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煒君
摘要:閱讀是高中英語教學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的英語水平的培養與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英語閱讀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應該具有有效性,才能達到英語教學的目的。然而,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并不能夠很好完成這一任務,促進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本文將結合傳統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與現存問題,分析英語閱讀、教學模式與有效性之間的關系,探究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低下的原因,提出具有可行性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有效性
0.引言
隨著我國課改的不斷深入,英語閱讀的教學也發展到了瓶頸期,停滯不前,已經不再適應當今的教學思維與學生的接受能力。英語作為必學的三門主要學科之一,與語文、數學有著同等的地位與作用,它的發展狀況是不容我們忽視的。因此,我們必須進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改革,才能促進英語閱讀教育的長足發展,完成英語閱讀教學的任務。
1.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
1.1英語閱讀教學的幾種處理方式
第一種方式是先講授新單詞,然后逐句的翻譯和處理每一個知識點、這是典型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模式,學生的任務就是不斷的聽,不斷的記。第二種方式是學生首先聽課文錄音,教師講授課文中出現的重難點,學生做練習。這種方式相較于前一種有一點啟發學生的味道,但是依舊是缺乏新穎性,依舊是將教師作為教學的中心。學生并不喜歡這種對于教材處理的古板的方式,教師應該具有不斷的創新能力。第三種方式是根據考試中閱讀理解的做題思路來授課。學生先聽錄音,找出關鍵句子與段落大意,對照教師給的題再進行深入的理解課文。這種教學方式雖然將課堂的主體轉移到學生身上,但是急功近利的教學心態,只能培養出高分低能的學生,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第四種方式是教師進行完全開放式的教學,在一個有一個任務中熱鬧的“活動”。雖課堂氣氛很好,學生的興趣很強烈,但是容易把握不住課堂的節奏,學生學到的內容很少,全都用來“活動”了。
1.2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通過以上的四種教學方式我們可以分析出來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六個具有普遍性問題:(1)部分教師仍然強調學生對于單詞語法的死記硬背,往往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單詞的講解與課文的講解,結果收效甚微;(2)部分教師不能將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學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有機融合于英語閱讀教學中,過于重視語言基本知識而輕視其他方面;(3)部分教師英語閱讀課教學模式單一,基本上都采用相同的閱讀教學模式,忽視了指導學生學習時不同的學習策略、不同水平、不同個性的學生需求;(4)題海戰術的使用。教師為了學生在考試中能夠在閱讀理解題上不失分,經常會要求學生做更多的題來增加詞匯量與提高做題技巧,沒有重視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5)過度的重視對于學生已有知識的考察,不考慮學生對于今后學習的一種態度,在今后的學習中希望有怎樣的改變等等;(6)學生沒有發揮主觀能動性,沒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
2.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低效的原因分析
(1)受我國長時間應試教育的影響。雖然說我國早已提出要進行素質教育,但是學生的升學依舊是以考試為主要的考察手段,同時國民意識里應試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這就使得我國的教育依舊處于應試教育的漩渦中。
(2)沒有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學生無法得到相應的練習與提高。
(3)教師自身的局限性。從總體上來看,英語教師整體素質參差不齊,主要表現在:第一,部分教師知識狹窄,課堂上語言呆板,教法單調;第二,部分教師課堂上注重講語法、抄例句,學生聽講、做筆記,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缺乏互動;第三,部分教師缺乏真實情景的創設,學生在課堂上即便開展一些活動也只不過是朗讀、背誦對話、復述課文等偽交際或準交際行為。
(4)教學目標倒置,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
(5)部分教師沒有整合課堂資源的意識與習慣,不能合理的安排課堂時間以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6)沒有做到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與每個學生的獨特性,甚至有時會扼殺學生的這種獨特性。
3.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兩個途徑
3.1轉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做到以學生為教學的中心
以學生為中心的閱讀教學模式,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地完成各種閱讀活動或任務以培養其閱讀理解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模式。強調閱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同時也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教師由傳統教學中單一的“知識的灌輸者”轉變為講授者、示范者、啟發者、管理者、指導者、合作者、咨詢者、商談者、鼓勵者,他們對閱讀教學的設計和改進負更多的責任,教師對學生閱讀能力和自主能力的培養起關鍵作用。
學生與教師是教學關系中的雙方,教學是教會學生,所以學生是教學關系中的主體,而教師則處于主導地位,主導課堂的節奏、課堂的內容、課堂的教學目標以。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對于英語閱讀學習的興趣與自主學習的動力。“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的主導地位同樣也非常重要,教師需要給予學生更多的引導與幫助,幫助學生得到學習的技巧,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3.2以閱讀為中心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
3.2.1閱讀前不預習,保持對語篇的異己感,激活內容圖示
閱讀前不預習可以保持學生對語篇的神秘感,學生無需查字典進行閱讀,只需要進行語篇的背景了解即可,比如人物生平、風俗文化、地理位置、衣食住行等等,這些具有地域文化的介紹往往能夠抓住學生的眼球,吸引他們走進語篇的給我們呈現的內容。
3.2.2學生整體閱讀深層理解,教師無需講解
以閱讀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提倡閱讀教學從語篇整體出發,學生通過默讀的方式自主閱讀課文,在不查字典的情況下,通過上下文猜測生詞的意義,真正投入到閱讀活動中。在閱讀過程中,初步了解課文講述的基本內容,達到對課文的表層理解。最后,核對閱讀練習,進行自我評價,在教師的點撥下達到對課文的深層理解。
3.2.3圖示建立評價性理解
首先重視語言基礎,擴充語言圖式;其次分析語篇主題,建立語篇內容圖式;最后建立語篇修辭圖式。
4.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們的高中英語閱讀的教學不能夠繼續故步自封,應該與時俱進,與當今的教育趨勢相結合,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中探索有效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英語的全面的可持續發展,推動我國英語教育不斷向前,不斷培養出優秀的專業人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