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維
摘 要 黨的十八大提出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樹立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的目標,進一步推進了社會主義文化發展。大學生是當代文化建設的中堅力量,因此提高大學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很重要。基于此,本文從提高當代大學生民族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入手,提出了一些提高大學生民族文化自信的方法,希望可以為我國文化建設做出貢獻。
關鍵詞 大學生 民族文化自信 必要性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文運與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中華文明是迄今為止唯一沒有間斷的文明。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就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上提出的“四個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中華文化五千年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當代大學生是我國民族文化建設的主力軍,因此提高大學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很有必要。
1提高當代大學生民族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1.1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民族文化認同感
民族文化認同感是民族獨立的基礎,是本民族區別與其他民族的前提。當今世界,大學生能夠接觸的文化很多,面對不同的文化和價值觀念,只有不斷提高大學生的民族自信,才能在提高大學生對本民族認同感的同時,肯定各民族的文化差異,才能促進各民族之間的交流,保證人類文明的傳承。加強民族認同感能夠促進民族文化軟實力建設,能夠反映出一個國家的民族精神,增強其國際影響力,為國際文化的良好交流打下基礎。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大學生只有有強烈的民族自信,才能正確對待民族文化的差異,肯定雙方的文化,促進精神層面互相尊重、平等交流,才能夠肯定自己民族的文化,包容其他民族的文化,彰顯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1.2促進大學生的道德素質和個人修養的提升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文化之邦,禮儀的產生歷經了幾千年,禮儀文化內容及其豐富,對人們的日常行為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禮儀文化是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通過學習禮儀文化中尊老愛幼、公正廉潔的精神,能夠很好的提升自身道德素質和個人修養。
大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形成是一個知、情、意、行的交織漸進過程。加強民族文化自信就是從大學生知的層面開始,然后隨著大學生情、意、行的慢慢發展,將其內化為大學生的精神信念,進而促進大學生道德素質和個人修養的提升。
1.3有助于構建大學生的民族文化價值觀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推進,我國文化中逐漸涌入很多外來的文化,一些大學生由于民族文化意識薄弱,民族文化自信心不強,文化價值觀不正確,導致對外來文化盲目崇拜。例如很多大學生熱衷于西方的圣誕節等節日,忽視我國七夕等傳統節日。因此,加強大學生文化自信,有助于構建大學生的民族文化價值觀。民族文化中的優秀文化會對大學生的人格思想、心理結構、精神面貌、風俗習慣等多方面產生影響,只有加強大學生的民族文化自信,才能加強大學生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進而構建正確的民族文化價值觀,更好的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華。
2提高當代大學生民族文化自信的方法
2.1加強高校人文素質教育
學校是大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高校加強人文素質教育,能夠有效幫助大學生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加強高校人文素質教育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高校要擴大人文科學社會課程的比例,建立人文科學課程體系,目前,我國很多高校民族文化課程設置不足,高校應根據民族文化教育的根本目標設置文化教育課程,大力加強關于民族文化建設體系中的師資隊伍、民族文化網絡、校園民族文化的建設,合理設置人文科學課程比例,提高大學生民族文化自信;其次,要始終確定社會主義主流文化的核心地位,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有著社會主義的特殊性,因此,當代大學生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高度的警惕性,在理論和實踐上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觀,堅持走馬克思主義道路,自覺抵制資產階級腐朽文化對于本民族優良傳統文化的侵蝕;最后,高校要大力開展民族文化實踐教育,使民族文化滲入大學生的思想和日常生活中,讓大學生接受正確的民族文化教育,在民族文化的熏陶下,不斷增強自身素質,提高民族文化自信,高校還可以組織大學生參觀井岡山等革命根據地,使大學生親身體驗民族文化精神,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民族文化認同理念,進而提高大學生對民族文化的信心。
2.2營造良好的文化學習環境
人創造環境,環境同樣也創造人。一方面,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認識水平、價值觀念、審美標準等來改造、利用環境;另一方面,環境以其自身的形象對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環境可以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其中社會環境對人的影響更大。營造良好的文化學習環境圍,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家庭環境,家庭是大學生成長的地方,對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影響巨大,在家庭中應注意營造民族文化氛圍,幫助大學生樹立民族文化自信;二,社會環境,大學生處在社會中,很難做到不受社會環境的影響,因此國家應引導良好的社會風氣,形成社會文化,深化社會旳文化感染作用;三,網絡環境,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對大學生的影響越來越深,應凈化網絡環境,加強網絡的文化引導作用。
3總結
總而言之,當代大學生是民族文化建設的主力軍,提高大學生民族文化自信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民族文化認同感、促進大學生的道德素質和個人修養的提升、構建大學生民族文化價值觀。因此,應從學校、家庭、網絡、社會等幾方面入手,提高大學生的民族文化認同感,幫助大學生提高民族文化自信。
參考文獻
[1] 王明丹.淺談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的缺失與培養[J].才智,2017(15):91.
[2] 吳華.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的缺失及其重構策略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24):60-61.
[3] 王堃.當代大學生文化自覺培養路徑探析[D].天津工業大學,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