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英
摘要:地基作為建筑工程結構當中的主要方面,地基質量直接影響到工程的總體質量,因此地基施工極為關鍵。鉆孔灌注樁由于其本身具備諸多優勢,因此在地基施工當中極為受到推崇??墒窃阢@孔灌注樁施工當中,大多數工程為不可見的,因此加大了施工難度,為鉆孔灌注樁施工的執行構成了障礙。而通過長期實踐可以發現,在針對這些技術難點是也構成了相關的防范對策,能夠提升施工的質量,以此保障工程的有效執行。
關鍵詞:建筑施工;鉆孔灌注樁;技術;要點
導言:目前,我國的許多地區的各類建筑工程項目都正在快速發展,需要建筑師不斷提高施工技術,以滿足人們更高的生活需求,為人們提供便利。鉆孔灌注樁作為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技術,具有技術先進、效率高等特點。我國的鉆孔灌注樁技術在實際運用中還有一些限制,但在目前,人們對此技術也相對較為關注。在建筑項目的施工過程中,鉆孔灌注樁技術已經被普遍應用,此技術對現在的時期來說,是較好的樁基技術,不過在建筑施工過程中,也還是有一些問題存在。
一、鉆孔灌注樁的定義與特點
(一)鉆孔灌注樁的定義
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也就是使用機械鉆孔、鋼管擠出土壤或采用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打出樁孔,然后其內不放入鋼筋籠、混凝土而做成的樁,加以固定。
(二)鉆孔灌注樁的特點
與傳統的打入樁中的錘擊方法相比,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具有施工噪音小、震動程度小的特點;其次,還能夠建造比預定樁直徑大的多的樁,縮小樁的誤差范圍;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可以在各種各樣的地基上進行使用。
二、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現狀分析
目前,許多施工方建筑施工中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還不夠成熟,經常會出現以下幾個問題:
(一)成空速度慢,費時費力,殘留物污染環境
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雖然具有一些優勢,但是還存在著一些缺陷,例如,成空速度較慢,施工耗費時間較長,殘留泥渣污染環境等。由于使用的是先進施工設備與工具,施工前需要準確考察地形和鉆孔的位置,成空速度較慢。而且雖然鉆孔的施工噪音和震動非常小,但是比較費時間,影響效率。鉆孔過后殘留的泥渣難以回收,會嚴重污染環境。
(二)混凝土比例配合不標準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的比例配合極為重要,關系著工程能否順利施工,以及施工完成建筑物的建筑質量。一些建筑施工隊施工時,對混凝土的比例配合不清楚,經常會使用不符合標準的混凝土,混凝土的砂率需要控制在40~50%之間,水灰比例也需要是0.4~0.5,混凝土坍落度需在16~18cm之間,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建筑施工中需要嚴格調配混凝土的比例,保證工程建筑的質量,否則會出現極為嚴重的后果。
(三)鉆孔處理不干凈
使用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樁的底部出現大量的沉積的殘渣,在進行第一次灌注時不能正常泛漿,鉆孔的底部距離導管很遠,混凝土的灌入量有時又很少,導致不能完全掩埋住導管,影響了建筑施工的工程質量。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在于鉆孔沒有完全處理干凈,施工人員對鉆孔的檢查不到位,沒有仔細進行檢查。
(四)導管易出現泄漏
導管泄漏是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極易出現的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①泥漿過于粘稠,施工人員在鉆孔灌注樁導管需要埋藏的深度時,不易分析混凝土需要澆筑的高度,導致導管出現滑脫,脫離了混凝土的堤面,出現漏管現象;②導管出現被堵住的情況,主要是由于導管下埋的深度較淺而影響的。出現這種情況多半是建筑施工方沒有進行準確系統的檢測和校準而導致的,使其出現了很大的誤差。
三、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應用要點
(一)埋設護筒
必須要選擇4±1mm的鋼板作為成孔中的護筒,并還要將加固設備選好,加固設備包括上中下三種設備,尤其是在剛度上必須要滿足基本的要求,還要將頂面的高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尤其是軸線和控制中線的位置,一定要對稱。護筒需埋設在100~150cm,在埋設的過程中,這一埋設范圍是不能夠小于回填的土層的,在高度誤差上,也不能夠小于5cm,滿足基本的建設要求,這樣才符合鉆孔灌注樁技術的需要。
(二)鉆孔深度和空口高程不達標
前期的工程勘探完成后,一些廢棄物可能被回填到孔洞中,而相關人員在計算空口的高程時,可能會將其計算進去,造成孔口高程不達標。所以要在施工時,觀察孔洞的具體情況,在進一步施工前要進行測量工作。另外,在施工過程進行中,要充分考慮其他因素對測量繩的影響,例如溫度的高低等。盡量在施工前對測量繩進行測量,防止不必要的誤差或錯誤。
(三)混凝土灌注施工
首先,以建筑施工設計要求為導向,對混凝土材料進行采購,混凝土配比設計要達到最佳化,加強管理混凝上質量;其次,施工混凝土灌注時,應注重在300~400mm控制鉆孔底部和護筒底部距離,初灌硅施工質量必須得到保證,且硅凝結時間必須考慮到,這是使混凝土灌注時間被有效控制的關鍵,灌注施工中注重對孔壁情況實時監測,注重對灌注速度和時間進行合理調整;最后,在硅初凝后,把固定的鋼筋籠拆除,達到同時收縮混凝上和鋼筋籠的效果。
(四)處理鋼筋籠的上浮
混凝土灌注過程中如果沒有及時準確的控制灌注速度和導管的填埋位置,在對鋼筋籠進行提升時就容易出現鋼筋籠上浮的現象,所以需要科學的對混凝土的關注速度進行控制,減少混泥土上升高度對鋼筋籠地面的沖擊力。施工人員要對混凝土的高度進行隨時的測量,能夠及時拔除導管,避免出現鋼筋籠上浮的情況。此外還需要全面的檢測導管的轉動方向,使導管與鋼筋籠能夠準確的分離,避免對鉆孔造成影響。
(五)孔道發生變形
如果施工現場的土壤環境太復雜,鉆孔時孔道之間相互影響,或孔道還沒有完全穩定就進行其他孔道的鉆孔,就會造成孔道受到振動,這些都易造成孔道的變形甚至塌陷。如果孔道周圍的土壤的壓力較大,就容易造成孔壁向內壓縮,產生縮頸現象。還可能發生第一次灌注混凝土時埋管沒有達到一定的深度,導致堵塞灌注的導管,造成鋼筋上浮。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由于目前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于建筑行業的相關技術及相關建筑產品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科學合理的建筑施工技術對于建筑企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就常用的鉆孔灌注樁技術而言,其廣泛合理的應用對于在建筑施工過程的諸多方面都具有積極效果,能有效提高施工質量,加快施工進度,對于企業的效益從而也有了強有力的保障,企業在長期發展的道路上才可以更順利,更快速地前行。
參考文獻
[1]封韶飛.基于建筑施工中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探析[J].居業.2016(01).
[2]陳鵬.建筑施工中的鉆孔灌注樁技術應用探討[J].江西建材.2015(11).
[3]李世穩.房屋建筑工程中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的應用探究[J].江西建材.2014(18).
[4]王健.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中華建設.2012(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