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軍
摘 要:課堂氛圍是一堂課成功與否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的課堂氛圍可以達到不同的教學效果。良好的課堂氛圍能使教學達到最理想的效果。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可以從發揮教員的主導作用、尊重學員的主體地位、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這幾個方面進行。
關鍵詞:課堂氛圍;教學效果;師生關系
1 課堂氛圍的定義及分類
1.課堂氛圍的定義。
課堂氛圍是指課堂中教員與學員之間和學員之間圍繞教學目標展開的教學活動而形成的某種占據優勢的綜合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是教員與學員在教學活動中的心境、情感體驗、對待教學活動的態度和行為的綜合反映。
2.課堂氛圍的類型。
按照秩序、參與、交流三個指標為依據,可以把課堂氛圍劃分為積極課堂氛圍、消極課堂氛圍、對抗課堂氛圍這三種主要類型。
積極課堂氛圍是一種最理想的課堂氛圍。處在積極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員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活躍、課堂發言踴躍,課堂紀律良好,學員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
消極的課堂氛圍是一種被動的帶有明顯缺陷的課堂氛圍。在消極的課堂氛圍中,師生之間關系“淡如水”,常常出現教員無精打采地講,學員不假思索、木然接受;教員滔滔不絕,累得口干舌燥,學員卻啟而不發,大有消極怠工之勢。
對抗的課堂氛圍是一種失控的混亂的課堂氛圍。這種課堂氛圍主要表現為:師生之間關系緊張,大部分學員不信任教員。
2 課堂氛圍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
影響教員教學的積極性和學員學習的主動性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課堂氛圍的好壞;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氣氛既熱烈緊張、又輕松團結,師生之間關系非常融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暢所欲言,教員可以更好地了解并掌握學員,使教學更加有針對性,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相反,消極的或對抗的課堂氛圍會使態度消極、關系疏遠或甚至對抗,嚴重影響教員與學員教與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難以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教學效果差。
3 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的方法
(一)教員主導課堂。
1、精心設計,有效掌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員發揮主導作用,要有明確的教學目的,時刻注意教什么,怎樣教,最后要達到什么目的,所以需要教員提前對整個課堂教學進行精心設計,營造出一個引人入勝而又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首先,教員需要巧設一個精彩有趣的導語,在愉快的氛圍中揭開了序幕,從而迅速拉近師生關系、調動學員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其次, 要使教學內容為學員所接受,并能促進學員智能的發展,形成正確的思想觀點,教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對象及教學環境等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保證課堂的教學效果。
2、把握語言藝術及形體藝術。教學語言在教學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教員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員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而且教員的形體語言,面部表情,視線角度,在教學中都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教員在課堂上要注意語言的藝術性、打造屬于自己的語言特色,要善于將教學語言的科學性和教育性,用藝術化的優美形式和方法展現出來,使學員的感官,入耳、入腦、入心靈,從而輕松愉快地完成教學任務。
3、用積極向上的情感感染學員。作為一名教員應以良好的情緒始終貫穿課堂教學過程的始終,用自己的好心情去感染、激發學生的好心情,引起師生的情感共鳴,從而共創和諧愉悅、自主寬松的課堂氛圍。
4、巧妙處理課堂問題。對待課堂問題行為的最好辦法是防止問題行為的發生,而不是消極地等問題出現后再處理。在課堂上遇到一些突發事件時,教員可以運用風趣、詼諧機智的語言來化解,做到呵護學員自尊心,換位思考,包容和諒解學員,并且要有矯正的策略,盡可能在最短時間內恢復正常的秩序和良好的氛圍,保證最好的教學效果。
(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1、讓學員積極參與探究新知。教學時,教員不能搞一言堂,而要善于創設探究情境,誘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表達,使學員獲得的知識內化,同時體驗到探究知識的樂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2、讓學員保持最佳學習態度。學員的學習態度是直接影響其學習效率和課堂氛圍的重要原因。在課堂教學中,教員要時刻觀察學員的學習態度,通過努力激發學員自覺保持積極心態,有意識消除不良的學習心態,進而為學員創設一個最佳的課堂氛圍。
(三)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1、師生民主平等。在課堂教學中,教員要尊重學員的人格,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員、信任學員,不偏愛優等生,不冷落中等生,不歧視后進生。鼓勵學員表現自己的才能、尊重學員的發言和提問、尊重學員的獨立見解,使學員在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圍中敞開心扉暢所欲言。
2、建立教員威信。教員威信是指教師具有一種使學員感到尊嚴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它是制約課堂氛圍的重要因素。教員威信是教員綜合素質內化后的外在顯露,通常要經過長時間的歷練才可能樹立起來。所以,教員要在教學過程中嚴于律己,做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用自己崇高的威信影響全體學員,給全體學員以積極的情緒體驗,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3、關愛學員。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員,必須滿腔熱忱、關心愛護自己的學員,并用這種愛去塑造學員,把學員因被動接受教育轉化為主動接受教育,在自己和學員之間架起一座相互信賴的橋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