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遠岫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行,初中生的閱讀受到了更多的關注和重視。但是,受傳統教育方式的影響,學生不具備科學的閱讀方法,也沒有強烈的閱讀興趣,這就使得他們的閱讀效率較為低下。作業是語文教學最為常見的一種學習方式,將作業與學生的閱讀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查找資料、自主描繪和角色扮演等形式,來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閱讀效率,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課外閱讀;作業;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1-014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1.087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布置語文作業時往往會將作者的重點放在問題的解決以及學生知識的強化上,隨著新課標的逐步實施,對學生作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了學生能力的發展上,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要目標,這就為作業在學生閱讀能力和興趣提升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基礎。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豐富作業的形式,通過多樣化的作業設計,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提高學生的閱讀量,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閱讀的樂趣所在,從而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夯實基礎。
一、查一查,增加內存
在對相關課文進行學習之前,教師可以以課前作業的形式讓學生去查找資料,這樣做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進行預習,也能使學生對課文的學習收到更好的效果,在推動課堂教學方面也有著很大的優勢。并且,在無形之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就得到了提高,他們獲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和水平也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例如,我在進行《鄧稼先》這篇文章的教學時,給學生布置了相應的作業,但是作業的形式并不是單純的“讀”和“寫”,而是讓學生通過資料搜集的方式來對該文章進行補充,通過資料的搜集了解鄧稼先的先進事跡,深化對鄧稼先的認識和了解。這樣的文章閱讀形式已經遠遠超越了對于課文本身的閱讀,而是更加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進行閱讀,從而讓學生的“內存”得以增加。也正是在這樣的閱讀作業“要求”下,學生了解了鄧稼先為了回到國家而做出的艱苦卓絕的斗爭,以及在進行原子彈研制過程中所進行的深入研究以及所付出的努力,很多同學對于“知識分子”也有了深層次的認識。此外,我還建議學生將所查詢到的資料進行匯集成冊,將其與文章的閱讀形成相互輝映的資料補充,不僅更加便于學生對于知識的查詢,也對于學生的閱讀水平予以了無形提升。
對于學生所搜集整理的資料還可以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將學生所搜集整理的諸如圖片、影像、文章等資料用于幻燈片的展示,多媒體的應用等等,不僅對于學生閱讀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更加有利于學生信心的培養,也有利于學生對文章內容產生深刻的理解。
二、描一描,傳情達意
此處所說到的“描”,更多指的是“描繪”,這種“描繪”既可以是學生通過語言的形式來對所閱讀的文章進行復述或者描述,也可以是讓學生通過畫筆的形式來對文章中的內容進行勾勒,其最重要的目的是要讓學生的閱讀情感得以充分表達,也讓學生的興趣點得以充分釋放。“描一描”的作業形式趣味性更為濃厚,更符合學生的特點。
例如,我在講授朱自清先生的《春》這篇文章時,讓學生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對“春”進行描繪。針對這一作業形式而言,它已經打破了傳統作業中單純讓學生進行寫作的形式,而是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運用自己的方式來展示“春”的特點。學生接到教師的這個“作業”感覺非常興奮, 他們的寫作表達形式也多種多樣, 有的學生通過作詩的形式來對湖光春色進行描繪,有的學生通過歌曲的形式來展現春意盎然,有的學生則將樹葉進行手工制作,通過擺件來表達春的綠色。獨具特色的“描述”形式讓學生的想象力得以充分發揮,讓他們通過聽、摸、看、想象等形式促使多種感官參與到文章的閱讀中來,更對文章內容產生了深刻的理解和感知,讓學生不再僅僅是通過眼睛來進行閱讀,而是通過心的感知來進行閱讀。
“描繪”是學生的心之所感,也是他們的心之所悟,只有學生的心中有了一定的形象基礎,其所描繪的內容才會更加真切。融合學生的興趣點,更加有助于學生自我對文章內容的深入挖掘,也更加有助于學生情感的深刻表達。
三、演一演,光環綻放
學生閱讀的內容同樣可以進行“轉化”,可以通過較為形象的表演形式將其內容以更加立體的方式展現出來,幫助學生以更為新鮮、另類的方式來進行閱讀。這樣做不僅能讓學生的作業形式更加豐富有趣,而且讓學生的閱讀欲望得以提升,使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更為強烈,對于推動學生有效閱讀的開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我在講授《皇帝的新裝》這篇文章的過程時,讓學生自由分成若干個小組,結合自己的閱讀內容和閱讀感悟來進行情景表演,其內容既可以是自己通過對文章閱讀所形成的感悟,也可以融合其他內容,以達到豐富表演的效果。這樣的布置讓作業變得逸趣橫生,更讓學生的想象力得以充分發揮。很多學生都對于其表演的臺詞進行精雕細琢,對于舞臺表演的動作、眼神、表情,內容等方面予以深入探究,彼此之間相互配合,相互磨合,表演的效果極為顯著。《皇帝的新裝》以全新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更加讓學生對這篇文章有了更為深刻的感悟,他們的表演充滿了真情實感,無論是故事內容還是人物的內心,都表現的惟妙惟肖。
利用角色表演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將學習資源轉化為自身的知識內容,充分激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創造能力的提高,促使學生個性充分予以展現,也讓學生深刻感知到閱讀的樂趣所在,使學生積極投入到閱讀中來。
通過豐富的作業形式,能夠讓學生不再認為作業是他們學習的一種的負累,不再感覺到作業的枯燥,反而能夠使學生沉浸在作業之中,感受完成作業的樂趣,更加能夠強化學生閱讀樂趣的體驗,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參考文獻:
[1] 徐芳.實施高效午讀,減負促進提升——談學生中午課外閱讀的指導實踐體會[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2014(4):37.
[2] 吳忌.作業與經典閱讀[J].初中生必讀,2015(11):16-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