里”
1.小組合作交流: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具體描寫了他愛魚愛到忘我的境界的?
2.生匯報。
3、誰再來讀讀這句話,說說從這句話中哪個詞可以感受這個青年的忘我呢?(老是 呆呆地 靜靜地)
“呆呆地”是不是說他在發呆呀?是說看魚看得十分入神,可以看出青年達到了忘我的境界。
“靜靜地”是怎樣地看,(靜下心去看)?!袄鲜恰?是什么意思?能給他換一個詞嗎?說明經常是這樣的,并非是偶然的。
4.師:全班齊讀,想想作者又從哪個方面來描寫青年的?生:(神態)
生:(神態)。
5.師:還可以從哪里可以看出他愛魚到了忘我呢?
生匯報。從中你感受到青年是一個怎樣的人?生匯報。
6.師:一整天就是指從早上到晚上,而且每個星期天都來,如果按一年365天算,那么他觀察了五十來天!這五十來天不管嚴寒酷暑,無論刮風下雨,他從不間斷,我們來想象一下他看魚時的情景,老師來描述情境,同學們把看到的情景讀出來。好嗎?
7.師:孩子們,從春天到夏天,從夏天到秋天,從秋天到冬天,那位青年就是這樣堅持不懈地看魚,記住了(魚的特點),記住了(魚的形象),記住了(魚的動態),所以說魚游到了(心里)(板書:魚游到了心里)
8.由魚游到心里,你能想到一個成語嗎?但老師想起了一位畫家,他是北宋的文與可,他最擅長畫竹子,知道是哪個成語嗎?(胸有成竹)
9.師總結:是的,正因為青年堅持不懈地細心地觀察,正因為青年胸有成竹,才會讓魚游到了他的心里,正因為他讓魚先游到心里,所以才會有了在畫魚時有了魚游到了紙上這種令人驚奇的事情的發生。
(四)小組合作學習
想一想:“游到心里”與“游到紙上”的關系。
1.你能用一個關聯詞把“魚先游到了心里”與“魚游到了紙上”的關系表示出來嗎?因為……所以……
2.師:讓魚游到紙上來的這位青年,他居然是位聾啞人,而且他竟然做到了由心中有魚到紙上游魚。從這個過程我們可以看出他身上具有什么樣的品質?(勤奮、專注、堅持不懈)
四、拓展延伸
1.其實在這個單元學習的課文中具有這樣品質的人還有誰?(羅丹)
2.從這些人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啟發?(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認準目標,然后堅持不懈地去努力)
3.相信大家都記住了聾啞青年勤奮專注的形象,那么作者是怎么把青年寫得如此生動形象的呢?
1)通過細心地觀察。2)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神態、動作來描寫的。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和作者一起認識了這位聾啞青年。了解到他忘我、堅持不懈、專注地看魚、畫魚,先讓魚游到了心里,再讓魚游到了紙上。學完后,你們一定受到了很多啟發。相信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你們一定會以這位青年為榜樣,認真對待每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