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悅
摘 要:一直以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是我黨與國家在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的重要目標,其中包括經濟、政治、文化與社會多個方面。其中,圖書館事業與國家的政治、經濟與文化都有著緊密的聯系,對我國構建和諧社會有著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文章主要結合筆者多年的工作經驗,對公共圖書館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和諧社會 作用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9-00-01
前言
構建和諧社會是我國當前社會主義建設的一項重要目標,為了對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有力的支持,構建先進的、科學的文化體系是首要基礎條件【1】。從當前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現狀來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顯得必不可少,其中最基礎的一項工程——文化共享工程更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分支,其在發揮社會各階層作用、活躍群眾精神文化、傳播先進文化與提高民眾文化內涵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其中,公共圖書館作為文化共享工程的重點建設項目,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應發揮其應有的職能。
一、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性質體現出和諧社會的包容性
當前的社會活動由不同階層的人互補組成,構建和諧社會則需要保證各階層人們的和諧共處,因此提高社會的包容性是必不可少的條件。公共圖書館由于其為公眾提供服務的性質,極大限度上地發揮了包容的特性,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因為公共圖書館的公平共享的服務理念,讓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員都可公平的從中獲取有用信息,享用社會發展帶來的美好成果,這些都無關于教育程度的高低、經濟發展的發達與否或者是年齡的差異。
早在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公共圖書館宣言》中就已經提出:公共圖書館要保證在人人平等的基礎上提供服務,不可對不同年齡、種族、性別、宗教信仰與國籍有任何的區別對待。這實際上明確表示了公共圖書館應保障人們的信息公平共享,只有將此宣言作為立館根本,才能完美地體現出公共圖書館的公共服務屬性,讓社會成員都享受獲取知識信息的權利,對構建和諧社會起到了進一步推動作用。
二、公共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共享有效推動了和諧社會的建設
要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則首先需要在最大程度上實現民眾知識的平衡發展,公共圖書館在促進社會各階層知識平衡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進而推動了我國和諧社會的建設【2】。如果一個地區的文化知識水平整體偏低,那么該地區所發展的經濟與造就的政治文明自然也就比較落后,要想在這樣的環境下構建和諧社會,必須要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的作用。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信息資源共享已經成為了當前的發展趨勢,我國公共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共享網絡早在20世紀末就已經著手開展建設,在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后,目前所形成的信息資源共享體系已經初具規模,傳統的圖書館協作網絡建設已經逐步淘汰,現如今主要以構建大規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網絡為主要目標。
1.公共圖書館有助于提高各階層民眾的精神文明建設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在精神生活方面,不同階層的民眾都有著不同的精神需求。閱讀書籍,作為最直接有效的提高民眾精神文明追求的方式,應當受到社會的支持,公共圖書館則很好地為人們提供這樣一個平臺,通過貯藏各類圖書與影音文獻供人們欣賞與閱讀,進而促進人們的心神寧靜,提高精神文明建設,推動了和諧社會的構建。
在中國,各階層民眾的精神生活大多來源于傳統文化當中,傳統文化也是人們精神生活的源泉,對于人們獲得生活經驗與知識技能有著非常大的幫助。在如今,圖書館在保護傳統文化方面做的比較完善,這也使得更多的讀者對我國的傳統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綜合素質也不斷提升,從而有效提升不同社會階段民眾的不同精神生活需求。
2.公共圖書館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的文化導向作用
健康的文化體系對于和諧社會的構建起到了關鍵性的導向作用。一個健康的文化體系首先要確保文化氛圍的先進性,這樣才能保證和諧社會構建方向和目標的正確性與科學性。公共圖書館作為當前社會最大的先進文化信息匯總平臺,其中包含了國內外各種先進的思想理論,讓人們因為對文化知識追尋而共聚于此,將人類的精神文化由此再度傳承。公共圖書館的工作重點之一就是要利用平臺的優勢去宣傳先進的文化,為不同階層的民眾提供大量的健康的文化成果,讓人們在追尋文化的同時,凈化自身的靈魂,進而提高個人素質【3】。
公共圖書館作為先進文化的平臺,有著豐富的圖書館藏與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通過對文化知識的匯總與分散,讓每一位前來的讀者都能潛移默化當中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享受先進文化的熏陶與升華自己的人格,進而為構建和諧社會塑造了有利的文化氛圍。
3.公共圖書館在構建和諧社會中提供教育途徑的作用
為了進一步促進人們的全面發展與和諧共處,公共圖書館可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讀書報告會、科學講座、詩詞交友會”等活動,這些活動都有著廣泛的主題與豐富的層次,并且極具開放性,受眾面也非常廣,活動的內容包含天文地理、歷史文學、政治經濟等等。不同受眾在學習氛圍濃厚的環境當中去填補自身知識空白,促進自身的全面、和諧發展,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與能力,積極投身到社會建設當中,做一個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人,進而促進我國和諧社會的發展。公共圖書館為提升人們的技能提供了教育途徑,這種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首要基礎。
結束語
綜上所述,公共圖書館為所有不同階層的社會成員提供了信息共享的公平機會,并且有效地拓寬了人們的思想觀念與教育途徑。在公共圖書館中,人們能夠享受到無微不至的人文關懷,滿足了精神生活的需求,不斷的提升自我去適應時代的發展,在我國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中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應加強對公共圖書館的建設與完善。
參考文獻
[1]李鐵紅.關于公共圖書館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J].大眾文藝,2016,(03):213.
[2]李永新.公共圖書館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A].廣西圖書館學會.廣西圖書館學會2012年年會暨第30次科學討論會論文集[C].廣西圖書館學會:,2012:5.
[3]來紅梅.公共圖書館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0,(03):74-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