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
“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人們經常用這熱情洋溢的贊譽來形容教師.聽到這樣的贊譽,我們在感動之余會想到些什么?我時常深思:我們做到了嗎?時代不斷進步,教材不斷更新,競爭更加激烈,這些都對我們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強的挑戰.那么我們教師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呢?我認為必須在以下幾方面努力:
一 要充滿愛心,忠誠事業。
“沒有愛心就沒有教育。”“愛”是師德中最基礎的部分,沒有“愛”就沒有師德。魯迅有句名言:“教育是植根于愛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有“國寶教師”之稱的霍懋征老師也曾說過:“是什么力量把一個人見人煩的孩子,變成人見人愛的孩子?是愛。愛是陽光,可以把堅冰融化;愛是春雨,能讓枯萎的小草發芽;愛是神奇,可以點石成金。”可見,“愛”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是何等的重要。具體地講,作為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必須熱愛教育事業,關心愛護學生,用心去詮釋愛,時刻不忘自己是學生的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真正視學生如弟妹、似兒女,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時刻注意以誨人不倦的獻身精神和嚴慈相濟的情感教育,關心學生健康成長,培養學生全面成才,并以此作為自己珍愛的人生事業和最高的人生目標來執著、來追求。
二 要刻苦學習,精通業務。
精通教學業務是教師之所以成為教師的關鍵。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也曾嘆道:“要想學生學好,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可以說,“學習是教師可持續發展的基石。”特別是面對當今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科技的飛躍,以及學生成長對“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挑戰,要想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必須刻苦學習,用心讀書,專研業務、不厭其精,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充實完善自己。只有這樣,才會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教育者必須先受教育。“學然后知不知,教然后知困……故曰教學相長也。”這句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只有具有豐富的知識,才能夠勝任教學.因為三尺講臺,包羅萬象: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無所不有.且不說才高八斗、學富五車,至少應該一專多能,才能上好課,現在的教材橫向聯系密切,各學科之間聯系較大.這對我們教師的要求又高了一層,教師要在知識結構上努力提高自己,適應新課標,更新觀念,接受新挑戰,多學知識,努力戰勝自我.同時,教師還應有非凡的口才,因為教師的工作量主要是靠言傳.三尺講臺論天下,一支粉筆寫春秋,四十五分鐘,或旁征博引,循循善誘;或啟發暗示,點石成金.沒有好的口才,又如何能做到這些呢?因此,教師只有努力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學生才會親近你,才會覺得你有魅力.最終,才會在師生交流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三 要追求高度。
高度,有多元的理解,一個教師在做人方面追求完美的同時,也要更好地發展自己。 那么想要把自己培養成為合格的教師應該怎樣做呢,我想從以下幾方面來談談,供大家參考。
1、應該是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
任何教師要想有高的成就、高的水準,首先必須有高的理想。國外有實驗專門研究過,人的抱負層次和成就的關系,結論是:人的抱負層次越高,成就也越大。作為教師來說,走上教育崗位以后,必須為自己設置一個一生為之奮斗的目標。只有設置這樣一個目標,才能把自己的所作所為鎖定在這個目標上,才能不斷增強自我意識和使命感,才能不斷地進行自我挑戰,否則會走彎路,會荒廢時間及精力。有人說教育是一首詩,可以是田園詩,可以是古體詩,也可以是抒情詩,有各種各樣的情調與內涵。教育家讀懂這首詩的前提是什么?是自己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就是我要讀懂它。如果沒有解讀這首詩的愿望和沖動,你永遠不會讀懂,也不會有精彩的詩篇。一個優秀的教師,必須具有遠大的理想,不斷地給自己提出追求目標,同時又要有激情。對一個成長中的教師來說,平靜的思考是需要的,但更需要富有激情。
2、應該是自信、自強,不斷地挑戰自我的教師。
一個理想的教師,應善于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人,為什么沒激情,因為他發現不了自己的可愛之處和偉大之處。一個人對自我的評價,往往是這個人事業、職業能否成功的標志。自信使人自強,適當的“驕傲”也許會使人成功。只有自信,才能使一個人的潛能、才華發揮至極致,也只有自信才能使人得到“高峰體驗”。培養人則培養他的自信,摧毀人則摧毀他的自信。只要一個人自信心不被摧毀,他一定能夠成功。人來到這個世上,就應該有他的價值、他的舞臺,就應該有他扮演的角色、達到的境界。一名理想的教師,應該不斷地追求成功,設計成功,更重要的是要撞擊成功。因為人來到世上并不知道他會成為什么樣的人,只有去撞擊每一個可能成功的暗點,才能出成功的火花。教師有這樣或那樣的沖動,有這樣或那樣的撞擊,是難能可貴的。當一個教師停止撞擊了,就意味著他對生活失去了意義,對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自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