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周
摘要: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構成要素,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培養學生良好語言感知和應用能力的重要環節。因此說,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已成為每位一線教育工作者越來越重視的課題。
關鍵詞:學生;寫作能力;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0-0068-01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課的一個重點,同時也是個難點。有些學生一提作文就犯難,不知寫什么,硬是擠出來的作文不是"條理不清、不具體"就是"中心不明確"等等。在作文教學上,語文教師下的功夫不少,講怎樣開頭和結尾,怎樣記敘和描寫,怎樣布局和構思等等,可往往收效不大。作文教學的關鍵是變"教師要學生寫作文"為"學生自己想寫作文"。每個學生都具有寫作的天賦與潛質,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永遠是語文教師的肩頭重任。筆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學實踐中,對提高中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作了四個方面的探討,共同仁們商榷。
1.擬計劃,分階段,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作文教學中,有些教師并沒有擬訂一個適合學生的系統寫作計劃。在學生根本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時,卻以高標準,嚴格要求來強化作文教學。在每次作文訓練時,都會把全套本領、所有要求全方位下放,以期一步登天。俗話說"欲速則不達",這樣一來,學生無所適從,對作文望而卻步,頓生厭倦情緒。針對這一情況,語文教師的正確做法是:根據學生實際,結合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將作文教學總目標分解為若干小目標,分階段進行,逐一擬訂出各階段的一個符合當前學生寫作實際和生活實際的作文教學計劃,細致、準確地計劃出哪個階段應掌握哪些寫作要領,達到怎樣的寫作水平,可以實施怎樣的教學方法等等。教師力求胸中有丘壑,避免作文教學的盲目性。另外,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還需要不斷地和學生交流,征求并聽取學生的意見,從而不斷地調整、修改計劃,防止計劃的教條。惟有如此,學生才能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在不知不覺中步入寫作的天堂,提高寫作能力。
2.激興趣,給鼓勵,因勢利導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推動學生作文的內在動力。俗話說:"樂此不彼",要學好一種東西,興趣是至關重要的。它是獲得知識進行創造性創作的一種自覺動機,是鼓舞和推動學生創作的內在動力,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因此,在作文教學中,必須鼓勵學生創作,培養他們創作的興趣,而展示才華是激發學生創作的一個好辦法。對語文教師來說,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是作文教學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中學生上進心強,對他們的作文應少修改,多給鼓勵,要善于發現作文中的閃光點。教師應把其作文的成功之處及時反饋給他們,讓他們感受獲得成功的喜悅,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熱情,使他們產生濃厚的寫作興趣。此時,教師應趁熱打鐵,因勢利導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3.廣閱讀,多積累,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兩句名言,形象而準確地閱述述閱讀與寫作的辯證關系,雖言簡而意極豐。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多讀是基礎、是關鍵。中學新課程的理念之一,就是使中學生掌握更廣泛的知識。對于語文課程來說,除了學好書本知識,還應閱讀大量的課外書籍。《語文課程標準》規定:學生義務教育階段課外閱讀要達到400萬字以上。國家教育部門為此規定了不少中學生的必讀書目,尤其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著。指導學生科學地、系統地、分階段地進行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師責無旁貸。廣泛閱讀一切有用的書,可以吸取前人的智慧,開闊視野,豐富想象,積累語言,感悟技巧。"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學生在閱讀中潛移默化地習得技能、方法和思想,是自己的寫作能力得到提高。積累在寫作中無疑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厚積才能薄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說明積累也是寫作的首要條件。積累包括兩方面:積累生活和積累語言。生活是廣泛的,豐富多彩的,平時須做有心人。要求學生追蹤社會焦點,找出家庭亮點,關注校園熱點,把握時令特點。惟有這樣,作文才能貼近生活,感動讀者。積累的生活須用得體的語言表現出來,優美恰當的文字才能再現生活,使之生動感人。
4.勤觀察,常練筆,千錘百煉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寫作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作文成功的關鍵是對生活美要有所發現,必須依賴學生雙眼背后的心靈。因此教師應教導學生要從生活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們多留意身邊的事情,并學會評價、鑒賞美丑、善惡、人生世態。盡可能創造條件,多給學生介紹一些課外書籍,并與學生一起討論時事,讓學生多了解社會,使書本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寫作和閱讀比例起來,尤其偏重于技術方面。凡技術,沒有不需要重復磨練的。就中學生作文而言,只有一篇一篇去寫,寫過十萬字才能掌握較為熟練的技巧,而現在每兩周一次的作文訓練顯成太少了。因此,語文教師要提倡鼓勵學生多寫課外作文、日記、周記,多寫讀書筆記,做到筆不離手,于千錘百煉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5.重視學生評改作文方法的指導
(1)引導學生回顧習作要求,根據要求進行修改。可先欣賞優秀習作,看看哪些方面達到了習作要求,哪些地方值得同學們學習。
(2)在引導學生學習修改作文的初始階段,老師要下水示范,帶學生走一程。在習作評改課上,可先出示一篇好一些的文章片斷,老師根據學生的評改意見用紅筆進行評改,再出示一篇差一些的文章片斷,讓學生提出意見老師用紅筆進行修改,學生沒有提到的地方,老師再指導修改。這樣不僅使學生在修改時有了參照,不至于"老虎吃天無處下爪",而且使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明白把文章修改好應朝著哪個方向前進。然后引導學生自評自改。訓練學生掌握必要的修改符號,養成自覺運用修改符號來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習慣。學生在修改習作的同時,也可讓"左鄰右舍"看一看,讓他們提出意見,再作修改,有時還可組織相互批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但如果能長期持之以恒,一定能培養學生對作文的濃厚興趣,使學生愛上寫作,提高寫作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寫作的主人。endprint