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絨
摘要:小學語文較好地傳承了人類文明當中的精髓,具有優美精練的語言,引人入勝、打動人心的故事,寬廣的知識領域、全方位的視野。因此如何提高學生們對語文這門學科的參與度,提高他們對語文學科的興趣性,就成了所有語文老師需要首先解決的問題,只有解決好這個問題,才能為學生們學好語文打造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課堂教學;學習興趣;教學策略
興趣能激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欲望,喚起學生對語文學科的愛,誘發起學生探求語文知識的主動性。如何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是每一位語文教師研究的話題,首先教師應努力為小學生創造適宜的語文課堂教學環境,要把語文課上得津津樂道,繪聲繪色。所謂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是指學生對學習活動或學習對象的喜歡或愛好的傾向,它是學習動機中最為積極、最為活躍的成份,也是推動學生努力學習的動力。當一個學生對某種學習產生興趣時,便會積極地、心情愉快地去學習,而不覺得學習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對小學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主要是在語文教學活動中進行的,依賴于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下面筆者結合教學活動談一談具體的做法和感受。
一、巧妙構建教學情境,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有效培養自身班級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教師首要完成的任務就是深入了解教材內容,并有效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情境的構建,促使自身班級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夠通過情境的輔助感受到語文學科的魅力,從而進一步提升自身的語文學習興趣。為了有效達到這一教學目的,教師在實際過程中可以結合教材內容的特征運用故事情境導入法、多媒體情境導入法、角色扮演游戲情境導入法等多種教學模式。合理的情境導入模式配合特點的教材內容,學生就能夠真正做到身臨其境,從而促使自身的語文學習興趣能夠在已有的基礎上獲得最大程度的提升。
二、師生互動,探索性學習
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而不是老師,因此,教師的教學也需要從學生出發,才可以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興趣,倘若學生一直被教師"牽著走",學生就會漸漸喪失興趣和耐心,這對于語文課程的學習來說是很不利的,因此,教師應該學生和學生進行互動并適當引導學生就進行探索性的學習。要做到這一點,教師需要認識的課堂不僅僅是教師一個人的舞臺,而是需要教師和學生的交流,教師不可以一個人在黑板上講課,學生只能傻乎乎的坐在下面聽講,而是應該適當的拋出一些探索性的問題,不急著給學生答案或者結論,而是讓學生自由討論并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給以自己的建議,并在最后做出一些總結性的補充。這樣,教師才可以充分的激發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讓學生自己學會動腦,并對研究和解決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創設激疑情境,引發學生好奇心
好奇心是指對新知識、新事物、新問題有很強的求知欲和濃厚的興趣。激疑是進行教學的重要策略,善于激疑才能引起學生的積極思維,才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因此,我們常常創設激疑情境,引發學生好奇心,驅使他們全心地投入到知識的探究中。如教學《矛和盾的集合》時,上課開始,我設下懸念問學生“古時候,人們在戰場上打仗,用的最多的武器是矛和盾,到底是矛能穿過盾,還是盾能擋住矛?”有的學生脫口而出:“矛能穿過盾。”有的說:“盾能擋住矛。”兩種意見學生爭論不休,我又問:“如果把矛和盾集合,那將是怎樣的武器?”學生面面相覷,好奇之余,急于知道其中的奧秘,急忙打開書閱讀起來,從而激發了學生主動探索的欲望。疑問使學生產生好奇,好奇又萌發起學生想實踐、想創新的意識,所以激疑不僅可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
四、幫助學習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及時開展預習和復習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獨立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都有重要的意義,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預習和復習的方法,提前對問題有自己的想法能夠幫助學生提高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和老師都會有所進步,學習也會蒸蒸日上。及時的開展預習就是準備一下教師將要講解的內容,這樣學生不會感覺特別陌生,更重要的是學生帶著一定的期待進行語文課文的學習將會很不一樣。與之相適應,復習能夠扎實學生的學習基本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真正的有所收獲,當然預習和復習工作的展開不是為了完成任務,學生應該端正學習態度,不能投機取巧,這樣學生的學習能力才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教師可以布置相應的作業對學生加以督促,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學生自愿自覺的嚴格要求自己,才會事半功倍。
五、創新評價機制,全面整體的對學生作出評價
傳統的語文課程對學生進行評價,一直使用的是單一的語文考試進行考核的方式,這種方式對學生的判斷并不準確,很多學生不擅長這次考試內容,得到的分數就差強人意,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消退,學習興趣也就自然而然的降低。為了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采取一種全面的評價機制,對學生進行評價,激勵學生繼續產生對語文活動的積極性。多元化的語文評價機制,能夠讓學生全面了解自己的身體素質,更加積極的投身語文活動中,養成終身語文鍛煉的意識。語文課程評價,要以鼓勵為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適當的進行鞭策,也能讓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語文學習。
小學階段的學習應以輕松,寓教于樂的方式來進行,讓孩子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之中進行學習和培養學習興趣,減輕學業上的負擔。語文教學應采用活潑有效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之中成長、學習,陶冶學生的情操、感受語文之美,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之下激起對求知的欲望,主動去探索知識,利用學生的興趣為之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之中,老師嘗試多種教學方式,充分使用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學生興趣是教學的突破口,老師緊抓此特點,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增強學生自覺學習的能力,在輕松的氛圍之中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使老師和學生一起進步,一起收獲,一起學習。
參考文獻
[1]尹紅.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 科技創新導報,2015,(11).
[2]田秀蘭. 小學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3,(11).
[3]鄭計修. 小學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之我見[J]. 學周刊,2012,(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