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仲霞
【摘要】針對技工院校《機械設備裝配與自動控制》專業教學現狀,結合教學實際,經過不斷摸索、實踐,為探索適合《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方法而進行的嘗試。
【關鍵詞】機械制圖教學目標 機械制圖教學現狀 教學改進措施 提興趣 重鼓勵 選方法
一、機械設備裝配與自動控制專業《機械制圖》的教學目標
機械設備裝配與自動控制專業是按“加強基礎、拓寬專業口徑”的原則開展的一個綜合性強的專業。以提高技工院校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職業素養為目標。《機械制圖》這門課在專業學習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學生由偏重理論學習向結合工程實踐學習的過渡和轉折點。
二、機械制圖課程特點
《機械制圖》是工程界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共同技術語言,是工程師的一項基本功。學習圖解空間幾何問題(如畫法幾何部分)和學會機械制圖能有效地提高學習者的分析綜合能力、空間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設計必需的想象能力。隨著計算機制圖軟件的大量普及,使工程制圖的手段、速度和質量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但手工制圖仍是計算機制圖的基礎。
三、機械制圖課程現狀
《機械制圖》課程在第一學期開設。新生在新的學習環境中,他們有著學好專業知識(專業課)的強烈愿望,但是我們知道,大多數進入技工院校的學生在初中的學習中沒能掌握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教師在課程教學中,如果缺乏針對性,仍采取傳統基礎學科的教學方法,使授課過程缺乏創造性,學生很快就會失去學習熱情,沒有學習興趣。
四、對《機械制圖》現狀的原因分析
技工院校《機械制圖》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求學生不僅要了解相關概念、理論,更要掌握實際識圖、繪圖的技能。目前我國技工院校中該課程的教學情況仍存在不盡如人意之處。首先,總體來說,技工院校生源較差,造成技校學生對理論知識和基本二維制圖識圖能力的掌握情況不理想。其次,陳舊的教學理念影響到教學手段的多樣化,技工院校的制圖教學仍然沿用與大學的制圖教學相似的教材,這種狀況使技校學生達不到預期學習目標,因此開發一本既符合學生實際又貼合本校實情的教材勢在必行。再次,在有限的學時內很難系統地完成“掛圖+模型+示范+自己動手畫圖”的整個流程,導致學生對整個課程內容理解不夠深刻,往往一節課結束,學生只學會幾個概念,對知識的認識只停留在表面,還無法將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更不用說完成圖紙的繪制。最后,技校學生自身學習能力薄弱,學習主動性較差,繪圖習慣需要學生有細心、耐心、嚴謹的工作作風,這一點也恰恰是技校學生所欠缺的地方。
五、提升《機械制圖》課程教學質量改進措施
(一)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提升興趣的關鍵還是必須因專業展開教學,教授學生“用得到,用得來”的知識。要從易到難,逐步提高學生的繪圖識圖能力,學習的基礎就是興趣。以能用,會用的知識作為基礎,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另外,選擇適合教學的教材也是提升興趣的一大途徑。學生對課程的第一認識來自教材,在開學初領到教材的時候大部分學生都是好奇的。這個時候彩色的書本一定比黑白的更受青睞,尤其對于裝配圖部分,不同的顏色表達不同的零件,可以讓視圖更直觀、表達更清楚;除了在顏色上吸引眼球,圖片比起文字也更容易引起學生們的關注,文字內容盡可能簡潔、字號要稍大一些,老師在深入講解的時候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
(二)鼓勵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幾年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看出,技工院校學生較普通高中學生的特殊性主要源于以下兩個方面:
部分技工院校的學生屬于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在家庭教育方面顯得力不從心,造成家庭與學校溝通不夠,學生學習成績較差、道德行為較差。
幾乎所有的技工院校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成績都較差。使得他們對學習失去了信心,否定了自己的學習能力。我認為這種學習態度才是導致他們學習失敗的主要原因。
針對上述兩方面原因,在課程初期給學生灌輸這樣的觀念:不論以往的基礎如何,大家的起點都是一樣的,不存在因為其他課程沒有學好,所以學不好這門課的問題。在基礎知識上多花費一些時間盡量講得細致讓大部分同學都掌握,并且適時給予表揚,慢慢的他們就會樹立起自信,堅定了學好本課程的信心。
(三)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
要想上好一門課,首先要對該課程有深入地了解,不斷更新本專業的新知識來充實自己;其次還要了解與該課程有關的其他知識,如金屬加工工藝學、材料學、極限配合等;再次還要掌握學生對每次課的理解情況,以便對下次課做相應的調整。最后還應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每節正課之前準備一個與課程相關或者與專業相關的5分鐘左右的視頻,既可以增加學生的知識,又開拓了視野更可以讓學生自發的培養起對專業的愛好。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過程著重研究圖例。讓學生在讀圖的同時使用制圖工具在圖紙上描繪所有的制圖方法,每一章節都要有相應數量的習題來鞏固。在圖紙的細節方面給予指導,務必培養學生細致、耐心的作圖習慣。
2、充分利用模型進行教學。較復雜的圖形要充分利用模型直接演示,讓學生在看得到、摸得到的情況下獲得初步印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在沒有現成的模具情況下,我們就要借助橡皮泥、紙板、自己動手做等方式來實現模型教學。
六、結束語
在實際教學過程,這種教學方法獲得了學生的認可,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學生對《機械制圖》的興趣愈發濃厚,對于能夠學好這門課程的信心明顯加強,課堂互動積極有效,上課打瞌睡玩手機現象基本消失,課后習題完成情況也有所好轉;制圖能力進一步提高,能夠通過自己或者小組討論讀懂大多數課本上的圖紙。希望通過培養興趣、重視鼓勵、創新教學方法,不斷探索,使《機械制圖》課真正成為學生喜愛的課程。
【參考文獻】
[1]周德藩.跨世紀的戰略選擇〔J〕.江蘇教育研究,1995,(4).
[2]馮增俊.論教育現代化的基本概念〔J〕.教育研究,1999,(3).
[3]周明星.中國教育現代化論綱〔M〕.北京:紅旗出版社,2000,(13).
[4]石偉平.從國際比較的角度看我國當前職教發展中的問題〔J〕.比較教育研究,1996,(6).
[5]魯潔.振興道德:現時代的召喚〔A〕.新世紀教育展望〔C〕.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7.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