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艷
摘要:創設課堂教學情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前提。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想讓學生自覺主動的投入到學習當中去,就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興趣,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情境教學則可以很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在數學課堂上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程度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可以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積極思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情景教學;興趣
一、生活情境的創設
教師在教學中要設法為學生創設一種生活情境,營造一種實際應用知識的氛圍。數學如果脫離了生活實際,就會變得十分抽象,而且枯燥無味,但如果把數學同我們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用數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數學就會變得十分有趣。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抓住這一點,有意設計一些和學生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有趣的問題,引導學生去發現、探究、解決,把學生引入到有趣的教學情境中來,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意識和探究數學問題的熱情。例如,我在教授“勾股定律”這一內容時,我精選了一個學生很感興趣的生活事例,向學生展示了一個很有趣的圖形——第24屆國際數學家大會會徽圖案,它像一個轉動的風車,揮舞著手臂,仿佛在向世界各國的數學家們招手呼喚。與此同時我還設計了兩個問題,引導學生來回答下面的問題:(1)你見過這樣的圖形嗎;(2)你聽說過勾股定律嗎;(3)這二者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在學生的一片好奇聲中,我解釋道:“這個圖案是我國漢代數學家趙爽用來證明勾股定理的‘趙爽弦圖加工而來,展現了我國古代對勾股定理的研究成果,是我國古代數學的驕傲。”這樣一來教師以生活中的圖案作為情景引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很自然地走進了神奇的勾股世界,投入到了具體探索中。
二、創設故事情境
利用有趣的數學故事進行教學,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還可以揭示數學學科中的人文精神,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數學審美能力。例如在講“無理數”這一節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講述西伯斯為了捍衛真理而被謀殺,最后被裝進口袋里扔進地中海的故事,學生必然聽得津津有味。在“簡單事件的概率”教學時,可以講述梅勒和他的朋友賭局分配金幣的故事,讓學生感悟概率的簡單應用。又如我們耳熟能詳的《龜兔賽跑》的寓言故事也可以被引入進來。我在復習“函數的圖像”時就用到了這個故事:烏龜和兔子賽跑,兔子開始遠遠領先于烏龜,兔子就驕傲了,在路邊睡了一覺,而烏龜卻一直往目的地奔跑,最終烏龜獲得了冠軍。我把故事情節變成了相應的函數關系,并用簡潔的函數圖像描繪出來,再次展現了數學的魅力,提高了課堂效率,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創設游戲情境
競爭意識是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意識,對于提高學生整體與個體的認知水平具有積極的作用。教師要善于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這種競爭意識,可以通過創設游戲情境的方式來讓學生體驗競爭,在競爭中不斷提高自己。在驗證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時,教師選擇了游戲接龍的方式,由任意一位學生開始,針對方程2X+Y=40,任意給X(或Y)一個值,點班級另外一名學生,說出相應的Y(或X)的值,再由這位學生給出新的X(或Y)的值,依此重復進行,教師強調,看誰算得又快又準。學生對這種方式都很感興趣,都能認真思考,積極參與,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熟練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組的驗證方法。此外,我還經常鼓勵學生將自己設計的一些游戲搬到課堂上,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的合作與良性競爭,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十分活躍地參與其中,在游戲中互相影響、互相溝通、互相補充,達到共識、共享、共進,真正實現共同進步。
四、創合作探究情境,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學習中會遇到很多的疑難問題,更多的時候學生不知道怎么去解決,這個可以通過合作探究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合作更講究的是團隊精神,組織小組成員對疑難問題進行討論,發揮每個成員的優勢,共同探討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這樣的學習,更能加強學生間的交流,避免了因勢單力薄而得不到解決的途徑,激發出學生探究的學習興趣。通過合作取長補短,促進每個成員的進步,這無疑又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如:七年級“截一個幾何體”教學中,教師先對本課內容進行一些介紹,然后提出問題:用一個平面去截一個正方體,截面除了是正方形、長方形,有沒有可能是三角形、梯形、五邊形、六邊形、七邊形呢?這樣的問題一經提出,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出來了。但是這個問題單靠學生獨立個體是很難全都解答出來的,此時進行合作探究(或是討論,或是動手操作等方式),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獲得的答案遠比老師包辦給出答案更能讓學生接受,也更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
總結:言而總之,合理有效的創設教學情境,能夠讓數學課堂教學更加接近生活,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所以接收知識也會更加輕松容易。與此同時,數學課堂情境的創設如果能夠以引趣、激疑以及誘思為前提,那么毋庸置疑數學課堂會更加的活躍有趣,能夠充分的激發學生的熱情,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蘭華.淺談初中數學情境教學[J].神州,2011(12)
[2].李桂玲.初中數學情境教學創設分析[J].數學教學通訊,2013(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