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紅+杜念娜
摘 要:文章分析論述濮陽市旅游業發展現狀,取得的成績,同時指出,濮陽市旅游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旅游經濟總量進一步提升,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形成了良好的發展態勢,但仍然存在一些制約旅游業進一步發展的問題,并就濮陽市旅游業今后的發展提出具體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濮陽市旅游業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7)10-182-02
旅游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個重要指標,旅游業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當今的旅游業已不僅僅是一種軟實力,它依托其強大的“消費搬運”及帶動作用,已經成為引領消費產業發展、帶動國家及區域經濟騰飛的引擎產業。旅游認知度越來越高,發展環境越來越好,旅游業正在成為新常態下新的增長點,成為影響區域發展的重大領域,幾乎所有的省市區都將旅游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隨著經濟的發展,大眾休閑度假時代即將全面來臨,旅游產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
一、濮陽市旅游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濮陽市緊盯旅游發展新業態,緊抓提升產品競爭力、市場影響力和綜合帶動力,完善提升旅游產品,規范整治市場秩序,旅游各項工作扎實推進。“十二五”期間,全市共接待游客2293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33.5億元,年均增長分別為12.5%和14.4%。五年間全市旅游項目投資總額達到20億元,全市各類旅游接待服務單位120多家,旅游直接從業人員6000多人,帶動就業兩萬多人。
旅游產品種類日益豐富。依托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自然生態資源和現代城市園林景觀,進一步提升與打造了城市風光游、生態環境游、歷史文化游、黃河風情游、姓氏尋根游、雜技之鄉游、紅色圣地游、美麗鄉村游、休閑農業游、現代工業游等,旅游產品數量不斷增加,產品種類日益豐富。
旅游產品結構日趨合理。“十二五”期間,全市旅游產品從偏重歷史文化資源的一般利用轉變為歷史文化、自然生態、休閑度假、紅色旅游、鄉村旅游等一體化發展,旅游產品體系不斷健全。
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十二五”期間,以濮范臺高速公路和晉豫魯鐵路為代表的交通網絡體系建設成績斐然,形成了以高速公路為骨干,省級公路、農村公路、旅游專用公路、景區道路等聯線成網的立體交通體系。全市公路通車里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農村公路通車里程均比“十一五”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水電、通訊、環衛等基礎設施都有較大提升,對旅游產業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支撐作用。
二、存在的問題
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濮陽市旅游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旅游經濟總量進一步提升,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已形成了良好的發展態勢,但仍然存在一些制約旅游業進一步發展的問題。
(一)拳頭產品偏少,旅游形象有待提高
目前,全市旅游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旅游景區數量少而小,缺乏高等級旅游景區。文化旅游資源挖掘不充分,旅游新業態發展不豐富,游客參與體驗性項目少,能夠納入省際旅游線路的景區(點)不多,景區建設檔次有待提高。旅游業發展薄弱與旅游資源豐富不成比例。
以“龍文化”、“雜技文化”和“黃河文化”為主的旅游品牌不夠鮮明,影響力僅限于區域性,未能有效形成全國影響力品牌,城市旅游知名度與影響力有待提高。
(二)產業總量偏小,產業內部結構有待優化
旅游產業經濟總量占全市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偏低,大型現代旅游企業集團和龍頭企業較少,企業主體不夠強大。
旅游要素產業發展不平衡,“住、行、游”要素行業發展相對較好,“食、購、娛”等要素發展緩慢。旅游公共服務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與強化;旅游目的地管理水平和旅游服務品質有待提升。全市旅游人才相對缺乏,旅游專門人才較少,旅游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偏低,產業內部融合有待增強,結構有待優化。
(三)相關產業發展滯后,產業融合度有待增強
旅游與信息、金融、交通、文化、體育、會展、商貿及工業、農業等產業融合度融合度偏低,尤其是旅游裝備制造業、旅游信息服務業、旅游金融服務業、旅游智業、旅游地產等發展相對滯后;以休閑度假和生態體驗為主的旅游新業態培育不足。旅游產業結構需要進一步調整完善,旅游發展方式還需要深入轉變。
三、對策建議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旅游需求有增無減,且日益普遍化,居民的消費將更多地向旅游消費傾斜。因此,大力發展旅游業已成為搶抓發展機遇,推動經濟增長的必然選擇。濮陽市發展旅游產業要統一謀劃,統一推動,統一調度,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全面改善提升其旅游產業鏈的關鍵環節,迅速引爆濮陽旅游市場,積聚客流,拉動經濟,提高旅游對GDP的貢獻率。要積極推進旅游規劃與交通、水利、城區等規劃的融合,按規劃細化政策、實施項目、配置資源,真正把規劃落到實處,為發展大旅游奠定基礎。
(一)豐富“游”的內涵,打造拳頭產品
休閑度假產品和鄉村旅游產品是濮陽市近期旅游破冰發展的關鍵和重點。建議圍繞以下三個重點區域,著力打造三個產品。
一是黃河沿岸區域。圍繞黃河這一重點旅游資源,著力打造“五彩黃河”旅游觀光帶。濮陽黃河獨具特色,集中體現了母親河的雄渾、博大、包容的特征。開發黃河旅游資源,打造獨一無二的旅游產品,對魯西、冀南、蘇北等周邊地市極具吸引力,游客情感上容易產生共鳴。建議在不影響黃河安全的前提下,圍繞“五彩黃河”旅游品牌進行打造。以范縣毛樓為中心選一段有特色的黃河大堤,大面積種植適宜生長的花草。植被選擇上建議種植花費少、生長季節長、見效快的花草,如油菜花、蒲公英、金菊、月見草、波斯菊、琉花菊等,建成具有震撼效果、規模效應,色彩豐富、次第開放、花草繁盛、五彩繽紛的黃河旅游觀光長廊。配套建設旅游和汽車服務營地,提供食宿服務,重點建設一批汽車旅館。同時結合營地建設,規劃建設黃河沙雕、滑沙、黃河洗浴、垂釣等游樂體驗項目,拉長旅游鏈條。二是龍湖水秀區域。圍繞示范區旅游綜合開發,聯手打造龍湖龍山、水秀雜技休閑度假產品,完善相關元素,形成集聚效應,打造濮陽高大上的“城市會客廳”。三是濮上園綠色莊園區域。圍繞濮上園、綠色莊園景區,完善服務功能,提升檔次,打造濮陽城區西部濮上生態旅游度假區,彰顯休閑度假游樂功能。endprint
(二)做好“吃”的文章,開發特色美食
“吃”為旅游六要素之首,是旅游鏈條中刺激消費非常關鍵的環節,是改變濮陽市旅游投入產出比例長期失調狀態的重要抓手。從單個旅游來看,“購”可以省,“娛”可以沒有,但“吃”不能少。一個“吃”就能吸引游客,甚至還有大量的回頭客。比如當前非常火爆的西安袁家村、許昌建業綠色基地大食堂等,每天游客爆滿,周末假日更是人山人海。游客不是去看景點,而是專門去品嘗特色美食、體驗當地鄉情的。可以說,“吃”大有文章可做。濮陽市“吃”文化比較厚重,特色美食、風味小吃不勝枚舉,“濮陽味道”已成為發展旅游的金字招牌。但是,我們圍繞“吃”做功還不夠,“吃”的鏈條比較薄弱,還沒有可以集中展示濮陽美味的特色街區。一是要圍繞黃河做足“吃”文章,沿黃三縣每個縣要重點規劃建設1-2個黃河漁村農家樂,推出黃河魚蝦、野菜、粗糧等特色餐飲產品,打造黃河美食品牌。二是要按照建設一個景區,成熟一個產業鏈條的理念,盡快完善濮上園綠色莊園等景區“吃”的功能,打造功能完整的旅游產品。三是要在龍湖、水秀附近規劃建設特色餐飲街區,建設傳統民俗、美食體驗項目。
(三)提升“住”的檔次,鼓勵賓館評星
“住”是延長游客駐留時間的核心內容,是區分“一日游”和“過夜游”的重要標準。旅游住宿是旅游產業中被動發展的行業,需遵循市場經濟規律辦事,旅游住宿業的發展程度是由市場決定的,無需政府太多干涉。但是,旅游住宿的質量政府要管。目前,濮陽市的星級賓館、飯店數量較少,檔次不高,承接大型旅游團隊的能力不足,一個千人的旅游專列就能把濮陽市所有星級賓館擠爆。因此,為適應旅游發展的新形勢,要積極鼓勵快捷酒店、社會賓館提升硬件水平,加強軟件建設,圍繞星級標準,全面整改提高,扶持更多的賓館飯店評星晉級,不斷擴大星級賓館數量和規模,提升星級服務質量和水平。同時要注意引導旅游住宿項目的個性化、特色化和舒適度,鼓勵在黃河岸邊旅游營地發展汽車旅館等主題風格酒店。
(四)打破“行”的制約,搞好暢通工程
近年來,濮陽市交通狀況不斷改善,旅游出行日益便捷。但是仍有不少縣鄉村道路建設標準不高,需要改造提升,而且多數道路缺乏自行車專用道的規劃建設。特別是目前,濮陽市在道路建設規劃中安排特色旅游專線建設力度不夠。此外,農村集會時,沿路擺攤設點、占道經營問題比較突出,阻礙了旅游道路的通行。應按照旅游“行”的標準,大力實施旅游道路暢通工程,重視旅游道路的規劃工作,重點建設或改造縣鄉村通往旅游景區點的道路。道路不需太寬,但修建標準要高,要留出自行車專用慢行道。要新建、改建通往主要旅游景區點的道路,如:在濮陽縣渠村、范縣毛樓、臺前將軍渡的黃河大堤形成三個小環線,建成一個“五彩黃河”大旅游環線。同時,加大停車場、旅游廁所、道路指示牌和旅游標示牌的規劃建設力度,科學設置道路指示牌和旅游標示牌,為游客出行提供方便。科學規劃農村集會場所,避開主干道,嚴禁占道經營,確保旅游線路暢通。在汽車站、火車站設立游客集散點,開通節假日通往綠色莊園、濮上園、龍湖、水秀和黃河等區域的旅游專線直通班車,方便散客出游。
(五)拉長“購”的鏈條,開發旅游商品
旅游商品是一個地方文化的展示,也是形象的宣傳,是旅游經濟最能挖潛增效的環節。“游”有限,而“購”無限,只要能引起游客的購買欲,他就會把很多喜歡的東西帶回家。目前,濮陽市旅游商品開發滯后,在旅游商品的設計開發上不符合廣大游客的需求,仍然沒有打開生產銷售兩旺的局面。比如麥稈畫,其較高的藝術性無可挑剔,多次榮獲國家級大獎,但始終不能滿足普通游客消費需求,究其原因是產品沉重,攜帶不便,價格偏高等。開發旅游商品,創新是前提,質量是關鍵。要按照精巧、實用、便攜、實惠的開發原則,圍繞濮陽麥稈畫、通草浮雕、草辮、老粗布、陶藝制品等特色產品,開發游客喜愛的旅游商品。同時,要大力扶持重點旅游商品企業發展,擴大企業規模,引導研發生產適應市場需求的商品。比如,南樂草辮制品目前只做出口,不管內銷;濮陽縣龍陶工藝品只做訂單,不做零售等。這種情況都影響和制約著旅游產業的發展。政府要大力扶持特色旅游商品企業發展,給予扶持政策,使其在研發能力、生產周期、銷售渠道等方面近期能有一個大的提高。
(六)增加“娛”的功能,做大背景產業
“白天看廟,晚上睡覺”,這是旅游產業發展初期,對旅游行業一句非常流行的經典評語。如今,隨著旅游產業的發展,“娛”在旅游鏈條中越來越突出,越來越重要,成為旅游由“一日游”到“過夜游”轉變的必需品。但是,從理論上講,再好的“娛”產品也只能成為旅游背景產品,不可能成為旅游的主導產品。因為只有好的“游”,吸引來了游客,才能拉動“娛”的消費。《水秀》雜技目前已成為濮陽市“娛”產品具有國際水準的精品和亮點,但目前孤掌難鳴,全市還沒有能與之相匹配的“游”的拳頭產品,對旅游產業發展拉動力不足。因此,我們一方面要繼續積極扶持其發展,同時,還要大力支持東北莊雜技園建設,努力打造一“土”一“洋”的雜技品牌,用不一樣的特色,形成吸引游客眼球的“娛”產品。另外,要大力開發濮陽傳統戲曲和現代時尚文化產品,通過建設濮陽傳統戲曲表演點、音樂廳等場所,定期舉辦大型音樂詩會、歌劇表演、兒童雜技表演等文化旅游活動,做到月月有活動,月月有亮點,刺激過夜消費,拉動旅游經濟。
參考文獻:
[1] 施云林.加快云南昭通北部片區旅游業發展的思考.中國國情國力,2016(1)
[2] 潘立新,吳必虎,晉秀龍.基于“核心—邊緣”視角的區域旅游合作研究——以南京都市圈南京滁州為例.經濟問題探索,2014(3)
(作者單位:王利紅,濮陽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發展改革規劃局;杜念娜,濮陽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組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河南濮陽 457000)
(責編:賈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