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轅
摘 要:技術推廣不僅直接關系到我國農業科技的有效運用,而且也關乎到農業生產能力的顯著提升。當然,農業技術推廣是離不開基層群眾參與及其大力支持。本文界定了農業技術推廣、基層群眾參與等概念,并著重對農業技術推廣中的基層群眾參與優化策略進行探討,以期促進農業技術的推廣與普及。
關鍵詞:農業技術推廣;基層群眾參與;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S31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932162
在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基層群眾參與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并且起著主導性作用。但是,目前農業技術推廣現狀不容樂觀。因此,我國農業技術推廣應不斷創新推廣模式,擴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公益服務系統,提升農民文化素質,從而進一步推動農業技術的普及,提高基層群眾參與程度。
1 農業技術推廣
從狹義角度來說,農業技術推廣是指通過改進生產技術,將規范的農業技術教授于廣大農民,讓他們掌握基本的生產技巧,進而實現把農業技術應用于實際生產過程中,它主要強調“授之以魚”。但從廣義上而言,農業技術推廣則是指以增強農民素質、提升生活水平為核心,并通過教育手段來引導農民種植生產的一種服務活動。現代農業技術推廣應當基于農民自身具備一定的科技素養,將科學的農業技術以規范的渠道遞交于廣大農民,并與他們進行技術交流;結合基層群眾參與的相關建議以及農民的實際情況,遵循“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的原則,提升農業科技運用效力。
基層群眾參與從其本質是一種有計劃、有目的群體行為,基層群眾的廣泛參與,能夠切實的保障基層群眾公共利益、增加公共建設能力與信息的重要作用?;鶎尤罕妳⑴c即是按照相關規定來制定政策,廣泛的參與到農業推廣的每個進程之中,能夠參與與貫徹公共事物發展與推廣的全過程之中。基層群眾參與具有一定的自覺道德約束性。
2 農業技術推廣中的基層群眾參與提升策略
2.1 打造一支強有力的農業科技人員隊伍
由于人才競爭較為激烈以及農學的專業性較強,所以普遍存在就業難、招聘難的現象。因此應持續擴大對基層群眾進行教育的建設力度,引導各農業學校完善農學課程設置,制定眾多優惠惠民政策,投入大量的教學實驗設備,拓寬基層群眾學習途徑。此外,還應加大對農業科技人員進行培訓與教育,搭建農業科技實踐基地,開發與農業技術相關的科研項目,制定出更實用的、系統的和專業的培訓方案,并且統一投入實施與運行。積極構建符合實際發展條件的人才培養計劃,積極引導構開展農業技術推廣普及活動,以此提高宣傳力度,促進基層群眾參與熱情。
2.2 積極構建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系統
目前,我國農業技術推廣的方向以及目標應以多元化服務、公益化宣傳為核心。提高農業技術推廣服務能力,促進農業技術推廣系統改革;積極構建農業技術推廣運行體系,建立健全經費補助、服務績效等激勵制度;開發并建設農業技術推廣項目,改善推廣環境;支持不同類型高校通過創建新農村規劃研究院、拓寬農業示范基地的服務等諸多方式,進而更好地實現農業技術推廣目標。與此同時,還需要開展農業技術教育與宣傳工作。廣大農民是運用農業技術的直接主體,基層群眾參與是農業技術直接實施的重要影響因素。因為農村地區的民眾受教育程度不高,所以大部分農民對先進的農業技術的認識不夠,因此亟待加強對農民的技術教育。同時,要面向廣大農民基層群眾宣傳那些從西方引入的先進技術,讓他們了解并接受農業技術;加強農村基礎教育,加大農村教育的重視程度,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目標,以此提升農民的文化知識水平;強化農村職業教育,熟悉農業科學技術內容,提高農民基層群眾對新技術的應用能力。
2.3 不斷擴大資金投入力度
現階段,農業技術推廣的資金以及設施投入多來源于國家財政撥款,尚未開拓其他的投資渠道。因此,應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出臺各項優惠政策、財政補貼,大力宣傳并推廣農業技術,鼓勵非政府性機構或企業參與農業技術推廣項目,不斷擴大資金投入力度。另外,加強常規推廣工作,制定出科學的、合理的、規范的推廣運行計劃,開發更多的農業技術項目,進而平衡城鄉發展,建立一種平等交換的關系,促進工業資源、城市資源、農村資源的等合理化配置,并通過政策指導的方式,積極引導社會各界力量涌向農業技術推廣普及,深入建設“三農”發展規劃,最終形成農業科技多層次應用的局面。
3 結語
積極引導基層群眾參與農業技術推廣在農業技術推廣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打造一支強有力的農業科技人員隊伍,以基層群眾參與為工作核心,積極構建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系統,開展農業技術教育與宣傳,不斷擴大資金投入力度,才能夠更進一步推動農業技術推廣。
參考文獻
[1]楊智.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12).
[2]劉偉,劉元啟.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7(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