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付永紅+李娜
[摘 要]本文針對高校思想致治理論課的教學實效性較低的問題,從微媒體時代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題教學的實效性出發,結合錦州醫科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題式教學的實際情況以及在教學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在微媒體時代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題教學模式構建的對策。
[關鍵詞]微媒體;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題教學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0.127
[中圖分類號]G641;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20-0-02
0 引 言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大學生思想品質的重要途徑。由于諸多因素,目前我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效性很低是不爭的事實。筆者結合錦州醫科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題式教學的實際情況以及在教學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在微媒體時代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題教學模式構建的對策。
1 微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開展專題式教學的必要性
專題教學,就是思想政治理論課任課教師從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大綱入手,提煉課程的重點和難點,結合學生和教材的實際確定主題,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再次進行整體性、系統性整合,每個思想政治理論課任課教師以不同主題為內容進行專題講座的方式來組織教學。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專題式教學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主要內容和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題式教學可以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效果和實效性,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1.1 專題式教學能加深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的理解
專題式教學要求所有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任課教師對課程內容進行重新的系統性的整合,用講授的方法把思想政治的基本理論和觀點以及科學的體系傳授給每個學生,使他們理解、掌握和運用這些基本理論。學生通過思想專題課程可以及時了解國家社會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此外,這種專題式教學還能有效地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實踐活動,進而擴大高校的社會影響力。
1.2 專題式教學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
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題式教學的有效開展,可以讓每個大學生真正參與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中來,進而用所學的理論觀點來分析和解決社會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實際問題。這樣不僅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和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推進他們的全面發展,也進一步增強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
1.3 專題式教學能有效提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和整體素質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徑和方式。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專題教學,可以幫助大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效性,使大學生積極參與實踐,進一步了解社會的實際情況,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和服務人民的意識,有效地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和整體素質。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題式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
目前,很多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進行專題式教學時存在著整合內容范圍較小,內容脫節、聯系不足,理論不夠深入等問題。
2.1 整合內容范圍較小,缺乏整體性
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題式教學是把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以及有相互聯系的不同課程的內容進行整合,設計為不同的專題。這也是專題式教學的主要特點。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一個內容豐富的有機體系,任課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題設計的過程中,不僅要考慮本門課程內容的整合,而且還要注意與其他課程的有效銜接,考慮本門課程與其他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之間的聯系。把這些相互聯系的內容加以整合,樹立所有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一體化的整體意識。要根據新課程體系總體目標和要求,做好專題設置的內容。在調研的過程中,筆者發現很多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進行專題設置時僅僅把自己所教授的課程內容進行系統的整合,很少把其他課程以及與其主題相關的內容整合到專題教學的內容中,造成教學內容不足、范圍較小,設計缺乏整體性。
2.2 知識內容脫節、聯系不足
進行專題教學設計時,各門課程之間的邏輯聯系若處理不好,容易造成內容缺失或者脫節。目前,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進行專題式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存在臨時拼湊現象而使知識內容嚴重脫節,缺乏整體的聯系。這樣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題教學的設計,很容易造成與主題相關的內容不夠深入的現象,不能使學生清楚地掌握其要學習的主題內容。還有很多教師在專題式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按照教材章節安排內容,只要與教材的主題相關,就將其安排入此專題,缺乏系統性和整體性,使專題式教學的內容單一,膚淺。
2.3 教學模式固化,教學方法缺乏創新
盡管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題教學已經實施多年,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仍然采取以前的傳統教學方法和模式。很多教師只是改革和整合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題教學的內容,仍然使用單向灌輸的簡單教學方法,僅僅用專題教學的內容代替了教材的章節,專題式教學的作用根本無法發揮,效果也得不到顯現,更失去了專題教學的實際意義。這就使學生在聽課過程中感覺到只是更換了教學內容,其他的并沒有實質改變。現在的大學生通過網絡接受知識的途徑和渠道比很多教師還要多。因此,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在的課堂教學的要求。但學生所接觸的都是凌亂的知識,缺乏系統性和理論深度。因此需要專題教學來解決這類問題。
3 微媒體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題教學模式構建的基本思路
3.1 利用微媒體,打造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題教學平臺endprint
微媒體教學比傳統教學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優勢。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專題教學中,任課教師應該引用更多的微媒體技術和網絡信息,打造多層次、多維度、覆蓋廣的網絡專題教學作平臺,以適應微媒體時代的發展。首先,每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都要建立自己的網絡平臺,通過微博、QQ、微信等微媒體工具與學生即時交流,有效溝通。其次,每所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管理部門要積極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二級網站建設,及時上傳教學的相關資料,包括教學大綱、教案、課件等,并在網站上建立BBS討論交流系統,使其成為集理論性、服務性、思想性、趣味性、參與性于一體的專題教育教學網站,也可以開設微信教學平臺,讓學生及時發布微言微語,進一步反饋教學內容,真正形成“多媒體+網絡+專題”的教學方式。
3.2 利用微媒體,整合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題的教學內容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題教學的過程中,任課教師要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為學生設定專題的主要問題,樹立問題導向,提升育人的實效性;同時,教師要利用微媒體等網絡教學平臺,提供足夠的教學輔助資料,每個專題都有各自的內容,而且專題之間相互聯系,融為一體。學生能夠通過網絡教學平臺查詢網絡資源,豐富自己的知識面,深化對專題內容的理解。教師不僅可以利用微媒體開設專題討論平臺,為學生提供相關的教學案例,引導學生的思考方向,也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機會。一般情況下,醫學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都是大班教學,學生人數比較多。教師可以通過分組安排學生討論,每個小組發言之后,小組之間還要相互點評。這樣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進而提升教學的實效性。
3.3 利用微媒體,實施思想政治理論課討論式專題教學
任課教師依據每個專題的教學實際情況,提出教學內容中的難點、重點及熱點問題,將這些問題布置給學生。學生可以先在課下分組查找相關資料和案例,并討論這些問題,內容可以涉及經濟、政治、文化、歷史等各個方面,真正將理論知識與現實充分結合。在課上,每個小組的學生可以通過PPT的形式,進行匯報,分享自己的討論成果。教師根據學生匯報的情況進行總結,可以結合目前國內外發展的熱點,從多個角度和層面進行梳理和分析,給學生正確的引導。通過實施討論式的專題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以達到教學目的。討論式專題教學可以深化擴展教學內容,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加強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也有利于學生參與科研,開闊學術視野。
主要參考文獻
[1]段俊霞,潘建屯.課程統整理論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題式教學的反思[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6(2).
[2]張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題教學問題探究[J].理論觀察,2015(5).
[3]谷煒江,汝秀梅.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優化高校思政課專題教學的效果[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