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強
摘要: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不僅具備以往各種媒體的優勢,還有著獨特的交互性,比傳統教學手段更優越,特別是在小學數學形體教學中,效果更為明顯。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已有的知識水平,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技術,使教學活動集文字、圖片、動畫和影像于一體,動態感強,信息量大,課堂教學效率高。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出現為教學手段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渠道,為數學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多媒體;融合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普及,運用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現代教學中的一種重要的輔助手段,并廣泛深入地應用到課堂中。多媒體技術集圖象、文字、聲音、動畫于一體,具有把枯燥問題趣味化、抽象問題形象化、復雜問題簡單化的優勢,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備受師生青睞。特別是農村學生認知面較窄,接收的外部信息少,所以他們對新事物有著更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多媒體教學能激發人的情感,帶來美的享受,擴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體驗。因此,一個圖文并茂、生動形象的多媒體信息遠比單調的教學手段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已成為廣大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
1 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獲取知識、拓寬眼界、豐富心理活動最主要的推動力。新課標強調在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情感態度的培養。在教學中,教師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可使學生心情舒暢、思維活躍,再加上教師對學生的輔導、鼓勵,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在充滿情趣與快樂的情境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精心設計與教學內容相吻合的教學情境,在教學中通過生動形象的視頻,不僅可以傳播大量的教學信息,還可以變靜為動,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2 突破教學重難點,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
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變靜態為動態,化枯燥為生動。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幫助學生解除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語言理解等方面的困難,從而降低學習難度。如在教學“圓柱的體積”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圓柱體積計算公式推導這一重點,教師運用電腦演示把一個圓柱體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等份(8等份、16等份……),然后把圓柱切開,通過動畫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圓柱底面積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就越接近于長方體)。反復演示幾遍,讓學生自己感覺并最后體會到這個近似的長方體的體積與原來的圓柱的體積是完全相等的。這樣通過動畫演示讓學生體會到這個近似的長方體的底面積、高與圓柱的底面積、高的關系,從而推導求出圓柱的體積公式,使這一課的重難點輕易被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3 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
新課標要求教師注重學生的思維、探究和創新等各方面能力的培養,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因此,教師在設計和運用多媒體信息時,應考慮通過信息技術促進學生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培養學生對所學學科的情感,使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創新能力得以發揮。如在教學“推導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時,運用多媒體技術在屏幕上展示一個長方形(長8 cm,寬6 cm),圍成長方形的4條線段在閃爍,長和寬也分別用數據表示出來,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找到長方形周長的求法。在多媒體的輔助下,學生列出3種不同算式:①8+6+8+6=28,②8×2+6×2=28,③(8+6)×2=28。然后通過比較,歸納出長方形周長最簡便的計算公式是: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這個教學環節,培養了學生的探索和創新意識,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4 利用多媒體交互優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提供多種學習路徑,便于學生進行發散思維,學生按自己的知識基礎、習慣和愛好選擇學習內容和方式,而不是一切由教師預見安排學生被動服從,這樣就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真正體現學生認知主體的地位。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直接上機操作,控制信息傳輸的速度和次數,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等創造思維能力。這些都使學生在教學中有更強的參與度,更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師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培養其獨立性和自主性。讓學生表現自我,感受成功的喜悅。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民主、平等的氣氛中學習,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數學教學中許多內容適于進行多媒體教學,如:立體圖的展開問題、平移問題等。另外,在再現生活經驗時,學生在生活中經常會接觸一些與數學有關的現象,如在教學“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時,利用多媒體信息可以看到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面積計算共同之處,使學生對“三角形面積等于底乘高除以2”這一公式很快理解并掌握。
5 強化課堂訓練,拓寬學生視野
在數學課堂中,必要的計算技能的鞏固,解題策略的運用都離不開一定數量的練習。并且,教師對學生練習的結果要立刻有反饋,正確的得到強化,錯誤的得到糾正。運用多媒體技術,有利于加大課堂訓練密度。例如,根據學生對某一知識點的理解情況,采用一題多變練習,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難度和不同量的訓練等。在學生訓練過程中,教師巡視指導,收集正誤典型,及時通過事物投影儀公布于眾,集體參與評價,這種練習形式有益于學生及時糾正錯誤。還可以利用多媒體交互的及時性設計信息,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情況,以達到自我反饋、自我調控學習進程的目的。在練習中運用多媒體技術,還可以促使學生保持大腦興奮,減少疲勞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多媒體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學生的知識不局限于書本。如在教學多位數時,為學生提供大量的信息:我國領土面積有960萬km2,我國人口約為13億……把這些實際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與數學教學緊密地聯系起來,并用圖文并茂的形式顯現,拓寬了學生的視野。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作為一線教師,應該努力尋求教與學的結合點,注意多媒體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的結合,要努力挖掘所有教學技術手段的使用價值,積極促進各種信息技術手段之間的協同互補。只有這樣,新課程的理念才能真正落到實處,我們的數學課堂也才能變成真正的高效課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