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推進,希望可以通過更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而且在教學層面,對老師和學生的要求不僅僅是停留在單向度的傳授,希望盡可能地增強教學過程的互動性,以及獲得知識的多面性。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數學教學活動要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關,從學生已知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為學生創造良好且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主要探討的就是如何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趣味性,開展高效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趣味課堂
興趣對于小學生的學習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興趣能使學生積極地投入課堂內容的教學中。對于教師來說,教學就要在吸引學生興趣方面多下工夫,就小學數學的趣味教學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研究。
一、科學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求知的起點,是學習認知事物的基本動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欲。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數學教師應精心設計教學內容,通過有趣的情境創設,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習積極性,學習數學知識是創作好的開始,為步入數學殿堂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以情待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由于其所處的年齡階段,心智還不成熟。因此,對于教師來說,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態度,采取鼓勵的方式,多激勵學生,使其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這樣的方式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只有當老師親切和貼近學生時,學生才會真正愿意學習,而不是與老師疏遠。對于需要特殊照顧的學生,教師應該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來指導學生。數學是一門邏輯學科,教師應該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并加以解決。此外,教師也應該給學生一種輕松愉快的感覺,減輕學生的壓力,教師可以聯系學生家長,共同促進學生學習。
三、在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在應用活動中生趣
數學是一門應用廣泛的學科,教師應使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價值,使學生感到數學是實用的,從而使其產生學習興趣。在學習百分比知識時,老師要求學生收集飲料瓶和貨物的外包裝的百分數。收集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數,并要求學生解釋其含義,提高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使學生了解生活離不開數學知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重視生活中的百分數。
2.在操作活動中生趣
小學生的特點是活潑的,他們的思維發展活躍,發展是從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因此,教師要創造教學條件,讓學生自己練習,幫助學生獲取知識且解決問題。例如,當教學圓形面積時。首先讓學生開始動手把圓形轉化成學過的圖形;其次,思考圖形與圓的關系;最后,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接觸操作過程,得到圓形面積。這種過程從手工操作到語言敘述,從語言敘事到公式獲得,是從直觀到抽象,從具體到概括的過程。在教師這樣的引導下實踐活動中,學生利用自己的大腦去發現和解決數學問題,參與知識獲取的全過程,積極主動地學習,品味探索知識的樂趣。
四、巧設問題,誘發學生學習欲望
由于小學生年齡小,注意力短暫,所以教師要不斷地通過激勵問題,在教學過程中誘導學生,讓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懷疑和好奇,使學生產生興趣,具有主動學習的愿望。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比绻處煹奶釂柦⒌煤芎?,而且巧妙地安排,也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誘惑力,激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達到知識的彼岸。通過這種方法,不僅可以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而且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探究欲望。
總而言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無論從哪個方面分析,都要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興趣,特別是對于提高課堂效率,更是發揮重要作用。趣味教學模式也是適應新課程改革要求的一種教學模式,希望得到廣泛的推廣。現代教學過程需要注入新的活力,使教學過程中的理論知識更加生動有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得到了極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不斷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也越來越頻繁。這是一個良性循環。提高小學生數學課堂興趣,讓學生真正理解數學的奧秘,發散思維,天性得到解放。
參考文獻:
[1]范廷榮.淺談趣味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1(1):126-127.
[2]李湘亮.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淺談[J].學周刊(b版),2014(9):162.
[3]向厚勤.淺析小學數學趣味課堂[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5):2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