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華嚴
摘要:在現代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尤其要強調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該積極地探索如何通過科學的方式,根據每個學生的情況,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這是現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對初中數學教學提出的一個重要的要求,只有真正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夠挖掘出學生的潛能,為學生日后的成長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成為了我們關注的重點。
關鍵詞:初中數學;創新能力;培養方法;思考建議
在現代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該積極地探索如何通過科學的方式,幫助學生進一步挖掘出自身的潛能,在此基礎上促進學生的創新能力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同時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升。實際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必須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思想的約束,只有這樣,才能夠在實際探索的過程中找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
一、創新意識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必要條件
教師應該對傳統的教學方式充分認識,變"教師主宰"為"教師主導",變"注入式"為"啟發式"變"學生被動"為"學生主動"。教師可以通過深度挖掘教材高效的駕馭教材,把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新知識新問題引入課堂,與教材內容有機結合引導學生去主動探究。善于發現問題和敢于提出問題是創新的前提,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好發現對新事物好奇心,讓學生大膽質疑、探索。還要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每一名學生都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因此就要求每一名學生都要在學習過程中加強自己的參與意識,重視與老師的交流與同學的交流,找出自己的不足,努力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鍛煉自己的創新思維,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教師應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標,進行大膽突破,勇于創新。 豐富課堂內容,提高學生對數學課堂的興趣和積極性,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討論解決問題。
二、建立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創造性的思維環境
教師應以訓練學生創新能力為目的,尊重學生的愛好、個性與人格,以平等、寬容、友善的態度去對待學生,以學生為主導,教師則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大膽的提出疑問,改變自己嚴肅的教學風格,活躍教學氣氛。學生在寬松的教學環境中發揮自主學習時,教師要不斷的從學生積極思考的表達中塑造學生的成就感。培養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興趣是學生創新學習的重要動力,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熟悉的事物去組織教學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在學習中的創新意識,敢于突破自己,戰勝自己,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能力,找到自己合適的學習方法,不斷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創造濃濃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多觀察多猜想多討論。
三、重視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方法和創新能力
重視學生的創新實踐,首先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創新方法,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重視學習過程,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習集體的創新能力。教師通過為學生提供具體的指導方法來指導學生合理的安排學習時間。不僅要強調課前的預期,認真聽課,更要強調后續復習的及時性。學生要養成良好的學習規律,注意勞逸結合。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多用腦子去想,不斷提高自己尋求創新的方法。老師要對學生進行指導,針對不同的問題,不同的考察內容劃分不同的小組,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讓他們在共同的目標下擦出創新的火花。在不斷的學習中培養出學生自己的創新能力。
四、合理安排作息,提高學習創新能力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我們都知道,時間對于我們來說是不可逆轉的 ,因而不要再讀書的時間玩耍,在睡覺的時間讀書,要學會勞逸結合,合理的安排我們的作息時間才能充分利用時間,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當我們在合理的作息時間安排下,針對不同學生不同的自身特點來設定屬于他們自己的學習方法,比如說:早起晨讀有助于加深記憶,課前預習提前掌握知識重點,提高對課本的理解。利用學生對歷史人物或典故感興趣,教學中結合這一特點引入人物事件,激發學生對課本的興趣與理解。學生理解的多少直接關系著他們學習效率及創新能力,因而只有合理的安排作息時間,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吸收并消化課堂知識,才能使我們對課堂知識更加深刻!
五、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上,不僅需要教師的努力,還需要學生在學習思維上的轉變。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不斷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促進學生從被動地完成學習任務,到主動地學習數學知識,不僅在課上學習課本中的基礎知識,還要在課下學習一些課外知識,從而不斷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與視野。同時,在處理事務方面要為學生提供獨立處理的機會,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能力,能夠有效增強他們的成就感與自信心。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上具有自主性,在處理事情上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六、分層教學,促進學生的成績提升
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需要充分地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教師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可以通過分層教學的方式,根據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學習能力及認知能力等,為每個學生制定適合其發展的學習計劃,可以有效地促進學會學習成績的提升。在分層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做到教學內容分層。將考試命題的方向與學生的實際水平相結合,根據學生不同的發展特點,為每個層次的學生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其次,要做到作業分層。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要布置不同難度水平的作業,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針對性的練習。
結束語:總之,在當前新課改的背景下,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創設多種情境,為學生學好知識提供良好環境,逐步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才能讓學生把學到知識轉變為技能,才能讓學生在探索過程中自主地發揮智慧和潛能。
參考文獻:
[1] 王曉俊.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0(12)
[2] 張驥. 從初中數學教學中談創新思維的培養[J]. 才智. 2010(16)
[3] 任學偉. 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 考試周刊. 2009(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