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丹
【摘 要】伴隨著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與實施,高校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日益受到重視。如何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英語教學體系,結合學生自身專業的發展需求,積極開展專業特色與行業特色鮮明的英語教學改革,以進一步提高高校大學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已成為我國高校相關教育人員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關鍵詞】就業導向 高校英語 問題及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8.162
隨著高校教育的不斷發展,英語在教學中的地位也越來越凸顯出來,英語教學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目前,社會中的大部分企業在招聘高校畢業生時,不僅注重其在校成績,更是注重其實踐能力,要求高校畢業生能夠盡快地適應自己的崗位。尤其是一些涉及到國際貿易業務的單位,對于學生的英語水平要求更為嚴格。這也就意味著,高校教育面臨著全面改革的挑戰。由于這一現狀的存在,就反映出了我國高校英語教學與畢業生就業需求之間存在的差距。
一、就業導向下高校英語創新教學面臨的新問題
(一)教學目標“傳統化”
由于受到傳統的教育經驗以及教學理念的影響,高校英語課的教學目標也相對簡單,基本定位于“基礎英語”的發展方向。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知識經濟社會的到來,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深入發展的今天,高校不僅僅要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基礎英語能力,更需要進一步發展學生現代化的職業素養和專業英語運用能力。顯而易見,現有的高校英語教學目標的定位已與時代逐步脫軌,如不及時對教學目標進行完善和調整,將嚴重影響到英語課在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教學內容“一本化”
根據國家教育部門的有關規定,高校的英語教學都需要使用同一版本的教材,以確保英語教育的內容能夠統一、體系完整。這種“一本化”的模式雖然可以有效保證了英語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和連貫性。但是對于奉行“實用主義”的高校來說卻無法滿足其實際需求。這導致了絕大多數的學生開始對英語的重要性缺乏深入認識,認為英語是形式課程,自己只需要學習好專業知識就可了。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英語課被學生忽視,教學水平停滯不前,教學效果也大打折扣。
(三)教學方法“單一化”
由于受到客觀條件和學生自身條件的影響,學生的身心、心理和個性發展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表現,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這些變化,采用與之適應的教學策略和方法,才能達到提升學生整體基礎素養和水平的目的。但是,結合我國高校實際,教師在進行英語課教學時,過于強調教學任務的完成度,而沒有把教育活動和學生的實際進行有機整合,使得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時,墨守成規,即“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學生主體地位無法得到呈現。這種單一化的授課模式已難以滿足學生的興趣需求,英語教學也因此陷入困境,處于為難的境地。
二、以就業為導向的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策略
我國的教育事業發展越來越快,高校擴招規模不斷加大,這就意味著,同樣的高校學歷的畢業生越來越多,當他們完成高校學習步入社會參加工作時,所面臨的就業壓力也是前所未有的。現如今,高校英語教學依舊是過于注重語言知識的理論教學,學生所掌握的知識與社會就業的要求存在很多不相符的情況。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深化教育改革,改變以往只注重理論知識教育而忽視學生實踐能力的教育模式,以提高學生就業率為導向,使我國的高校英語教育走上更快、更順利的發展道路,為我國的高校教育事業提供更大的推動力。
(一)正確定位高校英語,以就業為導向進行英語教學
高校開設英語課程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讓學生畢業之后運用這些知識來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因此,高校英語教學必須要有一個準確的定位。一是高校英語的教學目標應當更為明確,并且要將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為最終的教學目標,從而使師生的教學活動都能夠圍繞這一目標來開展。二是要將英語運用能力,如英語聽力、口語等作為英語教學中的重點,提高其在英語教學中的地位,讓學生能夠聽得懂、說得清,當然,英語基礎知識的教學也不能忽略,而是要適當調節各個知識點之間的比例。
(二)以學生未來就業能力為核心合理設置高校英語課程
高校英語課程的設置,應當將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為依據。這是因為學生在未來的就業中,不再僅僅是對學習的知識進行理解、吸收和測驗,而是要能夠運用所掌握的英語知識和技能去解決工作中的問題。那么,英語課程的設置就要有一個系統的英語課程教學體系。一方面,要適當調整英語課程的時長,讓學生既能夠在課堂上有充足的時間去學習、理解、記憶教師所傳授的教學內容,又能夠有相對較為自由的時間去自主地學習,利用這一部分時間來尋找自己的不足,解決英語學習中所遇到的障礙,從而達到英語學習方面的快速提升。另一方面,要對英語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適當地調節。根據學生所學習的專業,將學生未來的就業方向與英語教學相結合,適當增加專業英語的內容,讓學生能夠學會更多與自身專業相關的英語知識,掌握與未來就業直接相關的技能。
(三)采取富有創新性的英語教學模式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應當正確認識自己的地位。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往往是教師掌握課堂上的教學節奏,向學生們灌輸所要教授的內容,而學生們只能被動地接收這些知識。這就導致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低下,學習效率自然也就不高。進行英語課堂創新性教學,把學生放在學習中的主題地位上,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去探尋這些知識,不僅能夠改善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問題,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為將來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做好鋪墊。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以及國際交往進一步深入的當前環境背景下,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已成為當代高校大學生良性發展,增強就業競爭力的有力保證。為此,高校有關教學工作者,應以學生的就業發展為導向,在教學中體現“實用為主”原則,致力于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為其日后的就業發展奠定良好的英語語言基礎。
參考文獻
[1]魏繼華.就業導向下高職商務英語人才職業能力培養研究[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2).
[2]張鵬.基于就業導向的職高教學體系探討[J].文學教育(中),2011(03).
[3]石鐘玲.基于就業導向的中職英語教學的思考[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