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摘 要:將旅游公共管理的思路貫徹到國家公園體制建設中,首先應提高對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認識,分析旅游發展過程中景區型旅游經濟存在的問題以及旅游公共管理在國家公園建設中的責任,然后以政府為核心組織相關公共部門,通過實際管理經驗以及相關文獻,提出旅游公共管理視角下的國家公園體制建設行動策略,從而提高國家公園旅游產品與服務的公益性,從而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國家公園;體制建設;旅游公共管理
隨著現在科技與工業的發展,空氣中的有毒物質越來越多,我國的空氣質量越來越差,甚至有部分城市的空氣質量無法滿足人們的正常生活,自然生態系統受到的損害越來越嚴重。人類在擴展自然生態系統初期,建立了許多公園,但是這些公園建成后并沒有起到提高環境質量的作用,所以如何合理的利用并保護國家公園值得深思。目前我國國家公園體制建設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原有的體制結構不利于生態文明的推進。筆者為了尋找有利于國家公園體制建設的管理依據做出了許多研究,本文主要闡述將旅游公共管理運用到國家體制建設中的意義以及相關行動策略。
1 景區型旅游經濟中存在的問題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景區產業鏈逐漸成型并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但是隨著景區旅游產業的成熟,越來越多的景區問題也逐漸被人們提出,其中主要包括幾下幾點。
1.1 景區門票過高
隨著景區旅游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景點被開發,其中包括很多自然和人文景觀。開發商將其圈占之后提出高昂的票價,特別是“五一”以及“十一”等小長假旅游旺季,許多非政府開發的景點私自漲價,導致游客望而止步。這不僅降低了游客的游玩體驗,更是降低了自然生態的實際價值,使自然與文化遺產資源無法充分的發揮其社會效益。
1.2 景區商業化現象嚴重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名人故居以及國家致命景區被過度開發,景區嚴重商業化,開發商為了從表面上提高游客的觀賞體驗,不顧景區的自然與文化價值,對其進行大的改造,使游客無法切實的體會到自然與文化的魅力。
2 旅游公共管理在國家公園建設中的責任
目前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旅游業也正在不斷的發展,帶動了我國的整體經濟效益,但是正因為太過于追求經濟利益,是我國的旅游業面臨著改革問題。國家公園在我國的旅游業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國歷史的象征,對我國有著很重要的意義,但是現在已經有很多地區的國家公園已經被景區化了,失去了它原有的意義,這種體制建設在我國目前的環境下有待被破除。對于旅游業來說旅游公共管理是有著指導地位的,我們會認為旅游公共管理的主體是我國的政府部門,但是除此之外,一些非政府組織比如一些高校和民間組織等都是旅游公共管理的一部分,對我國的旅游企業有著激勵、監管等作用,可以使我國的旅游業能夠更加協調的發展。旅游公共管理在政府和一些企業中是有著協調關系的作用,使旅游業不再是盈利的工具,帶來的更多的是福利政策,使其具有更強的公益性。在我國,旅游公共管理肩負著巨大的責任,將我國的國家公園的特色更加的落實,在公與園之間相互協調,促進我國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2.1 突出“公”字
旅游公共管理突出了國家公園中的“公”國家公園的體現不僅僅是表現在風景,更加體現的是一種精神[1]。相關保護聯盟就對國家公園的定位為環境和精神相融合的結晶,國家公園不單單知識環境比較優美,院內設施完善等等,還要在文化傳播方面有所體現,使參觀的人不僅僅能夠在其中得到心情的放松,還能夠在其中領略到國家公園賦予的精神,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在游玩和娛樂中學到更多知識。因此國家公園應針對這種現象,對門票制進行改進,在國家公園內推行最高門票制度,可以以價格比較低廉的門票或者是免費參觀的制度來吸引游客進行參觀,可以使更多的公民能夠不受金錢的限制來進行參觀,自覺的接受文化的洗禮,將我國國家公園等一些文化遺產公共性和公益性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2.2 開發新“園”
旅游公共管理還應在國家公園的基礎上開發新“園”,我國對比其他發達國家特別是歐美國家,一些理念太過于傳統[2]。歐美國家的國家公園往往是為了使旅游者進行戶外活動,可以參加一下探索的活動,在此期間公民就有和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對自身的身心健康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并且還可以借此機會樹立自身的責任感,將探索和教育相結合,促進身心健康。因此我國旅游公共管理部門也應在原有的基礎上對我國的國家公園建設進行創新,將我國的公園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以及文化建設相結合,使其融為一體,引導公民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多開展一些科學普及的活動,促進公民對國家公園的理解意識。
3 旅游公共管理視角下的國家公園體制建設行動策略
3.1 國家公園旅游業務組織和服務創新
在國家公園旅游業務方面要進行一定的創新,在進行建設時要特別關注對一些開放區的建設,通過對一些活動案例進行考察設立一定的建設標準,讓更多的游客可以對開放區更加的滿意,并且讓更多的游客愿意前往開放區游玩,并且在建設國家公園是要以公益性為基礎,不能夠以謀取暴利為主要目的,公益性的建設會讓更多的游客愿意前往這塊區域,對于一些不正當的經營活動也要進行管理制約,對于一些正當的經營活動也要對其區域進行一定的控制,將其控制在一塊區域,其范圍也不能過大,但是可以鼓勵一些正當的教育活動,或者是一些文化交流活動的運行,可以組織一些戶外的活動,在國家公園開展,這樣既可以增強這塊區域的文化價值,也提升其文化氛圍,使更多的人能夠走出家門到一個有著文化氛圍的地區活動,有利于年輕人的身心發展,并且還可以組織一些鍛煉活動,一些年紀比較大的又比較清閑的群體可以在這個區域做一些太極或者是其他活動的鍛煉,這對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著一定的意義[3]。
3.2 國家公園組織和建設推進
對一些已經開發了的自然風景要進行一定的保護,而對于一些還沒有被開發并具有一定的優勢的自然風景可以對其進行一定的推進,使其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并且對于這類風景園林的推進也是對其的一種保護,通過一定的宣傳讓更多的人對其了解后,在利用其自身的優勢發展為國家公園組織,可以鼓勵更多的戶外體驗者的來此感受,通過對這塊區域的開發,可以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教育活動,學校可以組織學校的學生來這一區域進行實地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對于大自然更加的熱愛,對戶外有著更加深刻的了解,也可以舉辦一些野外夏令營活動等,鼓勵越來越多的人走到戶外,感受自然的美好。
3.3 聯合政府積極建立國家公園體制
我國的相關部門可以考察實際狀況聯合一些協會以及政府,共同來協調國家公園體制的建設,制定出符合國情,同時也符合現實發展的一些體制,將一些旅游建設以及周邊的一些社區進行聯合,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宣傳,以及通過各種方式的市場推廣,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一些區域,并且激發更多的人有來這一區域的意愿,同時在進行推廣后要建立起相關的一些安全設備,做好相應的緊急救援措施,保障來這一區域人員的安全問題,以免造成一些不良的負面影響,對于旅游路線的規劃有著進行整理規劃,讓來這一區域的人員可以感受到當地的人文文化以及一些自然風景。
綜上所述,提高對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認識,結合管理經驗以及相關文獻提出旅游公共管理視角下的國家公園體制建設行動策略,可以有效的提高國家公園旅游產品與服務的公益性,對于國家公園體制建設的形成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孫冬冬.中國國家公園制度建設與管理體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4.
[2]張海霞,鐘林生.國家公園管理機構建設的制度邏輯與模式選擇研究[J].資源科學,2017,39(01):11-19.
[3]于海波,徐虹.國家公園體制建設中的旅游公共管理[J].旅游學刊,2015(06):1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