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 要:做好檔案工作,關鍵在于檔案人才隊伍建設,沒有適應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發展檔案工作就會成為空話,無法落到實處。只有全面提高檔案工作者的政治、思想、業務素質,才能真正有效提升檔案利用服務能力,促進檔案事業的繁榮發展。
關鍵詞:檔案;人才隊伍;建設
隨著社會信息化程度的推進,檔案信息已成為人們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戰略資源。檔案工作也從傳統的粗放式管理模式,發展為精細化、信息化管理模式,這就對檔案工作者的能力與素質提高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問題是發展之基石,興“檔”之根本,培養和教育檔案工作者,是推動檔案事業發展與創新的基礎。全面提高檔案工作者的政治、思想、業務素質是推進檔案工作發展的前提和保障。現結合我公司檔案工作實際,淺析基層檔案人才隊伍建設狀況。
1 目前檔案隊伍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專職檔案管理人員隊伍嚴重匱乏,難以適應規模擴張的需求。就拿我公司檔案館為例,目前管理著全公司32個全宗單位科技、會計、文書、實物、聲像等十二大門類檔案共計13萬卷(件),依據一九八五年二月十一日勞動人事部、國家檔案局頒布實施的《地方各級檔案館人員編制標準》(施行)第一條第一款以館藏檔案一萬卷確定編制基數;地、縣(區)及縣級市檔案館5 人,館藏不足萬卷,編制適當減少,但不少于三人;第二款館藏超過一萬卷不足三十萬卷的,其超過部分每五千卷增配1 人;超過三十萬卷的,其超過部分每七千卷增配1 人的規定,我公司檔案館至少應有編制20 人,但目前我館專職檔案人員卻從9人減到了7人。據調查這種問題絕非個別現象,隨著檔案服務對象的延伸和檔案信息化建設步伐的加快,人員短缺現象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決,必將嚴重制約檔案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2、檔案工作者的學科背景單一,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檔案事業的創新與發展。以往各單位都存在“認為檔案工作不重要,任何人都可以干”的態度,所以導致現在大多數檔案館、室,沒有檔案專業畢業大學生。就如我館目前7名專職檔案人員雖然都是大專以上學歷,但沒有一個是學過檔案專業的,對于檔案工作都是半路出家,從頭學起。對檔案工作只停留在收集、整理、歸檔、利用等淺層次上,不能對檔案資源進行深層次的開發與編研。隨著現代檔案管理手段與載體的應用,就要求檔案管理者不僅要懂檔案管理知識,還要熟悉計算機、網絡等現代科技手段。當前檔案管理已發展為一項融專業性、技能性、服務性和科學性為一體的工作,檔案工作者專業素質的偏低,使檔案事業的創新與發展步伐放緩。
3、人才隊伍不穩定,人員結構不合理,影響著檔案工作整體水平和質量的提高。目前大部分地區檔案管理職能仍被淡化、虛化,基層檔案管理人員多以兼職為主,且多是非專業出身,這些人員大都是單位的骨干力量,工作事務繁忙,很少有時間靜下心來鉆研檔案業務。從年齡結構看,大部分檔案人員年齡偏大,基本上處于職業生涯發展的中后期,工作積極性不高。例如我館7名工作人員中30歲以下的只有1名,35-45歲2人,45歲以上4人。同時,由于他們缺乏檔案教育背景,檔案從業時間很短且流動性強,工作質量和效率也難以得到保證,造成了檔案人才隊伍的不穩定,工作缺乏連續性,影響了檔案工作的整體推進。
4、檔案管理人員職業發展空間相對狹窄,職業發展的愿望難以實現。雖然當前社會對檔案信息的需求量在逐日上升,但檔案工作者的邊緣化傾向卻依然明顯。職業發展是在職場中發揮個人潛能、實現職業理想、獲得職業尊重的過程。然而檔案管理人員往往被劃為輔助性崗位,“二等公民”的感覺強烈,很難給他們帶來職業的成就感和榮譽感。同時,又因為檔案管理高層次崗位設置的稀缺性,大部分檔案管理人員發展空間受限,職業發展的愿望難以實現,從而使檔案管理人員工作的信心和激情受到明顯影響。
2 檔案人才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
重視和加強檔案人才隊伍建設是提高檔案工作服務功能的保證。筆者認為加強檔案人才隊伍建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轉變觀念、提高認識
領導干部要充分認識檔案工作的重要性,改變以往存在的認為檔案工作不重要,任何人都可以干的態度,努力為檔案事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其次,適當調整組織政策,使檔案工作者有晉升的空間,覺得在檔案部門有奔頭,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堅持以人為本,投入更多的精力,切實幫助檔案工作者解決后顧之憂,使這支默默奉獻的隊伍始終熱愛檔案工作、傾全力投身檔案工作;縮小部門之間的收入差距,使檔案人員的辛勤付出得到認可,使能干事的人得到褒獎,從而使檔案干部隊伍逐步穩定下來。
2、加強檔案管理隊伍的建設與培訓
檔案管理隨著現代社會信息需求的不斷深入,專業性越來越強,并不斷向精細化、多樣化發展。加強檔案人員的計算機應用知識、數字化技術知識和現代檔案管理技術等知識的學習和培訓是大勢所趨,應當以期限短、見效快的培訓形式,通過專題培訓,專家講座等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不斷拓寬知識面,也可通過聯合高校及檔案主管部門進行正規的專業訓練,在熟練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學習新知識,接受新技術,增長新才干,使檔案工作者盡快適應檔案工作發展的新需求。
3、合理配備專職檔案管理人員,改善人才結構,確保建立一支穩定的檔案骨干隊伍。
專職人員隊伍建設是檔案管理隊伍建設的核心部分,基層檔案部門普遍存在編制偏少、人才稀缺的問題。檔案部門要依據《地方各級檔案館人員編制標準》(施行),主動向領導匯報爭取編制,人資部門應按標準配備工作人員,不斷壯大檔案干部隊伍,優化檔案干部隊伍的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確保檔案工作有人搞,搞得好。要千方百計彌合人才斷層現象,吸收具有豐富檔案管理經驗的老同志,創造年輕人成長的自然環境,帶出一批年富力強的接班人,保證檔案人才隊伍的有序更替。同時全面提高檔案人員的學歷層次,吸收檔案專業學歷的人員進入檔案系統工作,改變目前檔案人才隊伍所學專業不對口、知識結構單一的現狀,不斷擴大充實檔案人才隊伍,搞好檔案人才資源配置。
4、健全檔案人才管理機制,改革檔案人才評價方式。
各級檔案部門要克服重學歷、輕能力,重資歷、輕業績的行業傾向,打破專業技術職務終身制,對勇于創新、業績突出的青年人才要敢于破格提拔,建立并推行重在業內認可的專業技術人才評價考核體系以發掘真正的技術人才。
其次,將收入與業績、貢獻掛鉤,獎金向優秀人才和關鍵崗位傾斜,轉變“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回事”的局面。對有突出貢獻的拔尖人才要給予重獎,做到一流人才、一流業績、一流報酬互相匹配,這樣才能真正調動起檔案人員干事創業的積極性與創造力。
5、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對檔案工作的認知程度。
檔案部門應對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強宣傳力度,使各級領導和社會公眾了解到檔案工作不是可有可無的,而且是牽扯到整個國計民生、社會發展、文化發展的重要工作。要利用各種宣傳工具,特別是利用現代網絡信息、電視新聞、以及在每年的“國際檔案日”集中組織大型的檔案宣傳活動等方式擴大檔案工作的影響力,以便各級領導及社會公眾對檔案工作的有一個更為具體的認識與了解,同時取得對檔案工作者的理解和支持。盡量使檔案工作者能夠在心情愉悅、被人認可的環境氛圍中工作,促進他們為檔案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總之,檔案事業的性質決定她必然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保存歷史、傳承文明、造福人類的崇高事業。只有切實加強基層檔案人才隊伍建設,才能真正為檔案工作的發展與推進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劉麗.加強檔案管理工作及其重要性[J].蘭臺內外,201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