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定國
摘 要:新課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形式,這也使得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發生了相應的轉變。數學教師也要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開展教學,以切實保證小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保證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主要以高年級的小學數學教學為例,簡要地對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課堂教學進行了分析,希望可以為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新課程;高年級;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對于高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已經逐漸形成了自主思考與學習的能力,那么教師就可以在教學中充分地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促使學生可以在課堂的學習中發揮出主人翁地位,從而將教師的主導地位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結合,以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打造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下,教師要采用切實可行的手段設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以優化課堂教學的形式與內容,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一、貼近生活,設計教學內容
數學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具有緊密的聯系,那么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設計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熟悉的場景中進行學習,以保證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數學新課程改革提出課堂教學要注重聯系生活實際,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距離,從而讓學生親自體驗到數學知識的廣泛應用,以增強學生的數學素養。因此,數學教師可以結合恰當的教學內容聯系生活進行教學,以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這一節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出示生活中常見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物體,如課本、筆筒、盒裝牛奶、電冰箱、衣柜、魔方、骰子、禮品盒等,這些常見的事物都會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有助于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的學習活動中,也可以為學生參與接下來的課堂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在營造了課堂氛圍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說一說這些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什么特點,以及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物體等,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有效性,優化小學數學教學的形式,保證教學效果。
二、合作學習,鼓勵學生交流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課堂教學形式之一,通過小組成員的合作討論,學生的思維會逐漸地被激活,從而有助于學生增進對問題的認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尤其是在高年級的數學課堂上,小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逐漸發展,他們對問題的看法也逐漸從單一走向全面,合作討論更有利于促進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因此,數學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例如,在教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時,教師就可以先引導學生復習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然后再為學生出示幾道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題,并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思考討論,說一說計算的思路并進行計算。在學生的討論過程中,有些小組會想到可以將異分母分數化為小數來計算,但是考慮到實際情況,有些分數無法用精確的小數來表示,這就給學生的計算帶來了困難,還有些小組會想到可以將式子中的分數進行變換,將異分母分數都化為同分母分數,然后再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規律去計算,在逐漸的思考與交流中,學生也就可以找到分析的思路,并逐漸理解并掌握轉化的數學思想。
三、注重實踐,培養學生能力
數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教師在設計數學教學時要注重讓學生進行實踐參與,通過學生的實踐來內化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與能力。新課程改革不僅關注課堂上學生的高效學習,還要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也要提供給學生參與實踐的機會,使其在實踐中逐漸提升自身的能力,從而真正地保證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實現。
例如,在教學“統計”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如統計附近超市里某件物品的價格、統計班級內學生的吃早餐情況、統計一周各科課程的上課次數等。這樣的實踐活動既改變了以往單一的作業模式,也有助于學生參與到實際生活中,將所學的數學知識真正地進行應用,從而有助于學生實踐意識的增強與實踐能力的培養。并且,趣味的實踐活動也會讓學生感受到樂趣,增強學生的榮譽感與滿足感,有助于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背景下,教師要遵循新的教學理念開展各門課程的教學。在小學高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以提高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參與度,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師也要適時地采取相應的教學方式,以保證數學教學的有效性,通過多種教學形式的設計來培養學生的能力,從而使得數學課堂的教學得到優化,打造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羅志剛.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教學參與度[J].學周刊,2013(16)
[2]陳星學.小學數學課堂師生有效互動策略的研究與體會[J].教育教學論壇,2014(3).
[3]杜娟.如何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的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