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
摘要: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快和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在全民中普及英語是一項戰略任務,英語學習將更加注重英語的實際應用及作為一種文化交流工具的作用。學習策略是英語學習者獲取語言知識和信息,進而有意識地調節自己的行為所采取的步驟,方法和技巧的過程。為此,本文就英語學習策略中的幾個基本問題作初步分析,以起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學習策略 認知 元認知 情感
一、問題的提出
英語作為一門高考科目,受到學生、家長、教師乃至整個社會的關注。學生們懷著急切的心情想要快速提高英語成績,進而在考試中占據優勢地位,然而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它內在的特點和可供探索的學習策略。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縱向、深入的推廣,英語學習策略的研究和使用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
本人根據從教近20年的經歷,認為英語學習策略的探究一方面能夠指導老師更好的優化課堂內外的教學,提高學生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優化教師的教育觀念,提高英語教師的整體素質和教學、教研水平,促進英語教師在研究中不斷用更加先進的理論武裝自己,實現專業成長,更好的為學生們服務。
1.傳統教學存在的弊端。
在新課改的理念下,往往是一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即所有的教學活動都圍繞著教師的講授而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合作交流的機會。長期以來,導致學生養成不動腦筋的不良習慣,從而阻礙了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的技能以及能力的發展。而新課改的重點之一就是如何促進教學學習方式的改革,這關系到教育的有效性和學生的學習質量,以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新課改要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精神。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就要在新的理念下研究探索學習策略,目的在于喚醒發掘與提升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在認知,情感,態度,技能等方面的和諧發展,通過對這一課題的研究,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最終成為獨立自主有效的學習者,為終身學習創造條件。
2.高考命題的方向指導并引領了英語教學今后的發展
在新課改下,高考命題的方向也越來越注重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如何改革課堂教學,進行學習策略的研究,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終提高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二、英語學習策略的特征
Rubin ,OMalley&Chamot 和 Oxfor等都根據自己的見解對學習策略進行了分類.筆者偏愛于OMalley &Chamot(1990)的三分法:一、認知策略:包括辯論、分組、默記、語言資料的儲存等學習策略以及一些語言使用的策略,比如輸出,排練,字句的理解和創造(如重復、翻譯、歸類、記筆記、關鍵詞、上下文、拓展、遷移、推測等)。二、元認知策略:指學習者有意思地使用某種策略來監管自我學習并允許學習者通過自我計劃、檢查和評價來控制控制自我認知的一個過程。它包括:提前準備、集中注意、選擇注意、自我管理、事先練習、自我監控、延遲表達、自我評價等方面。三、社交策略:指與其他學習者互動或與母語國家人士交流的策略。它包括:合作、澄清問題、尋求幫助等。
由于我國獨特的語言學習環境,極少數人能夠在自然英語語言環境中發展其英語能力,對于中國學習者來說是外語,最終獲得的英語能力屬于課堂的正規學習所以英語學習策略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個術語。英語學習策略既包括可觀察的外部言語行為,又包括不可觀察的內部心理也可以是潛意識的,具有三大基本特征:1、在表現形態方面,我們將表現為可觀察的外部言語行為的學習策略稱為外露策略,而將不可觀察的學習策略成為內隱策略。2、在作用方式方面,可以根據其是否直接作用于英語學習過程,將英語學習策略分為語言篩選策略和一般支持策略。3、在認識程度方面,我們還可以將有意識,主動運用的學習策略稱為主動策略,而把潛意識自動使用的學習策略稱為自動策略。因此,英語學習策略是一個復雜的,多項因素共同參與下發揮作用的操作系統。
三、影響學習策略的主要因素
許多因素影響學習策略的使用: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方式、學習任務要求,教學環境(包括教師的教學態度、英語水平及教學方法)、學習風格、文化背景、專業背景等。學習者的個體差異性(如情感態度和先前的學習習慣等)與不同的環境因素(如目標語的學習模式是否適合學習者)往往決定學習者學習策略選擇的差異。
四、指導學生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的原則和步驟
很多學者的研究結果表明,如果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自覺運用英語學習策略,則對于成績的提高有明顯的作用。有意識地調控學習策略是取得成功的關鍵。對學習者來說,教師的指導在如何學會學習這方面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1、教師應指導學生了解英語學習策略并不斷反思自己的學習策略
教師可通過舉辦講座、問卷調查等方式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學習策略,英語學習策略包括哪些內容,如何使用學習策略,幫助他們找出學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從而使他們養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通過師生問,同伴間的交流,讓學生認識自己學習的水平,及時評價,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使他們學會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自我管理,自我監控及自我評估,從而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成績。
2、教師在傳授英語知識、技能的同時傳授學習策略
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英語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有效學習的方法。英語聽、說、讀、寫、譯五項技能的訓練,需要不同的學習策略。例如上閱讀課時,教師可訓練學生各種閱讀技能,可以有意識地讓學生決定何時需要用scanning、skimming;遇到生詞時,可訓練學生如何利用上下文語境和構詞法的規律猜測詞義的技能。
重視中學英語學習策略的科學研究對解決當前中學英語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有重要意義。一是可以改進學生的學習,提高教學質量。二是能更有效地促進教師的教。教師通過學習策略的教學,可減少教學和訓練時間,達到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目的。三是有利于促進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實施素質。素質教育是以培養新世紀需要的人才為目標,這就需求學生在學校中學到終身有用的東西。信息時代,個人對學科知識的掌握是有限的,而掌握獲取知識的策略才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文獻
[1] Dornye,iZ.動機研究與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40
[2] [美]RobertSlaven.教育心理學[M].姚梅林,等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56
[3] 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一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42
[4] 劉電芝 黃希庭 學習策略研究概述【J】.教育研究2002.2:13-15
[5] 張治國 傅福英 基礎外語學習策略談基礎【J】.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3.1:16-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