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立足課堂教學,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是實施高效課堂建設的核心。高效課堂必須建立在精心備課的基礎上,做到精心選材,精心設計教學程序,精心設計課堂語言,精心組織教學內容。傳統教學我們考慮如何寫好教師的教案,而忽視了學生的學案,在教學實踐中將教師的教案與學生的學案有機的結合才是一堂課成功的前提。備課是上課的前奏,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在備課上狠下功夫,做到“功在課前,效在課內”。而集體備課更能使骨干教師的教學智慧、教學特色輻射到每一個教師,教師能在交流、研討的氛圍中營造出一種交流、合作、研究的氣氛。通過集體備課,使全體教師切實能從中博采眾長,使“一花獨放”引來“萬紫千紅春滿園”,整體上了解教材,提高駕馭教材的能力。同時選擇最科學的教法、學法和程序,能為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做好充分準備。學校為了發揮集體備課的優勢,進一步規范了集體備課制度,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一、集體備課模式的設計流程
學校要求各學科集體備課組要按照“課前同議→個人準備→小組研討→調整完善”的流程,形成“集體研課→主備先行→交流評價→個性修改→實踐反思”的模式。
(一)集體研課
學校規定每周一、二、三、四下午自習全組教師組織說課活動,各學科組提前規定每位教師進行說課的的章節內容,對每節課重點、難點、知識點、問題點、內容的精選、知識的遷移、習題的設置、學法的指導等做出計劃安排,為主備教師提供信息,主備教師說課,全組教師討論,主備教師做好教學信息的收集,為備課做好準備。
(二)主備先行
主備教師在集體研課的基礎上,寫出成功教師的教案與學生的學案,在寫出教師教案與學生學案必須達到以下要求。
1.明確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以課時為單位設計,使學生從中得到指引和激勵。
2.注重學法指導
主備教師要在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環節上提出明確的自學指導,用明確具體的語言,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文本,思考提出的問題,從而掌握本節課的基本知識點以及知識的基本運用。
3.優化課堂設計
按照學習目標,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對課堂教學活動做出科學安排、知識鏈接、新課導入、情景創設、遷移過度、練習設計、活動組織都應精心設計。
4.精心設計問題
要圍繞教學的重點,設計富有啟發性、梯度性、探究性的問題,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
(三)交流評價
主備教師寫好教案后,應立即下發給本組教師,學科組長在教研和學研時,及時組織教師再次進行研討、評價,小組內達成共識,印發給各位教師。
(四)個性修改
任課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再次進行修改,形成自己的個性化教案與學案。
(五)實踐反思
每節課在教后及時總結反思,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二、對學案設計與在教學中的應用體會
“學案導學”是適應新課程改革的一種有效的可操作性強的教學模式,學案教學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關注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成為學習的主體。過去上課時,學生手中只有一本教科書,現在學生可能又多了一本本課外輔導書,教輔讀物太多,又增加了學生的負擔。為了真正有效的提高高效課堂,教師必須在備課中下功夫,給學生每節課提供可以指導學習提高學習效率的學案,我們認為這是今天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關鍵點,我校對學案式教學具體實施如下步驟。
1.出示教學目標,指導學生自學
課前寫好教學目標,上課時出示教學目標,讓學生從總體上知道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和要求。出示學習目標,實質上是給了學生一個課題,使學生自主學習變成了探究學習,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充分體現了探究性學習的特點。揭示學習目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上課開始就明確學習目標,使學生在以后的各個環節里主動圍繞目標探索、追求、有的放矢,減少盲目性,從而提高學習質量。
2.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指導學生自學,課前寫好學習提綱,課堂上通過各種途徑呈現給學生,明確學習的方法,例如,看書是圍繞著思考題看書,獨立找答案,或者是一邊看書一邊與同桌交流討論,解決疑難,明確自學后的要求,即用多長時間,應達到什么要求,屆時如何檢測。學生學習,看誰的自學效果又快又好又準確,學生看書思考等,教師通過察言觀色,了解學生的自學情況,端正學生的自學態度。
3.小組討論,合作互助學習
質疑、發言、兵教兵檢查自學效果,讓后進生回答問題,其他同學練習討論,然后進行全班交流,最大限度的發現學生自學后存在的疑難問題。
4.師生互動,探究學習
學生自由更正,讓他們各抒己見,引導學生討論說出錯誤的原因,更正的道理,引導學生歸納,上升為結論,指導以后的應用。通過學生討論,教師點撥,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最終形成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5.教師講解,學生做好課堂筆記
學生通過自學與檢測自學效果,教師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教師必須通過自己對教材的認識,有的放矢的講解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一個拋磚引玉之舉,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和自己獨特的教學設計,讓學生真正明白這節課的教學目標。
6.課堂訓練與總結點評
布置課堂作業,督促學生獨立完成課堂測試作業,這就是學案中反映的最核心的部分,給學生課堂作業要典型、適度、適量。最后對本節課作出小結與點評,做到鞏固與提高的效果。
7.最后做出拓展延伸練習
對所學知識做出拓展延伸,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開發,創新思維得到訓練,創新精神得到培養,教學中優、中、差都得到了全面的發展。
總之,這種探討研究的思路就是通過楊思教學經驗和縣內各學校對教學改革的嘗試,總結出我校課改實踐中,主要在備課研課中下功夫,寫出成功的教案與學案,做到教有所得,學有所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題海和繁重的課業負擔中,讓學生產生我讀書我快樂的學習理念,開啟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