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金睿+董家斌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城市化進程的腳步逐步加快。城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城市迅猛發展的歷史軌跡當中,不得不說,城市規劃設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未來世界城市何去何從,成為了我們日益關注的問題,本文我就想就我多年的工作經驗,粗淺的談一下對于未來城市規劃的發展趨勢設想與未來展望。
關鍵詞:歷史軌跡;城市發展;未來趨勢;清潔能源;知識經濟
1.城市未來發展趨勢
1.1科學技術對城市未來發展的影響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城市發展正處于一個快速增長期的發展態勢。未來城市的發展,知識經濟依然占據著絕對性的主導地位。
從科技創新的角度,觀察未來城市的發展趨勢,其主要特點體現在以下5個方面:
第一,就是清潔能源的使用。我們國家隨著重工業經濟的不斷發展,生態環境受到了嚴重的破壞,隨著能源的不斷燃燒,全球化氣候變化加劇,在帶來巨大經濟發展效應的同時,一系列全球環境問題隨之而來,環境問題成為了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而且是刻不容緩,必須馬上解決,避免全球化環境的繼續惡化。在世界博覽會上,很多企業向廣大的民眾展示了新能源汽車,太陽能,水源熱泵,生物質能等先進的技術,這些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大緩解城市環境污染的可能性,向人們展現了未來城市發展的美好前景,這也將成為未來城市能源利用的主要形式之一。
第二,就是再生資源的高效利用。我們說城市的高速發展固然是件好事,但是同時它也是一把“雙刃劍”。在帶來經濟利益的同時,
也帶來了大量的廢棄資源。這些排泄物,廢棄物使得人們的居住環境面臨著惡化的一個態勢。
第三,城市的運行將具備“感知”超能力。一些新型的技術元素正走進我們的生活,改變著我們的未來。以世博會為例,上海世界博覽會在運行管理上使用了RFID射頻識別設備,TD-LTN無線通信網,智能交通,安全監控等系統,使廣大參觀者體驗到信息化帶來的便捷,與此同時,也體現了未來可超能力的城市設計理念。
第四,知識型服務業產業結構將成為城市的主要特點。從目前的統計數據來看,全球服務業增加值已經達到了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的65%以上。借著世博會的春風,這個有利的契機,上海市各城區結合自身優勢,進行多元化的產業轉型,著眼于知識型、生產型和現代服務業等等。
第五,城市帶將成為未來城市發展的方向標。隨著信息網絡的飛速發展,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距離正在逐步縮短,我們正在力爭將城市與城市之間聯接起來,形成了各具特色、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城市帶、城市群(圈)。
1.2高科技園區規劃越來越顯其重要性
在城市規劃當中,我們都充分利用了科技這一重要的元素,通過科學技術,積極主動的營造科技創新的有利環境,用來提升經濟競爭力。那么,在進行高科技園區發展規劃時,也是根據設計用途的發展需要,將高科技園區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高科技企業集中密集區:這種高科技園區與所在地區的科技創新環境緊密相關,如建立大學城,由大學為其提供科技創新的基礎。
(2)科學研究中心集中營:這種類型的高科技園區一般是政府出資計劃的建設項目,與制造業企業沒有直接的地域聯系。
(3)技術園區:這個類型的高科技園區是政府的的經濟發展戰略核心區,指的為吸引高科技企業來投資,提供各種優渥的待遇。
(4)建設完整的科技城市:這是區域發展和產業布局的一項不可獲取的設計計劃。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來,在不久的將來,知識經濟將催生各種高科技園區,它將成為未來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其中大的中心城市仍然是科技創新最重要的基礎。改革開放以后,中國順應世界高科技園區的發展趨勢,先后建立了53個國家級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經濟全球化與城市未來的發展
經濟全球化是指各國之間在經濟相互依存,經濟活動的組織突破國界向全球延伸,各種發展關系資源的跨國流動規模越來越大。它推動了城市建設,為城市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它又促進了城市產業結構的調整,提升了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這些都對城市未來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影響城市未來發展的主要因素
3.1環境問題
城市的環境是一個城市的標簽,也是一個城市的活名片。但是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不可避免的出現了環境的破壞。一方面是對自然環境造成了破壞,另一方面則是歷史人文資源遭到了毀損。城市環境的好與壞,以后將成為衡量一個城市經濟發展條件的重要指標。
這里所講的城市環境,既包括與自然環境良好結合的人工環境,也包括社會環境,如文化、治安、教育及一切精神文明的內容等。
3.2科學技術的應用
科學技術的應用,無疑會對城市的功能和空間結構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現如今,我們大部分的公用設施都是依托于先進的科學技術加以完成的。這些高科技的市政設施,給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安全,便捷的服務環境。科學技術的應用與發展為城市空間結構的規劃設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4.城市規劃發展的展望
現代城市規劃的管理,是實現規劃目標的關鍵手段。雖然世界各國的城市規劃管理體系不盡相同,但無一例外的都有自己的規劃管理機制和體系。規劃管理工作的中心內容是:規范城市的全部建設活動和實現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
城市規劃管理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成熟的規劃管理機制往往形成完整的體系,依靠體系的整體運作才能使管理湊效。有的國家,在缺少或沒有總體規劃的條件下,也能通過制定城市土地利用、開發和建筑管理的條例,包括地塊區規劃等手段來進行管理。一切文明國家都要規范城市開發建設的秩序,達到有利于國家、有利于城市和有利于民眾的目的。
結語:雖然城市規劃的相關理論研究在近年來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是,人口城市化、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仍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大問題。城市規劃本身,由于城市系統的復雜性,仍然存在大量需要研究的問題。因此,作為一門學科而言,現代城市規劃仍然是不夠成熟的。城市規劃,如同城市自身,將永遠處在發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