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燕
【內容提要】如何讓學生在較短的復習時間內,對整個初中三年的英語知識進行高效整合、消化、鞏固,去適應即將到來的中考,進而取得優秀成績?一線的英語教師們通常選擇大量練題來達到預期目標。符合課標、大綱要求,契合自己學生的實際水平,語言材料新穎,靈活多變,難度適中的高質量中考復習題不好找。如果年級內幾個老師分工合作,量身編制針對性強的專屬中考復習題,定會大大提高復習效果,事半功倍。
【關鍵詞】 研究;分析;整理
一、中考復習題使用現狀
在中考復習的每一個階段,老師的講解歸納都需要通過練習題來消化鞏固,拓展提升。市面上各種復習資料在編寫的過程中各有側重,有的適合剛開始進行復習的學生,有的參考書主要面對已經復習過一遍,需要系統的、大量的做題的學生。但是面對五花八門、良莠不齊的復習資料,加之班級內部學生水平差異迥然,九年級的老師們一般很難選到特別滿意的復習題,自己編制復習題又費時耗神。所以較多老師選擇沿用上屆畢業班復習資料或者自己多年積累的復習資料。這些復習題語言材料陳舊,出題套路缺乏更新,更沒有結合當前地市英語試題變化和學生實際能力水平,故針對性不強。還有老師為學生選擇很多的復習資料,搞題海戰術。這往往讓學生疲于應付,理不清重難點,一團漿糊,實際上對同學們的復習會起到反作用。也有一些老師在選擇中考復習資料的時候盲目的推崇某個地區、某幾所名校、某個特定的類別的參考書。這些學校出版的復習參考書,其主要的依托是學校自己的題庫,從內容上來說,這些書并不包括學校老師的最新研究成果,也不一定符合當地試題要求。
二、中考復習題編制策略
1.做好研究,把握趨勢
全國各地的中考英語試題都是自主命題,除了省(直轄市)級統一命題外,很多地方都已經把命題權下放到了地級市。畢業班老師要編制出高質量的英語復習題,除了對知識、教材了熟于心外,還要加強學習研究,未雨綢繆。中考試題在命制時都必須遵循一個基本標準,那就是教育部頒布的《國家英語課程標準》,以及據此制定的符合當地特點的中考英語考試說明。因此潛心研究課標、考綱、考試說明尤為重要。
新課程標準對初三學生應達到的五級目標是這樣描述:有較明確的英語學習動機和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能聽懂教師有關熟悉話題的陳述并參與討論。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種話題與他人交換信息并陳述自己的意見。能讀懂供7-9年級學生閱讀的簡單讀物和報刊,雜志,克服生詞障礙,理解大意。能根據閱讀目的運用適當的閱讀策略。能根據提示起草和修改小作文。能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并報告結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能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總結學習方法。能利用多種教育資源進行學習。進一步增強對文化差異的理解和認識。
此外研究對比最近幾年當地中考試題也非常有必要。現在中考英語題的選材大多很貼近現實生活、時代氣息濃郁。這完全符合英語學科學以致用的特點和英語考試是水平測試的性質。我國現行的英語教學以交際法為指導,倡導任務型教學途徑,學英語的目的就是要求學生能在現實生活環境中靈活運用英語,完成交際任務。這就需要老師們既要立足教材知識,又要跳出書本,轉向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關注時事。
2.分析學情,量身設計
學情分析是復習資料編制的基礎,沒有學情分析的復習題就沒有具體的方向,只有針對具體的學生群體的個性特征,能力水平,才能夠確定每套復習題重點、難點和關鍵點。
學情分析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分析:針對某個知識內容,確定學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學生是否具備這些知識經驗,通過哪種題型方式來鞏固或者提升。
(2)學生消化遷移能力分析:分析學生理解掌握和遷移知識和的能力如何,據此設計復習題的深度、難度和廣度。
(3)學生現有的英語水平分析:分析各類測試的成績質量,并對造成學生現狀的各種原因的分析,學生現狀的非智力因素的分析。
3.突出四性,循序漸進
(1)基礎性:基礎性就是能夠體現課標能力要求、課本的主干知識和考綱中所列出的基本考點。好的基礎復習練習,應該是課本重點知識的再現,同時也是考點的滲透和拓展。
(2)系統性:第一輪復習實際上就是對系統知識的回顧和重構,所以必須循序漸進,從七年級一到九年級,從單詞到短語,從句型到語篇,形成一個系統的知識網絡。
(3)多樣性:復習題既要照顧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同時也要顧及中等生,還要適量出現有一定難度的能力提升練習,做到不忽略任何層次的學生。
(4)有效性:所謂有效性就是必須體現其練習的實際效果。練習題中的語句應該有別于老師課堂講解,否則學生會不假思索完成習題,老師就無法檢查學生是否消化知識點。
4.立足語境,巧設陷阱
縱覽各地中考英語試題,近年來很難見到單純考查語法知識、語言知識的試題,而是努力體現語言形式和意義之間的緊密聯系,盡量在真實的語境和真實的交際情景中考查英語知識、語法知識;同時,也會將多個知識點置于特定的語境中進行綜合考查。所以編制中考復習題時,也要遵循這一大趨勢,將單純的考查變為有意義的運用。
很多學生受思維定勢影響,在答題時通常按固有知識模式作答,這種答題方式在陷阱多的考題里面會丟分較多。比如,很多學生看到選項出現until,沒讀完題就毫不猶豫選擇not…until,只因為老師課堂反復強調這是考點,要求爛熟于心。還有學生只要看到all of above的選項,就立即會放棄思考其他答案。所以在編制復習題時,刻意設置陷阱,會幫助學生養成仔細審題,反復思考的好習慣。
5.改編錯題,復現提升
大部分教師都會有這樣的體會:許多題目講過了、做過了、考過了,有的還不只考過一遍,最終學生還是錯了。其實這些錯題的背后,往往隱藏了學生學習過程中所產生的漏洞。那么如何彌補這些漏洞呢?除了認真分析原因,耐心講解知識,補充說明方法外,老師親自整理“錯題集”并加以改編不失為一劑良策。
一本改編過的“錯題集”就是學生知識漏洞的匯總,在中考總復習時“錯題集”是學生不在同一問題上犯第二次錯誤的最大保障,也是學生知識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三、結語
在編制中考復習資料中,一定要依據課標綱要,符合地情學情,基于教材,注重能力培養提升,貼近生活實際,盡量原創。有思考就會有進步,有付出也定會有所收獲。編制中考復習題,是教師再次理論學習提升的機會,是再次深入了解學生的時機,是復習教學的深層次反思,更是教學相長的催化劑。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
2.鐘啟泉、呂良環 《外語課程與教學論》,浙江教育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