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目前的青少年犯罪防治工作中,傳統的監獄,少年管教所等方式因為其隔離式的刑法方式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有所損害,已經不再適應當下的需求了。因此,有必要討論新型的犯罪矯正模式,以期更加適合青少年的心理狀態和成長需要。本文主要討論新型的青少年犯罪矯正手段--司法社會工作,通過對其定義,應用現狀,實際操作方法的分析,總結其在青少年犯罪領域用運用的獨特優勢,以期能進一步推廣。
一、司法社會工作的定義
司法社會工作是以緩解社會矛盾,預防犯罪、減少犯罪,構建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為目的,需要具有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和方法,通過心理疏導、職業技能培訓、就業安置等途徑方式服務,使社區矯正對象、安置幫教對象、邊緣青少年等弱勢群體提升其自我、恢復和發展社會功能的一種專業服務過程。[注 釋
參見王思斌,《社會工作導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與廣義上的社會工作相比,司法社會工作的服務主體是觸犯法律法規的罪犯,其主要的工作的目的也是為了進一步遏制犯罪和預防犯罪,是在司法層面上運用社會工作手段和理念解決司法犯罪問題的新型思維方式。
二、具體介入方法
從狹義上來講,司法社會工作內容包含審前調查、社區矯正、安置幫教等。司法社會工作應當遵循社會工作專業要求,按照配套工作計劃,運用個案、小組、社區等專業工作方法,充分利用各方面社會資源,向接受者提供心理、法律、生活、就業等方面進行專業的幫助,以期恢復和增強其社會功能,使之早日具備融入社會的能力。[ 參見席曉華,《少年司法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研究初探》[M]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針對青少年犯罪的矯正目的來講,目前的司法社會工作的相應服務方式主要有:
1.個案管理
個案管理青少年犯罪,是指對于每一個接受司法社會服務的青少年罪犯建立分別的矯正服務檔案,記錄每一次司法社會服務工作人員和接受服務的犯罪青少年溝通交流的過程和活動記錄,同時能夠據此反映出犯罪青少年的心理變化和行為變化過程。
個案管理的內容應當包括:當事人的背景經歷,涉案行為,其他情節,接受司法社會工作服務過程中各個階段的服務記錄,談話記錄,表現轉變等等。另外,給每位青少年進行個案管理也有助于記錄整個的司法社會工作的過程,方便查找了解情況,同時也可以為之后整個司法社會工作的繼續進展提供經驗和參考。
2.社區活動
社區活動的服務方式是主要是借助犯罪青少年在原本生活的社區為平臺,組織各類的社區活動,鼓勵犯罪青少年參與,并從中體驗到社會和社會的歸屬感,從而有助于培養犯罪青少年的社會歸屬感。
社區是以家庭為單位組成的以居住地為紐帶的社會關系,是青少年與社會接觸的主要的平臺,也是他們最熟悉和最方便交流的地方,是青少年最容易打開心扉的地方。通過社區活動例如志愿宣傳活動,鼓勵犯罪青少年參與其中,既可以簡便而和緩地對犯罪青少年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和行為矯正,又同時不會引起他們的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
3.咨詢服務、心理輔導
司法社會工作的重點在于涉罪青少年的心態的積極轉變,使其在社會中正確定位自己,不斷發掘犯罪青少年的優勢和亮點,鼓勵犯罪青少年發揮其優點和長處,有利于青少年之后的發展。咨詢和心理輔導以打開犯罪青少年的心結,傾聽他們的觀點,以了解他們的心態為目的,通過和緩的訪問和談話,收集能夠反映青少年的心理狀態和變化的信息,記錄在案,以便于進一步根據其特點和心理狀態制定和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案。
4.小組活動
犯罪青少年依然具有青少年的活潑開朗的性格和喜好特征,偏好在團體活動中表現自我展現自我,享受在團體中的安全感。同時,司法社區工作與其他方法區別的最大特點也是能夠最大程度地保障青少年成長環境的延續。因此,通過在涉罪青少年中展開小組活動,能夠更輕易打開他們的心結,有利于司法社會活動的進行。同時,小組活動兼具娛樂性、教育性、和治療性。能夠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三、司法社會工作介入的優勢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從犯罪青少年的犯罪矯正角度分析,相較之傳統的監獄、少年管教所等刑罰方式相比,司法社會工作的主要優勢在于可以在矯正青少年犯罪罪行的同時避免青少年與外界的聯系,保證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長,另外,司法社會矯正還具有其他優勢:
1.介入青少年犯罪方式多樣化。
開展司法社會工作介入,增加了介入干預青少年犯罪的新方式。在司法社會工作的進行,在對青少年犯罪行為和犯罪心理進行矯正的同時,也可以起到宣傳預防作用,是有效預防涉罪青少年再次犯罪的新方法。另外,司法社會工作方式介入青少年犯罪,工作過程中的參與者同時也還會承擔其他的社會角色,通過其他角色傳達的宣傳方法也具有良好的社會宣傳效果,對于青少年因無知而犯罪,也具有良好的阻止作用。[ 胡艷輝,《問題少年矯治體系》[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簡介:陳虹宇,女(1997- ),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研究方向:國際經濟法]
2.社工身份更容易被青少年接受。
與國家行政機關的收容和司法機關的處罰相比,司法社會工作的方式更為平和和平等,不論是訪談對話,還是活動參與,都非常接地氣,比起傳統方式而言更加有利于減少青少年的恐懼、不安和抵觸情緒,避免逆反心理。同時社工會以不同的角色參與和見證整個司法社會工作中不同的階段,同時承擔傾聽者、鼓勵者、保護者、見證者的角色。使得整個服務過程,更容易見到成效。
3.能夠對青少年犯罪根源性干預和切斷。
由于司法社會工作的服務方式是以個案管理,長期追蹤管理為主,因此往往能夠更加全面詳細的了解特定涉案青少年的生活情況,更直接找出犯罪的根本原因,同時相應地適時地可以切斷與犯罪導火索的聯系。從這個角度看,司法社會工作更能青少年的犯罪進行根源性預防。同時能夠在眾多的犯罪青少年案例中找到普遍性的規律和現象,可以在實際中進行普遍性針對性的政策福利等預防。
4.能夠使犯罪青少年保持一個正常的生活、成長環境。
司法社會工作的服務的關鍵在于,著眼發現青少年的優勢,并加以發揚鼓勵,從而使其能夠在不脫離原本生活環境的基礎上,轉變為積極的生活態度和方式,找到最適宜的社會參與角色。通過司法社會工作的幫助,涉罪青少年可以轉變心態,找到最適宜的社會定位,不至于迷茫而受到不良誘惑誤入犯罪歧路。
注 釋
參見王思斌,《社會工作導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參見席曉華,《少年司法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研究初探》[M]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胡艷輝,《問題少年矯治體系》[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