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慧
摘 要:語文課堂就要構建以學生的發展課堂教學模式。所以,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組織多種活動來培養、激發、提高和促進,學生的主體性被徹底激活和發揮,一方面通過調動自己的知識體系接納新知,融合運用,另一方面隨著語文知識的不斷學習,學生在語文課堂中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并在循序漸進的語文學習中提升綜合素養和語文品質。
關鍵詞:高中語文;主體性;思考;解讀;應用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課改的基本理念,也是確保語文課程價值最大化實現以學生全面發展的理論依據。素質教育的內涵就在于強調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因此,語文課堂就要構建以學生的發展課堂教學模式。所以,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性,鼓勵學生在獨立思考問題,引導學生自主解讀文本,并通過自由應用的過程感受語文課程的存在價值,這些無一不是需要教師組織多種活動來培養、激發、提高和促進,學生的主體性被徹底激活和發揮,自然會對語文產生發自內心的熱氣之情,主動學習,積極思考,一方面通過調動自己的知識體系接納新知,融合運用,另一方面隨著語文知識的不斷學習,學生在語文課堂中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并在循序漸進的語文學習中提升綜合素養和語文品質。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就是自身學習知識的能力提高,不斷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則能夠更快速度的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本文就如何在高中語文課堂中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展開論述,以促使學生在和諧的語文課堂中獲得良好的綜合發展。
一、通過情境創設,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主體性的發揮,首先一點就是要學會自主思考問題,如此,學生才能有自己的聲音,有自己的見解,有自己對課文的感受和體驗。這些都是學生的自主性。當學生自主思考問題的過程,就是學生在逐步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學生的情感才能隨著文本的情感基調進行共振,才能夠觸摸文本的主旨思想,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才能夠使得學生理解文本成為有效活動,并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也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所以,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以如何凸顯學生的自主性來進行教學設計,通過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這一教學形式既能夠凸顯學生的主體性,有能夠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學生主體性的催發不僅對學生健全發展影響很大,還對學生提高語文學習質量有著密切聯系。如:教學《祝福》時,為了充分激發學生自主性,進一步鍛煉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問題思考和探究能力,以及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在教學時,教師列出下面幾個問題組織學生思考:(1)通過熟讀文章,你認為文章中的魯四爺是一個怎樣的人?(2)經過對文中人物的了解,你覺得祥林嫂是一個怎樣的人?(3)你能談一談,祥林嫂的悲慘命運表現出的是怎樣的一種社會現狀?(4)你能告訴我,這篇文章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教師在問題羅列之前,先組織學生認真的熟讀文本,然后讓學生靜下心來結合教材文本對這些問題一一進行思考,學生從初讀課文感知文本大意,到默讀課文進行情感共融,再到用自己的思想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借以提高學生的文本理解能力。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決定了其閱讀文本質量的高低,尤其是針對高中生,教師的教學模式是“精講多練”,意味著學生就要主動多讀多思,進而充分發揮自我的主動性,掌握知識,鍛煉能力,從而使得教師實現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的教學目標。
二、小組討論學習,提高學生自主解讀文本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解讀文本是語文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是鍛煉學生分析文本、研究文本、鑒賞文本的主要途徑,也是不斷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質量的有效活動。事實上,我們從現實教學中發現,受應試教育思想影響,教師成為了解讀活動的主角,一講到底,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提供給學生,學生的主動性得不到激發,對文本的思索和研究、探索缺少時間的支持,自然,很多學生對文本理解能力就比較弱,有的學生通過依靠死記硬背的方法掌握知識。怎樣改變這種現狀,把課堂真正交給學生,讓學生唱主角,讓學生親自解讀文本,深入理解,鞏固知識,建構自我的知識體系。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教師及時更新觀念,改變教學方法,為了進一步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將解讀課變為學生自主交流的課堂,為他們搭建獨立思考和小組交流的平臺,以確保學生在自主解讀中提高語文學習質量。例如:在解讀《林黛玉進賈府》時,教師為了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性,鍛煉學生的文本解讀能力,深入對人物形象描寫的分析,教師對描寫王熙鳳的那段一百來字的文字提出來,“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帶著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系著豆綠宮絳,雙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裉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解讀, 學生可以大聲說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在交流討論中學會掌握知識,這一搭建的學習平臺,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性,另一方面有助于高效語文課堂順利實現。
三、搭建交流平臺,提高學生自主表達能力
語文是一門應用很強的學科,教師利用語文的價值,給學生創造實現語文素養、表現語文知識的平臺,那就是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的給學生搭建自主應用的平臺,引導學生可以通過語言進行自主表達,也可以通過自由寫作應用所學的語文知識。同時,這一鍛煉也是為了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做好基礎性工作。如:組織學生進行自由寫作。學生發揮想象力,想些什么就寫什么,寫真言,表真情,抒發對社會上一些熱點焦點問題的看法和觀點,提高學生寫作質量,并展示自己的個性。
總之,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學要從多角度入手,組織多種語文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為構建真正高效的語文課堂打下堅實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