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若彤
摘要:大學新生入學后面臨的適應性問題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加之醫學專業自身的特殊性,使得醫學專業新生入學后出現的適應性問題會更多。本文針對醫學高校新生學習的適應性問題進行了分析,并針對相關問題提出了解決措施。
關鍵詞:醫學;高校新生;學習;適應性
大學新生作為醫學高校的一個最年輕的群體,同樣作為初次進入大學學習的學生以及將來的醫務工作人員,由于社會醫療環境對醫學生的學習要求不斷提高,以及醫學知識自身具有極高的系統性和復雜性,使得初次進入醫學高校學習的新生會產生較大的學習壓力,從而引發一系列學習適應性問題。
一、醫學高校新生存在的學習適應性問題
學習適應性(learningadaptability)指的是學習者積極主動地調節自身機體和心理狀態,以此來適應外界環境改變所展現的能力,屬于一個廣義概念。本研究將學習適應性定義為:個體可隨學習條件的改變及學習需求的提高,主動調整自身心理狀態與行為方式,能夠積極解決學習問題,以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學習適應包括對內以及對外適應兩個過程,從學習動機、學習能力、適應教學方式、學習環境飲食及學習態度等5個方面可以體現。目前醫學高校新生存在的學習適應性問題主要包括缺少學習目標、難以適應大學教學方式及無法適應全新學習環境。
(一)缺少學習目標或學習目標不明確
在中學階段,中學生的學習目標以及學習動力都十分明確,就是要考上大學甚至是要考好大學。一旦進入大學,高考壓力的突然緩解就會導致大學生對未來失去方面,缺少自己大學生活規劃,繼而引發學習狀態十分疲軟,具體表現在課堂上,上課無法專心,學習效率極低;課后不會回顧已學過的知識。從而成績不佳就是必然結果,使得大學生更加對學習失去信心。因此,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導致學習動力不足,繼而難以取得一個良好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效果,出現了嚴重的學習適應性問題。
(二)難以適應大學醫學教學方式
醫學高校教學模式對比中學有明顯區別,具有專業性強、課程數目多、內容深、教學進度快、課堂信息量大以及專業學習負擔較重等特點。醫學高校新生缺少可用于自我調配的時間,醫學新生的日常生活白天多為全天滿課,晚上還需要繼續學習,需要準備的考試也較多;且部分醫學新生不能把握住醫學學科的知識體系特點,難以跟上教師的上課節奏以及學習規律,學習更為吃力,繼而引發學習自卑和焦慮恐慌的情緒。此外,醫學高校部分課程教師是由實踐技能較強的專業醫生擔任,他們通常缺少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等方面的相關知識,不能很好的幫助學生學習相關課程知識,這就會挫傷醫學新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從而導致學生學習適應性問題。
(三)無法適應大學學習環境
對比于中學階段的學習環境,大學的學習環境顯得更為自由和復雜。具體表現在社會活動明顯增加,同學之間的交往也更為頻繁且不局限于一個班或者是一個年級,社交對學習的影響也明顯增大。除此之外,大學同學來自不同地方,各自的家庭背景、生活方式、文化觀念以及價值觀均有很大差別,需要新生采取廣泛的包容性去接納去包容。但醫學高校繁重的學習任務嚴重研制了醫學新生的社會活動,部分學生專注于學習導致人際交往能力的欠缺,以至于出現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還有部分醫學新生由于缺乏自制力,面對大學相對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產生了極端放松的想法,他們部分整日參加各類社團組織活動,或則不加節制的進行娛樂活動,將學習完全置之不理,以至于學習成績出現極不理想的情況。
二、醫學高校新生學習適應性問題的教育對策
(一)引導學生規劃,激發學習動力
幫助醫學高校新生建立大學學習生活規劃,增強其學習動力是解決學習適應性問題的主要對策之一。首先,要引導新生建立理想信念??梢酝ㄟ^講座,組織觀看有教育意義電影等手段讓其建立起良好的理想和信念,并讓其有著“救死扶傷”的心理。其次,要培養學生對于醫學的學習興趣。可以為學生講解醫學的進展以及對人民身體健康的重要意義,并通過講故事、播放電視電影等手段提升學生對醫學的興趣。作為醫學高校,可通過學科帶頭人為新生進行新生專業教育,幫助其深入了解所選專業的專業優勢、專業人才需求以及未來的專業發展方向等專業知識。讓新生充分了解所學專業的特點,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從而提供充足學習動力。
(二)創新教學模式,深化專業改革
醫學高校課程設計與教學形式要從新生心理發展實際需求以及各個時期知識學習需要來進行安排,同時要不斷創新教學形式促進大學新生學習適應性的發展。
(三)優化學習環境,創新校園文化活動
醫學高校要著重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構建創新好學的學習環境,醫學高校應加強學校制度建設,嚴格管理以及注重課堂教學,形成一個優質的校風和學風,幫助學生排除不良學習因素的干擾。
(四)充分發揮學生組織在適應性教育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作用
學生組織在引導服務同學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校院各級學生組織可以根據歷年來新生反映突出的問題歸納下醫學新生在入學后存在的適應性問題,提前做好自我教育和服務的工作,并根據具體情況,開展形式多樣、效果明顯的服務活動。通過多年積累,力爭打造出一系列服務新生的自組織品牌,幫助學生盡快度過適應期。
(五)健全新生適應性教育服務平臺,完善新生利益訴求表達的平臺和渠道
學校要時刻注意新生在適應性引導方面的合理訴求,健全新生適應性教育服務平臺建設,比如建立校院、班級的心理咨詢站,健全學生事務服務中心和平臺等。與學生生活學習密切相關的各職能部門,要進一步搭建新的平臺和渠道,用最便捷的方式和時限解決問題??梢越⒉块T自身收集信息、處理反饋、服務同學的新平臺和渠道。各相關職能部門應不斷強化責任意識,建立健全快捷的訴求表達、問題處理機制,提高服務效率。
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醫學高校新生進行行之有效的輔導適應學習是當前學生個人自身發展的迫切需求。醫學高校可以積極創新改變,在教學形式上和內容上以及促進學生發展方式上進行積極改變,這樣才可以幫助醫學新生盡早適應大學學習環境,進而獲得良好的學習成效。
參考文獻:
[1]陳小英.大一醫學生適應性問題與對策[J].南方醫學.2009,(2)
[2]朱麗, 李澤愛. 醫學院校新生入學適應性調查分析[J]. 精神醫學雜志, 2013
[3]石裹瑩, 劉遠海. 大一學生學習適應性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 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